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个村子,都可以说是护鸟队,都是这些候鸟的保护者。
皮卡车后视镜里草滩上的鸟群越来越远,逐渐变为模糊的黑点。位于河北丰宁 大滩镇“京北第一草原”,是白枕鹤、灰鹤等候鸟的栖息地。今年46岁的老羊圈村民黄金虎和他的队员们,已经守护了途经此地的候鸟26年,当下正值大批候鸟迁徙至此的季节,黄金虎和队员们三天两头要去草原上查看候鸟们的生活环境。
近些年,来草原落脚的候鸟越来越多,来旅游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大滩镇镇长赵树山介绍,生态环境变好,带来的是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如今镇上常住人口2.2万人,乡村酒店就有600余家、5万张床位。 草原上的人们,一边保护动物栖息地一边努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2022年3月,黄金虎和队员出发去查看候鸟栖息地。视频截图
自发护鸟26年 想让它们每年回丰宁
“我其实不太懂鸟,就认识灰鹤和白枕鹤,其他的鸟,就不太清楚了。”黄金虎笑声爽朗地说,“那还是26年前,刚从部队退伍回家乡。当时不知道干点什么,就买了农机设备,包了几十亩地,种莜麦种玉米,顺便开车看看落脚的候鸟。”
26年和鸟的故事,一句话就能说完:每年2月份后,隔两三天就来草原逛一逛,检查附近有没有危险物和非法捕鸟活动。“也不会觉得太累,每年看看这些鸟飞来,到四 五月份再陆续飞走,就知足了。我们对它们,真的有感情啊。”黄金虎告诉记者,自己看到自由自在的鸟时,有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只是觉得应该保护它们不受到伤害。
黄金虎记得五六年前的某一日,突然发觉“大鸟”数量明显比以前多了,它们黑黑压压地立在滩涂上,左顾右盼;远处仍有鸟成群结队飞来,遮空蔽日。“那场面,壮观得很。”黄金虎说,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他决定要更认真地去巡查候鸟栖息地。
2022年3月,黄金虎拍的候鸟。受访者供图
“村里不是一直有成群的鸟。”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十多年前的春天,见不到那么多鸟。近几年,鸟的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大雁,可多了,手机一拍,都是大片。”老羊圈村村民宋先生说。
今年,来京北第一草原栖息的候鸟数量和种类明显更多了。黄金虎告诉记者,现在看到这么多鸟,已不感到惊奇,“但是,我们想让它们留下来。希望它们每年,都能回丰宁。”
全村都是护鸟员 人与鸟互不妨碍
“其实,我们这边村民们对鸟的保护意识都很强的,没咋遇到过伤害鸟的情况。”黄金虎说,随着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保护候鸟的队伍中。“比如说,雪还没化的时候,鸟在地里头吃残余下的庄稼。我们还会帮着把地上的雪扫一扫,等人走远了,就有鸟从天上落下来,一粒一粒觅食。”
“说我们是护鸟队,其实也谈不上,我们都是自发的。目前,团队里比较固定的成员只有五六个人。我们整个村子,都可以说是护鸟队,都是这些候鸟的保护者。遇上破坏鸟栖息地的情况,村里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答应。”黄金虎说。
黄金虎笑着说,自己的皮卡车一发动,就有乡亲过来问候,“又看鸟去啊。”在村里种菜的徐品利,提到候鸟也很高兴,“有时候,这些鸟就会落在我们村边上的房顶,竟然也不那么怕人。去草原上一看,有无数只鸟,叽叽喳喳,可热闹喜庆了。到四 五月份,它们就会飞走了。那会儿,我们才开始播种。所以说,人与鸟,各不妨碍。”
“候鸟来的月份是在三四月,我们旅游旺季是在七八月。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很密切,候鸟来的种类、数量这几年明显增多,证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大滩镇镇长赵树山告诉记者,在去年,草原上还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
2021年,京北第一草原上出现的丹顶鹤。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黄金虎所在的老羊圈村,是该镇打造的8个“旅游专业村”之一。在疫情之前,大滩镇年接待游客能达到200万人次。“有时候,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赵树山说。
赵树山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对封育、禁牧等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坝上生态系统日益完善,使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另一方面,本地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大民宿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旅游专业村,从而让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候鸟的“加油站”,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加油站”。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