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神祗里,财神的数量不少,地位也很突出,其中比干、管仲、白圭都是理财有方的官员,范蠡、端木赐(子贡)则是做生意发过大财,而民间很有名气的赵公明原型是道士,成仙后专门保佑买卖公平,这些都很好理解。唯有关羽,明明生前是一员彻底的武将,奈何被尊为了财神?莫非关羽真像民间故事里写的一样,在早年靠卖红枣绿豆发了一笔?
其实,关公从一个武夫变成财神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他首先要做的是从中国古代灿若星辰的名将里脱颖而出,先起码成为一个神,其后才谈的上“财神”。
三国演义就曾写道,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亭侯过五关斩六将。这是他勇的表现,《三国志·蜀国传》中记述,“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曾下重金挽留关羽,但关羽不为所动,曹操的部下想要趁机杀掉关羽,但是曹操放了关羽一马,而在华容道之时,面对忠与义的选择,关羽还是义字当先,放了曹操,这是关羽义的表现。忠肝义胆,固然值得敬佩,可是这与神还是有差距的,而这个人和神的跨度并不小,那么在时海中沉浮千年,关羽是如何由一个武将变成现代的神呢?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关羽在民间都被称为什么神。关羽是关圣帝君武财神武圣,这个武圣可不得了,与文圣孔子齐名,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开始信仰关公。到了明代,当关羽成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之时,关羽从一名武将最终飞升为人们共同信仰的神。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也都盛行,人们信奉关公,认为他能主宰人们的福、禄、寿,古代科举之前也要拜关公。除此之外,关于还能治病除灾,驱邪避恶,仔细分析一下关羽的这些封号。首先,关于作为武将,后世人们给他武王或是武圣人的尊号并不奇怪,其次说他能辟邪驱恶,治病除灾,这可能也与关于身为武将有关,因为他能给别人带来一种安全感,而且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绺长髯,这样的面相也能给人一种威慑力,但是关于科举和寿禄则相差太远了吧。
除此之外,关羽作为一个神,他还有一件令许多人羡慕的法力,那就是财神。中国古代的财神主要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陶朱公范蠡,这并不奇怪,范蠡作为一个经商能手代表财神并不为过,另一个武财神就是关羽,一介武将,又如何能与财富扯上关系呢?其实这也与关于忠义的武将形象有关,因为人们都敬佩和害怕他的威名。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而人们也希望商贾们坚守诚信交易,于是关公成为正义的维护者。他那把青龙偃月刀,从不离手,时刻在警示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得到国家承认并且地位不断上升,始于宋朝。
宋神宗时,传说宋军在远征交趾时关羽曾显圣帮助宋军,因此政府出资加建专门的显烈庙,后来宋哲宗还亲自题写“显烈”二字作为显烈庙的匾额。从此,关羽成为护佑宋朝军队的“军神”。到了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关羽被封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更是再加封“义勇武安王”,宋徽宗还亲自跑去显烈庙题写了“神勇”二字匾额。
从人到神、从公到王,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迁。
整个两宋时期,由于相较北方强敌总体都处在一种弱势地位,因此作为整体国家的心态自然需要寻求一种慰藉,在这样的情势下,史书里昔日蜀汉独自面对北方曹魏的典故就自然而然的被类比到两宋自己。尤其到了南宋,伴随着金、蒙元异族政权的相继崛起,伴随着朱子学的持续渗透,”正统“的概念被更加固化,于是蜀汉代替了曹魏,成为官方叙事中的正统象征。
由此,关羽这个隶属于蜀汉、拥有一定战功又誓死不降的武将,文化地位便巨幅跃升,这背后正是这种讲求坚贞节气并改换正统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