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随后江苏、山东两地相继出台了关于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
消息一出,不禁让人惊呼:延迟退休真的来了!
文摇甚至还出了一组漫画,调侃起了银发族80岁还和年轻人一起工作的景象。
段子归段子,事实上,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中,延迟退休年龄是极其普遍的做法。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30个主要国家中退休年龄基本都在65岁以上。
网上还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日本七十岁还都在上班,他们不觉得老,不用退休。
美国七十岁的老人在忙着竞选总统。
德国七十岁的老人在当厂长,当CEO,当总裁。
法国七十岁的老人在忙着谈恋爱,忙着结婚,忙着享受第二春。”
这些多少让我们看着有些吃惊的内容,实则并不夸张。
世界各国老人在做什么?
韩国70岁依然996,日本80岁不肯退休
德国银发族占据专业技能领域,美国老人扎堆做教育
真实世界里,世界各国70岁都的老人都在做什么呢?
韩国老人的996:“60岁送外卖,70岁开滴滴,80岁当门童”
首先来看下韩国。
韩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 65岁。但现实是,有数据统计, 202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为34.1%, 位列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之首。这意味着,在早已超过退休年龄的韩国老年人中, 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工作!
同时, 超过70%的韩国老年人认为,将自己界定为“老年人”的标准应该是70岁。“65岁”对他们而言,离退休还早,还能和年轻人一起“996”上好几年,甚至,网上有韩国老人 “60岁送外卖,70岁开滴滴,80岁当门童”的说法。
韩国老年人如此“工作内卷”,一方面是 韩国正在经历全球最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得不延长工作年限,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有些无奈的现实原因。
众所周知,韩国的教育内卷十分严重, 父母用在子女身上的私人教育费支出很大,导致无法很好地准备养老费。
好在韩国社会对老年人还是很友善的。韩国老年人在60岁、甚至70岁,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找到工作。
日本老人“工作狂”:退休?日本 65岁以上老人 1/4 还在工作
日本社会几乎每隔10~20年就把退休年龄延长5年。1986年之前,日本一直推行的是55岁退休制度;1998年开始全面执行60岁退休制度; 现如今,日本对退休的年龄界定在65岁,这个制度始于2006年4月,在2013年全面普及, 至今已有近9年了。
但实际上,工作到65岁退休,仍然不够满足日本银发族对上班的渴望。
日本总务省的2021年数据显示, 日本“就业老年人”的数量已连续17年上升,达906万,占所有老年人口(3640万)的25.1%,比2020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日本,每4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就有一位依旧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数据显示, “就业老年人”的数量当前已占日本劳动总人口的13.6%!
更令人震惊的是,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就业活跃度是其他主要经济体无法比拟的。在日本,能接纳老年人就业的行业很多,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保安、清洁工、厨师、服务员等,这些岗位上活跃着许多银发族,他们每天神采奕奕,笑容满面,丝毫没有传统老年迟暮的样子。
有意思的是,相比起邻居韩国老人出来工作多少有迫于生计的原因,日本老人选择用工作来度过晚年,多是出于 “实现自我价值”、“结交朋友”、“保持身体健康”等原因……
▲日本一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70岁以上的工作者,有61.8%是为了维持健康,37.4%为了与人交流,32.1%是为了活
于是,日本内阁府问这群身体好又有钱的日本老年人, 你们想工作到啥时候啊?
正在工作的60岁以上人当中,只有 11.6%的人回答 干到65岁“就行了”, 23.4%的人 想干到70岁, 19.3%的人 想干到75岁,还有 7.6%的人 想干到80岁,更厉害的是,最多的选项是有 36.7%的人觉得 “一直工作到不能工作为止”!
这真的是活到老,干到老啊!
德国老人“高精深”:超过1/4都是高技能人才
“工作到67岁、68岁还是70岁?”
