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一个“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为此伤害自己。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症结之所在,忽视或者过于重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叛逆、厌学、自卑……我的孩子怎么了?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心理变化?当疫情遇上青春期,又会产生哪些新的碰撞?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发展做客澎湃问吧,教你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01 我的孩子怎么了
“不自律”
@天边的光:女孩16岁,疫情期间停课居家就抱着手机躺在床上不下地,玩累了就睡,醒了继续玩,没日没夜,也不洗脸刷牙洗澡,偶尔出来吃点东西。家长沟通数次也无济于事,这种情况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心理科陈博士:以前这样吗?如果只是第一次,也没课上,就当作是一次“报复性”休假吧!如果有病理性的行为,比如自我伤害、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易激动发火等,还是需要就诊评估。 有时候家长因为太担心,会夸大式的看问题,如果没伤害自己和他人,玩玩手机也无妨。
“有秘密了”
@子非鱼啊:我女儿小学之前都很活泼,但是青春期后她好像一下子跟我们不亲近了。她的世界好像只对同龄人敞开,却对我们家长关闭了起来,是否青春期孩子都会经历这种变化?我该怎么办?
心理科陈博士:要恭喜你,你的孩子开始长大了!孩子长大,父母会有失落感的,他们不再是那个事事都和自己分享的乖宝宝了。这是正常发展过程。 家长多关注自身和婚姻里的成长,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尊重孩子自我成长的方式。
@KV4EVER:家里弟弟15岁了,最近家长发现他在悄悄用手机看一些软色情的东西,家长特别生气,但又不敢直接教训他,请问:1、这个年纪的孩子看这些是否正常?2、家长是否需要进行引导?如何引导?
心理科陈博士:15岁的青春期孩子,对性有好奇,观看一些所谓的“软色情”视频,是合理且正常的。主要是家长要做好引导,可以和他开诚布公地谈谈性和爱情,以尊重接纳理解的方式交流,主题是: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欲望,这是正常的,但是学会管理,懂得为将来的爱人负责,以及性是什么,怀孕是什么,不能强迫别人,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别人的性权利等。只要不违法,不伤害自己,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叛逆”
@澎湃网友nQ73Uz:儿子15岁,喜欢爆粗口,而且不以为然。面临中考摔断胳膊,却非要参加体育考试,把他爸爸和我气得不行。他还懒惰,什么家务活都不干!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吗?
心理科陈博士:孩子的成长与你们的期待有些不一致,的确挺让你们发愁的。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儿子在受伤的情况下还坚持参加体育中考,看来他是一个很坚强、很有主见的小伙子,敢于自己承担责任,这是值得称赞的。
青春期的男孩会有很多能量,越来越与父母期待不一样的行为,这是独立的特征,他们特别需要被尊重和认同,哪怕有些行为不那么合适,也多一些鼓励吧。这些挫折对他来说就是成长的代价,家长减少为了规避风险而强行改变他的选择。
如果他的选择导致的后果的确很危险,可以心平气和和他协商,分析利弊,帮他一起出主意,同时也要理解他的决定。如果他没有其他的危险行为和病理性行为,这些都是常见的青春期行为,别担心。
从今天开始,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也是个好的开始。 忘掉他是一个懒惰、不做家务的小孩,记住一个勇敢、坚强、敢为自己负责的儿子,这些品质可以让他之后过得不错的。
“自卑”
@HelloworldHithere:家中女儿12周岁了,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变化:在和家长交流中喜欢否定一切,略有自卑心理。请问专家我如何才可以和她更有效的沟通,她这种心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心理科陈博士:1.否定是她在塑造自我的过程,否定别人就是肯定自己,渴望得到认可,多认可她,哪怕她的观点并非是完全正确的。
2.自卑是一种主观,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卑的家长,要想孩子自信健康,家长就要自信健康,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3.青春期不沟通才是常态,放下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执念,尊重理解她就可以,她长大了自然会回来找您沟通。
02 为什么青春期容易有问题
@早餐吃的牛肉面:这几年青少年抑郁的特别多,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科陈博士:青少年抑郁的看起来明显增加,但是从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增加并不明显,有很多青春期的烦恼和情绪行为问题可能被误认为是抑郁症。
