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任大刚
在上海,与公众密切有关的行当,现在只剩下两个还在高速运转,一个是医疗系统,一个是教育系统。
我敢肯定,假如封控发生在10年前,以上海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一定会有个别人冒着坐牢的风险,将孩子送到老师那里读书学习。
但现在不必坐牢,因为可以上网课。
01
先介绍一下目前的网课状况。
网课的安排跟学校课程一模一样。周一到周五早晨8点半正式上课,中午有两小时的时间吃午饭,休息玩耍,下午4点半下课,放学。晚上还有教培机构的网课,听其自便。
家长们需要把握好时间,把三餐弄好吃好,让孩子准时坐在电脑前。时间不凑巧,也可以边吃饭边上课,并不违和。
图/图虫创意
通常情况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演示PPT,5G网络加腾讯会议的软件,网络卡顿和出故障的可能性不大,一直比较流畅,画面清晰,声音逼真。体验比2020年初的集中网课要好很多。
各科课后作业照常布置,不减分毫,作业需限定时间上传,老师会把上传情况通报学生和家长,上传慢的同学会比较紧张,对错也会得到及时反馈。
体育老师尽力编排一些空间需求比较小的力量训练,我观察了几次,运动量还是足够的,但学生容易偷懒。
音乐老师照常教声乐知识,音乐鉴赏。美术课老师通常讲绘画技法、美术欣赏,作业也是要布置的,完成作业上传后,就在网上逐一点评。我听过一次,很有启发。
有过视频会议的体验,更能理解网课的实际效果。
网课如今成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你得与课程作息时间同步,不能因为在家隔离就睡大觉,也不能胡乱吃点方便面了事。
网课也是散漫的隔离生活的硬约束,小朋友到点不在线,老师是知道的,在不在认真听课,家长也是知道的。学习总是有一定强制性,这一点小朋友也知道,不敢太放纵自己。
老师也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是学生,而且学生背后坐着家长,讲课内容有可能随时被录屏,因此准备更加充分,备课会更加认真。
我曾经认真观看过一次数学老师讲不等式解法,感觉老师的讲课流畅清晰,连我这个已经放下初中课本30多年的老学生都听懂了。
在校上课的时候,课后作业在第二天才上交,但现在,老师会早早地催交作业,学生作业无法拖拉,如果拖到很晚才交作业,家长都跳起来了。
这几天恰遇清明小长假,节前布置的作业,假期第一天老师就在催促,而在以往,很多小朋友会把作业拖到第三天才完成,这成了我家小朋友对网课不满的理由之一。
小朋友们不要再自我约束,一是身体的放松,比如想站着听课,在学校课堂里是行不通的,在家里就听其自便了;比如想躺着听课,在学校课堂是不礼貌的,现在在家里,也是听其自便。
二是体现为课堂时间的自我安排更为自我,比如有的课程,她已经很懂了,不必再听,自己安排,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你也无法干涉。
02
现在来说说网课的问题。
按我家小朋友的说法,她对网课的另一个不满,是见不到真人。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虑,担心长时间居家隔离上课,小孩子的能力建设就荒废了。
图/网络
比如社交。现在虽然每天都在一个“群”里,但交往已经降到最低程度,聊胜于无,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怎么处,这需要实际场景的反复训练,不是通过网络可以习得的。
又比如情感需求。毕竟过去长时间朝夕相处,有亲密无间的老师同学,不是网络聊天就能消减相见的需求,而不相见,亲密关系也就淡了。
此外,学校集体活动也停止了。比如一次集体春游,你难以想象小孩子们是如何渴望,她会提前一周处于兴奋状态,每天都在精心准备,考虑细节。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对集体活动赋予更多内涵。没有集体活动,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网课的各种好处,有一个前提是家长在家看守,小朋友不敢胡作非为,一旦解封,家长上班,孩子无人照看,只能放任不管,连吃饭都成问题。所以网课只能是临时性措施,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多大长远价值。
03
但无论如何,网课是已经式微的教培产业留给疫情封控最大的遗产,也是互联网产业留给疫情封控最大的馈赠。没有网课,学生必定全部失学在家。所以,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中国互联网的讨伐,是失之偏颇的。
在这个时刻再来看网课,可能更公正一些。
首先,无论网课的利弊如何,它就是当下最适合使用的技术应用。
技术的全面推广往往借助大的社会事件,因为再变态的状况,其中也存在大比例的正常,因此,人类会发现,恢复常态后,还是离不开新技术。
2020年初疫情爆发,拖到当年三四月份曾经集中上网课。学校恢复上课后,教培机构的网课形式保留下来了。这波封控之前,我们就一直在上教培机构残存的网课。
网课是便利的,不必在路上往返奔波;网课的竞争性是很强的,质量必定过得去。因此,即便没有疫情,网课也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其次,网课是新生的,100年前,现行的学校体制也是新生的。新旧之际,网课有改变学校体制的巨大潜力。
图/网络
现行的学校体制,有几个约束条件:
其一,现代学校只有为工业化社会提供标准人才,才有存在价值,因此整齐划一是其内在要求,如此约束之下,学校必须有严格的、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作息时间,以及标准化的课程。
个性化的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基本上也是不鼓励的。
即便有个性化的需求,但个性化的需求也需要重新组合在一起,变为一种标准化。比如艺考,你的班级里可能只有一个需求,但你的需求在社会上会得到群体性、标准化满足,实际上就不存在个性了;
其二,技术条件也是现代学校的约束条件。比如居住地与学校的距离不能隔得太远;学校建筑和其他设施,需要相当的技术标准;学校的知识传播,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比如理化生实验室、实验器材、图书馆、演播室、广电系统、演出场地、体育场地等等,离开这些技术支撑,不成其为现代学校。那些试图重建传统私塾的,几乎都被认为是不可行的。
但网课形式的出现,正在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局部颠覆现代学校体制的这种规制。
现代学校的集中统一上课,是其标准化的代表形式。网课则可以突破这一点,同一门课程,你可以上这位老师的,也可以上其他老师的;轻松的课程可以少上,难的课程可以多上。偏爱某一门偏僻的课程,可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找到满意的老师。这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和成就。
居住地和学校之间也不再是一种硬约束,上外地、外国教师的课,也完全没有任何技术障碍。
集中统一的学校体制,还受到父母上下班制度的制约。而社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居家办公,那么,孩子在家上网课的制约也相应降低。
04
现代学校与网课并不对立,而是一种融合发展的关系。
遗憾的是,在社会恢复正常之后,学校往往就把网课取消了。学校往往认为,既然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了,为什么还需要上网课呢?
首先,学校教育有太多强制性,网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强制带来的僵化,向个性化教育迈进。众所周知,没有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其次,当全社会都在充分享受互联网红利,许多行业都在因互联网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时,教育系统反而显得保守,网课作为一种突破方式,完全可以承载起改变的重任。
固然,一开始,网课体验不佳,但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凭借更快的网速和全息影像、VR和AR等等先进技术,现代学校的固步自封将被打破,在学校体制直面数字化转型的时刻,网课将迎来不一样的体验。网课将受到欢迎,一个网课时代真正来临。
这不是说学生将不用去学校上学了,而是说,学习的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学生在学校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与同龄人分享人生,共同成长,切磋进步,齐声朗读,共同解题的场景只是其中之一。
到达一定年龄的学生,可能不用每个工作日都像上班一样,去学校上学,可能不需要同时上课、同时放学。家长也不必像现在这样,每天为孩子的学习疲于奔命。怎样上学,是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共同商定的结果。
学习固然有强制性,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由。目前为止,唯有网课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路径。现在做不到,将来一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