2021年德国《世界报》网站报道,有关退休年龄的判定正引发 德国社会一波又一波的争议。
近几年来,德国老年人的就业比例增长迅速。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 2019年的就业人员中,65岁以上人员数量占比为8%,这一比例在10年内翻了一番。
造成这一现象的,不仅仅是因为老龄化银发的社会现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即使到达退休年龄时仍然可以从业。
众所周知,德国以传统手工业著称,存在许多制造业世家。这些家族制造业成员, 几乎都是从年轻时一直做到老,对退休年龄的界定很模糊。
据统计,德国65岁以上的就业人员中,自由职业者和家族企业从业者的占比为37%。由于这些自由职业者不能享受退休保险,很多自由制造业者在到达退休年龄时依然选择工作。
也因此,与日韩老人从事行业的广泛性不同, 德国老人普遍从事着专业技能性的工作。在仍在工作的德国老年人群体中, 高技能人员的比例超过 1/4,较低技能人员从业比例仅为13%,不到前者的一半。甚至有德国媒体指出, “银发上班族”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
“继续参与社会生活”是德国65岁以上人员继续从业的主要原因。
此外,97%的65岁以上从业人员表示,他们选择工作是因为 “享受工作的快乐”;94%的人表示, “可与他人保持联系”;90%的人觉得通过工作可以 “保持活力”,而“挣钱”一项仅排在第六位。
美国老人的金色年华:偏爱教育做老师,积极参与各行各业
2021年,美国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为一份“总统”的工作吵得不可开交,牵动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曾引发人们对美国老年人 生活状态的关注。
尽管美国也是规定 65岁退休,但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将自己的“金色年华(退休时期)”花在工作上。他们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对工作充满热情丝毫不亚于年轻人,让周边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忽略他们的年龄。
据美国劳工局统计,在美国, 有32%年龄介于65岁-69岁的美国人有工作,19%的年龄介于70岁-74岁的老人也仍在工作。而且,预计到了 2024年, 65岁-69岁仍未退休的老人将占到这个群体总数的36%, 且成为美国将来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许多因素把上了年纪的美国人留在了劳动力市场内。社会老龄化、如今的老年人更健康长寿都是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愿意工作,或者只是想要保持活跃和敏锐度。(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那么,这些不想退休的老年人在哪些行业就业呢?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专栏文章介绍, 美国老年人就业主要在15个领域内,分别是:
中小学教师:
62岁以上仍然在工作人中,有 10.3%的女性选择当老师,男性则有 3%。
大学教师:
62岁以上的男性有 4.1%、女性有 1.4%在大学、职业或社区学院教书。
行政助理:
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喜欢热闹不甘寂寞的,许多人选择在办公室全职或半职工作。特别是女性,有 5.9%仍然在做行政秘书或助理, 3.7%做接待员和信息处理,办公室文员有 2.3%,会计则有 1.9%。这类工作一般需要通勤,但是也有不少可以远程上班。
护理:
这个行业也是以女性为主,老年妇女在这个行业有 5.2%从事个人护理、 4.6%为注册护士,以及 2.8%做家庭健康护理。
幼儿服务:
这也是老年妇女职业的优先选项,她们有 3.4%选择去照看幼儿,在孩子们的成长期留下自己的印记。
销售:
62岁以上的老人有 3%做售货员,还有 2%在零售店做领班。
神职人员:
老人退休之后常常就与他们原来的同事渐行渐远,于是就会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精神社团中。都市研究所发现,许多62岁以上的男性 (1.7%)会担任神职人员,他们从事宗教教育,提供咨询、指导或服务。
高层管理:
62岁以上有 1.6%被提升为经理,还有 1.1%升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们的职业轨迹就自然延伸下去。
其他美国老年人从事的职业还有: 房地产、管理咨询、司机、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作家或写作,工程技术领域,音乐和演出等。众多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不甘寂寞的美国老年人士,活跃在这些岗位上,兢兢业业地 继续付出劳动,同时用不懈的工作代替安逸的晚年,享受着 体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终身工作”的时代已来临
超长待机的职业生涯如何应对?
