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正史中的周瑜,极具野心,孙策孙权都不敢完全信任他!
众所周知,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丑化了,被描写成了一个小肚鸡肠之人,最终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活脱脱一副小人模样。那么正史中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看看孙策去世前说了什么就懂了!
交好孙家
周瑜出生于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之职,他的父亲周异,也曾担任过洛阳令,所以说周瑜家完全是个官宦之家,非常有权势。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周瑜,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吃得好,基因好),而且颇有才能。可以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描写,还是比较公道的!
当时的江淮一带,年轻人中除了周瑜比较出名,还有个比较出名的人,这便是孙策。由于孙策是孙坚的儿子,比较有才气,且岁数和周瑜相同,所以周瑜直接慕名拜访孙策,并劝孙策搬来和周瑜一块居住,甚至还把自己的大宅院让给孙家,主动拜访孙策的母亲。这一系列交好行为,迅速拉近了周瑜和孙策的关系,两人就此变为好友。不过随着孙坚的战死,孙家开始落魄了,于是孙策带着母亲又搬离了庐江,离开了周瑜。
并肩作战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准备攻打江东,在出征前,孙策给周瑜写了一封信,邀请周瑜一同作战,共襄大业。周瑜本就是胸有大志之人,看到孙策邀请他,立马就去投靠了孙策,并给孙策带去了大量的粮食、器械,增强了孙策的实力。之后在周瑜的辅助下,孙策犹如开了挂一般,四处攻略,队伍很快壮大,俨然成了江东第一大势力。
孙策知道周瑜胸有大志,但是他不完全信任周瑜,不确定周瑜是否能和他一起走下去,于是他对周瑜进行了一番试探。
《三国志》: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
孙策对周瑜说,我现在手中的兵马足以平定江东了,要不周瑜你回去镇守丹阳吧。很多人认为,这是孙策在赶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本质上是孙策在试探周瑜。当时的孙策,名义上仍然归属于袁术,他之所以攻打江东,其实就是想以江东为基地,发展壮大,当初周瑜带兵来投的时候,孙策非常高兴,现在有人有地盘了,孙策不可能干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但他又不确信周瑜是否真的忠诚于自己,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周瑜,看看周瑜会不会离开自己,结果周瑜没有经受住考验,直接带军队走了。
说白了,周瑜没有经受住孙策的考验,他只是把孙策当作一个平级、朋友,而没有把孙策当作一个主公,并没有想过要在孙策手下效力。自离开孙策后,周瑜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一直都心在袁术,在为袁术出谋划策。这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袁术四世三公,实力强大,孙策不也是袁术的手下吗?周瑜想辅助袁术而不是孙策,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站在孙策的角度来看,周瑜的选择就颇有问题了,套用今天的话语便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再投孙策
周瑜离开孙策三年后,发现袁术确实不是一个明主,不值得辅助,而当时的孙策,已经发展得极为强大了,于是周瑜准备重新投靠孙策。孙策听说周瑜前来投靠,自然非常高兴,但他给予周瑜的待遇,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三国志》: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从表面上来看,孙策对周瑜还是不错的,又给官位又给兵,但事实上,周瑜已经被排除在了孙家的核心团队之外!按照常理来说,以周瑜和孙策的友情,再加上孙策创业之初,周瑜所提供的巨大帮助,他完全算得上是孙家创业团队的元老,他应该进入孙家核心班底的,可就是因为他当年离开了孙策,转投了袁术,所以原本属于他的胜利果实,已经没有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周瑜投靠孙策以后,虽然在战场上屡立大功,但他一直被调任在外,并未能回到集团核心,相当于说,周瑜拼死拼活,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都被排除在了核心团队之外,自从他离开孙策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永远不可能再重新迈入核心团队了。这一点,从孙策临死前所说的话也可以看出!
孙策的临终嘱托
对于孙策的临终嘱托,很多人一直认为是这样的: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然而事实上,上述话语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正史中孙策的临终托孤,压根儿就没有周瑜什么事情!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可以看到,孙策临终托孤的人选,乃是张昭,对于他来说,张昭是最值得信任的!而周瑜战功虽高,但当年他抛弃了孙策选择了袁术,他并不值得信任!很多人认为,孙策之所以没有托孤给周瑜,乃是因为周瑜当时驻守在巴丘,并不在江东,然而若是孙策真心信任周瑜,他完全可以留下诏书,让周瑜参与辅政,亦或是像刘备一样,直接把李严和诸葛亮都叫过来,这很简单啊!说白了,周瑜还不如李严,孙策对周瑜并不放心!