青春期是一个波动较大,动荡且有活力的生命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对个体的生命历程呈现形式有巨大的影响。30-40年前,大家晚上9点多就睡觉了,现在几乎没有青少年可以9点前入睡,他们1周接受的讯息,是30年前青少年1个月,甚至1年的讯息量。快速发展势必带来代际之间的割裂,家长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等都会出现冲突。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很多是成长性的,一过性的,也有很多问题是被定义的。混乱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梟遥:青春期会提早进入吗?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心理科陈博士:会的,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学概念也是心理学概念。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允许他们有开始独立思考问题的心理空间,他们可能会怼天怼地怼世界,对什么都表达不满,实则是在表示自己渴望得到独立和关注。
多支持她的想法和观点,哪怕有些不合理,也不要当面批评或否定。 简单来说,父母躲远一点可能会好一点,不要总想着去知道他的一切,他有秘密了才会长大。
03 澎友分享:我的青春期
@夏至:看了您的许多回复,感觉许多矛盾的解决之道,都在“尊重”和“理解”两个词上。可是说说总是容易的,要做起来可真是太难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会跟我妈妈分享不开心的事,有一段时间特别难过,甚至主动跟她提起,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但是她却觉得我在搞笑。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亲戚家的小孩对我说,听说你觉得自己抑郁症了……我就很无语,明明抱着严肃的心态跟她沟通,却变成长辈间无所谓的谈资,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怎么跟爸妈分享心里话。可真是太难了……
心理科陈博士:是的,解决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尊重和理解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家庭有问题,就是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被落实。你用自己的体验也诠释了这个道理。
孩子健康长大说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地方在于人都有强大的修复和趋利能力,即使遇到坎坷,也会努力克服的,就如您!不容易的地方在于,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需要依附家人生存,自己的命运又受到家庭的巨大影响,有时候无能为力。如果是家长来咨询,他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理解必不可少。
@澎湃网友jiimAr:我今年30了,我弟弟26。我们都是在教师家庭长大的,父母从来不会打我们,从小对我们的管教都比较严格,但是也会遵从我们的意愿,也会倾听我们的想法。
我印象中,从小到大我和弟弟都没有叛逆期,青春期也是顺顺利利地过来的。也不觉得青春期非要怎样怎样才是青春,我们就顺顺利利读书、考大学、工作、结婚,觉得也很美好。没有遇到校园暴力,没有让家长老师头疼。毕业五年,有着稳定的工作,如今遇得良人成婚,弟弟也即将研究生毕业。
读书时候身边也有青春期叛逆的同学,发现他们基本有个共同点,都是反抗父母的管教。或许父母从小对他们缺少关爱,让他们安全感缺失;又或许是父母管教过头,让他们倍感压力,叛逆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表达不满。早恋、打架、喝酒、通宵等行为是他们表达的方式,所以有些时候父母看到不对劲了,就越用力管,但是越用力孩子就更加反抗。
学会和孩子相处,学会和孩子沟通,把孩子当朋友,可以相互称哥们姐们的,一定可以教育好孩子。
心理科陈博士:很感谢您的分享,你的经历也在表明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会随着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毋庸置疑,您的父母是好父母,理解支持孩子,又会设置清晰的边界,这样的家庭孩子有安全感又有独立性,不需要叛逆就可以独立健康长大。
现在社会发展较快,代际割裂明显,孩子一周获得的信息,是父母小时候几个月甚至一年的信息还多,信息时代的心身发展快速而不稳定,对父母要求较高,一不小心就内卷,焦虑,传递给孩子。我们的父母时代,相对稳定平和,发展没那么快。你很幸运,也是时代的缩影。但是, 混乱有时候是发展的必需,不一定是坏事情,有时候只是被定义的,在我眼里,青春期的混乱不是问题。
澎湃新闻战疫服务平台致力于持续提供更快捷、更全面的战“疫”信息,同时也关注您的喜怒哀乐,守护大家的心理防线。
关于青春期心理,你还有哪些问题? 点击这里,或者留言向专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