除了日韩德美,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过着与年轻人一起职场打拼的日子。
这些国家,大多比中国早一步先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阶段,而中国也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 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发展的态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联合国曾预测照此趋势,2050年中国社会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到49.6岁,即一半人口都将在50岁以上,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延迟退休,自然而然成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已经有相关实质性措施的落地,和世界其他各国先行的退休制度来看,终身工作的时代,离我们已越来越近,到我们的孩子那一代,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条需要“超长待机”的职业之路!
这也给如今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诸多反思和新的要求。
在一切都讲究“效率”的当下,许多家长将教育成功定义为考上名校,或顺利毕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将来的社会,每个人都要面临快速更迭的世界,和更长的职业道路。一纸offer只能证明你当下的能力,无法确保一生顺遂。
那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孩子今后能在长达40年甚至更长职业生涯里,一直保持“常青”?
针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说:未来教育,就是终身教育。
纵观上文所描述的那些延迟退休制度先行的国家,他们的老人对工作普遍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不甘躺平,甚至以此为乐。
究其原因,无非是社会、学校长年对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其“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以日本、美国两个老年人就业率较高的国家举例,社会上下都在倡导、促进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美国,据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
(1)74%的成年人是“个人学习者”。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他们至少参加了一项活动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活动包括:阅读、上课,以及参加和学习有关的会议或活动。
(2)正在工作的人群中, 有63%的人是“职业学习者”。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他们参加课程或是培训来提升工作技能。
更令人震惊的一个数据是, 有74%的美国人将自己定义为是一名“终身学习者”,他们愿意始终对学习未知保持着开放、乐观的心态。(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同时,另一个调查表明:在美国,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群体,越愿意参与终身学习。
- 87% 的个人学习者和 72% 的职业学习者,都受过 大学以上教育 ;
- 83% 的个人学习者和 69% 的职业学习者,家庭年收入超过 75000美元 。
斯坦福大学还曾发布过一项《2025计划》,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概念被称为 “开环计划”。
这项计划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未满17岁的 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 中年人以及退休后的 老人都可以入学。
斯坦福大学认为,开环计划将进一步推动学生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
• 让学生在一生中都充满学习机会。
• 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可以回归社会,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 在社会中遇到难题后,可以回到校园重新充电和寻找答案。
• 不同年龄和阅历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有利于建立更加立体和有效的社交网络。
美国社会从上至下对终身学习的推崇, 让许多美国人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心态依然十分开放、年轻,对新鲜事物保持着热情。
在美国的商场、超市,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与年轻人比肩而立; 美国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不少是年迈者。
在新泽西州达威尔镇,93岁的璱兹拉老太太,每天开着车在她儿子的公司按时上下班,她的观点是: “只要心不长皱纹,就会有年轻人一样的心态!”
