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解析:心理辅导既有预防功能,又有发展功能。预防功能是初级功能,发展功能则是高级功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预防与促进。
2.【答案】A。解析:皮亚杰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发展规律。他们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才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3.【答案】D。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
4.【答案】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儿童在18个月—3岁面临的发展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的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自主的性格;反之,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者指责孩子,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多的羞怯与怀疑会使孩子产生羞耻感。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力差异。能力的质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能力类型的差异上。能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
6.【答案】C。解析: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思维的可逆性是守观念出现的关键。
7.【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8.【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心理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有四个方面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9.【答案】C。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的定义。
10.【答案】C。解析:动觉型学习者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11.【答案】D。解析:男女智力差异可以体现在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不同,男性离散程度较大,也就是特别聪明和特别笨的男性比较多;女性离散程度较小,智力分布比较集中,都在中等智力左右。虽然男女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不同,但平均数相同,因此不能说男人比女人聪明,D项说法错误。
12.【答案】A。解析: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其中,学习兴趣是最重要和良性的学习动力。
13.【答案】C。解析:动机产生的条件中,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14.【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15.【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16.【答案】C。解析:同样考80分,有的同学会高兴,有的同学会伤心,说明学生的志向水平(抱负水平)对学习需要的形成会产生有一定影响。
17.【答案】D。解析:调节策略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8.【答案】ABCD。解析:埃里克森讲人格的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成年前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感)、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愧感)、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和青年期(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19.【答案】ABC。解析: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20.【答案】ABCD。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各个方面。
21.【答案】ABCD。解析: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同时又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22.【答案】ACD。解析:学生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第三,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第四,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23.【答案】ACD。解析: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有效监控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24.【答案】ACD。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中B项属于原型启发的表现,A项、D项属于正迁移,C项属于负迁移。
25.【答案】ACD。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只能说明学习的顺序。
26.【答案】AD。解析: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27.【答案】CD。解析: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主义、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之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