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会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让这座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独具魅力。南京境内人文积淀丰厚,历史古迹众多,佛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多座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定林寺就是其中一座。
位于南京市方山风景区北麓的定林寺,是一座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二年(439年)的古寺。其所在的方山,因像一枚巨大的印章,又被称为天印山。据考证,数百万年前南京地区曾先后发生两次岩浆喷发,岩浆冷却后凝固形成了这座海拔209米,方圆3.3平方公里的山体,因山顶平坦,故得名方山。
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和“下定林寺”两处,南朝刘宋元嘉元年(424年),高僧慧觉在南京钟山创建了“下定林寺”,由于寺庙濒临溪涧,地势低下,后被废弃。南朝刘宋景平二年(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在钟山紫霞湖一带修建了“上定林寺”,成为江左佛教活动的中心。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年——1173年),上定林寺被废弃。高僧善鉴于是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了现在的定林禅寺,同时修建了定林寺塔。该寺与南京钟山的“下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自古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梁武帝萧衍请印度名僧达摩到定林禅寺传法,然而两人交流不欢而散,达摩祖师于是一苇渡江,悠然渡江北去,如今方山上仍保存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而定林禅寺作为禅宗之祖达摩的偃坐之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尊崇,在佛教界素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
很多人知道定林寺,是因为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著作《文心雕龙》。据说,刘勰曾因家里太穷在上定林寺居住十多年,他在协助高僧编订佛教典籍的同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古典文学的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兴高采烈”、“才疏学浅”等成语均出自这部不朽巨著。
数百年间,定林禅寺历经兴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仅古塔尚存。近年来,为了恢复千年佛教古刹圣迹,定林寺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得以再次重建。新建成的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罗汉堂、禅堂等建筑组成,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定林寺的“镇寺之宝”定林寺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塔高14.50米,直径3.45米,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楼阁式硬塔,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据说当年建塔时工人们“偷懒”没有打地基,将塔直接建在极不牢固的火山岩上,数百年来随着雨水冲刷,塔身也逐渐向北倾斜。
说起斜塔,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历史上,比萨斜塔最大的倾斜度只有5.5度,本世纪矫正后为3.99度。而定林寺塔的塔身一度向北倾斜7.59度,塔顶偏离塔基中心1.6米。2003年,相关部门对定林寺塔进行了抢救“纠偏”加固,斜度拉回至5.35度,其倾斜度仍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堪称“世界第一斜塔”。
作为南京许愿最灵的寺庙之一,定林寺每天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特别是农历初一、十五以及新年期间,寺院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交通:乘坐地铁一号南延线(往药科大学方向)至天印大道站下,转乘812公交至方山终点站,步行上山至定林寺,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