而“热爱工作至死方休”的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亚洲最早引入终身教育理念的国家。
1981年,日本在《关于终身教育》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重新制定教育制度,以确保每个国民为拥有充实的人生, 持续一生地开展学习。日本文部省甚至将原“社会教育局”更名为“ 终身学习局”,以应对民众对于学习要求的多样化和高度化。
同时,日本对终身教育的普及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不仅仅是学校,还将 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都改造为终身学习的中心场所,让孩子能够不局限于校园内,在全社会都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教育机会。
拿博物馆为例。 日本的博物馆建设十分发达,时常会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博物馆之友等方式, 面向不同的人群来进行终身教育。
针对儿童,博物馆设有体验工坊,活动内容涉及现场研究会、古代技艺的体验、历史特别课程、体验古代游戏料理教室、美术作品鉴赏等多方面内容,以提高参与者对文化的兴趣和深刻理解;
此外博物馆还会为参观儿童提供的一项免费服务:博物馆作业单。这是一种让孩子能够自学的习题。孩子们带着问题参观展览,寻找答案。在全部完成后,获得一定的精神奖励,借此有效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探索欲。
博物馆甚至还有和学校协作的“教员支援”活动,活动对象是那些 中小学中教授美术、社会科学的老师们。通过开展一些关于 美术、历史和科学的讲座,让这些老师们 在博物馆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能更好地指导青少年教育。
这种方式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孩子,其覆盖面延伸到了在职的成年人身上, 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让他们也可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美国作家布莱恩·特雷西说: “拥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人,他们永远会是社会的改革者和驱动者。”
如今的世界日新月异,更新迭代的速度或许是前几代人都无法想象的。
终身学习, 让孩子持续一生对学习保持热情,或许正是在今后对职业化要求更高、更长远的时代里,应对变化的不变法则。
终身学习能力,将会是未来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
记得在纪录片《Becoming Warrent Bufett》里,股神巴菲特曾说过: “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巴菲特从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所有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因为一生勤奋和专注的学习,巴菲特成为了目前美国历史上在股票投资这个领域,最有知识和经验的人,并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耄耋之年时巴菲特仍然每天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包括阅读财务报表、报纸、杂志、各类书籍等,不间断的学习使他即使在84岁的高龄,还掌管着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保持着敏锐的大脑和思维,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成为世界首富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 不过是通过一生的专注和终身学习,让自己达到了如今的高度。
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演讲中也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
当一个人长时间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他的知识将会在重复利用的作用下持续累积和增长,最终的收获和回报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低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应对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核心的竞争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唤醒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呢?
作为家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这样做:
(1)鼓励提出问题
鼓励提问,提问能够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保持他们思维的活跃。 不要害怕和孩子讨论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宇宙究竟有多大?”“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或者“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这些问题能帮助孩子启发思考,酝酿自己的观点,并且了解“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和“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什么”。
(2)鼓励解决问题
试着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给他们选择,而不是命令。比如,让孩子选择自己今天应该怎么安排功课进度,而不是直接把作业安排好;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只允许他们背诵“标准答案”。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可拨打400-888-5281;或添加远播小助手[ID:yuanboguoji114]了解)
(3)鼓励创新
孩子最早展现出创新能力的地方是在艺术领域。允许他们把苹果涂成紫色,在他们画出方形的太阳的时候不要逼他们做“正确的修改”。孩子编故事的时候要允许他们天马行空把大灰狼描述成怕羞的小姑娘……
创作不同寻常的作品说明孩子在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而没有把思维限定在框架里,这是许多成人都已经丢失的宝贵能力。
(4)保持阅读的习惯
席慕蓉曾说过: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适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一个持续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会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思考能力,再反过来促进他更好地学习。这是一个良性的复利循环。学习重在积累,每天都添砖加瓦,早晚筑成一座城堡。
(5)培养“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观念
告诉孩子: 学习不仅发生在学校里,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习。人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即使成人后也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培养新的习惯,新的爱好,学会做新菜,学习使用新的家电设备……只要不断学习,生活就会变得更有意思。
(6)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
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鼓励他们拥有新的经历,帮他们把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一个只踢过足球的孩子无法知道:不同的运动拥有不同的规则;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孩子,难以理解世界有多么不同。
(7)最重要的一点:家长自己坚持学习
美国儿童咨询师苏珊·斯蒂夫曼(Susan Stiffelman)建议,要想让孩子坚持学习, 家长首先要自己坚持学习。如果孩子看到父母有自己的家庭作业和研究工作,这比对他们讲什么大道理都有用。如果你整晚整晚地坐在电视机前面,你又拿什么去说服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呢?
所以,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
村上春树曾说: “终点线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面向未来的教育,将不再有所谓的终点线,每个人都在跑一场超级马拉松。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孩子,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健、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