孙策死后,周瑜干的事情,又再次让孙权产生了巨大的敌意!孙策身死,周瑜作为臣子、朋友,前来奔丧,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周瑜却带兵前来,这个举动就颇有威慑意义了!
《三国志》: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注意“瑜将兵赴丧”这五个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作为外臣,是不可以带兵入京的,这就好比当年的董卓带兵进洛阳,你想干什么?孙策刚死,周瑜就带兵前来,美其名曰奔丧,可奔丧需要带这么多军队吗?孙家虽然失去了孙策这个主心骨,但孙权还活着,孙家大部分人还活着,周瑜此举,与反叛无异,放在和平时期,孙权完全可以砍了他的头。
然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最终周瑜不仅没有被治罪,反而留下来和张昭共掌权力了,令人吃惊!孙策临终前,托孤的大臣明明只有张昭一人,但周瑜带兵来了后,掌权的人就变成了两个,变成了周瑜和张昭,这说明什么?不就说明周瑜抢夺了原本属于张昭的权力吗?也就是说,周瑜带兵奔丧,其实就是前来抢夺权力的,最终张昭为了大局退了一步,所以周瑜才没有和孙家大动干戈!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很多人都只看到孙权和周瑜君臣的精诚合作,却没看到此事背后的各种算计!当年曹操南下,孙权问遍了群臣的看法,可就是没有问周瑜的看法,令人非常奇怪,最终还是鲁肃提醒孙权,孙权才召回周瑜,询问周瑜对赤壁之战的看法,由此可见孙权对周瑜是非常不信任的,遇到大事他根本不想咨询周瑜的意见。
周瑜回来后,力主抗曹,希望孙权把所有军队交给他,由他带着去抵挡曹操。然而孙权却只给了周瑜三万人,并没有把所有军队交给周瑜。另外,为了制约周瑜,孙权还派了一个和周瑜完全不对付的程普一起指挥军队,且程普的军事决策权丝毫不低于周瑜,由此可见孙权对周瑜是充满了防备的,毕竟当年周瑜抛弃孙策投靠袁术,后来又带兵奔丧抢夺权力,给孙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操,然后开始攻略荆州。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并没有增援周瑜更多的兵马,以便让周瑜扩大战果,反而是自己带人去攻打合肥,令人感到非常奇怪?为啥孙权不去支援周瑜呢?要是去支援了周瑜,刘备怎么可能抢下荆南四郡?
再然后,周瑜在打下南郡以后,建议打击刘备集团,干掉刘备,自己再带人进攻益州,这样东吴就可以拿下长江南边的广袤土地了。然而孙权却并没有接受周瑜的建议,他不仅没有软禁刘备,还和刘备联姻了,而且孙权在答应让周瑜去攻打益州后,周瑜转头就暴毙了。周瑜暴毙后,孙权又立马解散了周瑜攻打益州的团队,并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令众人颇为不解!前脚孙权还答应周瑜,让他以南郡为基地攻打益州,怎么后脚攻打益州的团队就被解散了,南郡还被给了刘备?这战略转化得也太快了吧?
说白了,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孙权不信任周瑜!在孙权看来,周瑜这个人并不忠心于孙家,且能力超强,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嫌了,而且野心志向颇大,若是让他拿下了益州,对孙权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孙权不愿意按照周瑜的计划行事,不愿意软禁刘备,反而是要和刘备联合在一起。另外,周瑜之死,很可能与孙权有很大的关系!年纪轻轻的周瑜,身体倍儿棒的周瑜,突然暴毙,太可疑了!
结语
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写成为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小气鬼,这其实并不真实,这是把周瑜给丑化了!不过正史中的周瑜,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一方面周瑜人长得帅,有才华,有野心,但另一方面,周瑜也并不完全忠于孙家,有过两次大的劣迹,孙策和孙权都不信任他,所以说正史中的周瑜,其实处境非常尴尬,他可以成为一个绝代猛将,但绝对不能成为一方势力,只要他向一方诸侯的方向迈进了,孙家必定会向他动手,他的结局必将很惨!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