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者统计,我国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先后有89人担任过宰相一职。这些宰相中,有如王安石、司马光那样有才华、有韬略、一心为国的名相,也有如章惇、蔡京那样卖国求荣的卑鄙小人,还有一类则是碌碌无为、无所建树、整天混日子的庸官,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的宰相王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们称之为“三旨相公”。
王珪出生于公元1019年,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王珪年轻时就天资过人,勤思苦学,落笔则语出惊人。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珪高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不久出任扬州通判,后被召入京城,在集贤院值班。此后出任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职。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官拜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宋时,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集贤殿大学士(以宰相兼,掌修书之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封郇国公。
几十年下来,王珪历仕“三朝”,官越做越大,朝廷大典册等多出其手。可是在执政业绩上,他却是无所建树。表面上,王珪给人的印象总是宽厚沉稳,谦和礼让,永远都是随时俯仰。王珪为官的原则就是遇事先躲一边,坚决不开口、不表态、不惹是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上殿奏事时,王珪只说“取圣旨”,皇上若问他有何意见?他只说“领圣旨”,退朝交办的事项,他只说“已得圣旨也”,被人们嗤笑为“三旨相公”。
比如,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宋仁宗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命王珪诚岁月姓名,分赐侍臣,欧阳修得双幅大书,王珪夹题八字云:“嘉佑御礼赐欧阳修。”仍于绢尾书翰林学士臣王珪奉圣旨题。
后来朝廷上议立太子之事,中书召王珪起草诏书,他说:“此大事也,非当面接受圣旨不可!”第二天,宋仁宗亲自召见王珪时,他对宋仁宗说:“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乱。这次果真是陛下的圣意么?”仁宗道:“朕意已决。”他再拜称贺后,才退而起草。
宋英宗即位后,理应提升草诏人王珪,但有人将他在中书召见时拒不草诏之事进了谗言,宋英宗怀疑他对已不忠,于是便搁置不理,以观后效。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英宗忽然召王珪入内殿,升他为端明殿学士(按:出入侍从,备顾问),赐他龙盘金盒,并安慰他说:“从前误信人言,今天朕已疑窦尽消了!”
就这样,王珪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在宰相的位置上“混”了十六年。直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患病,请皇太后立延安郡王为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宋哲宗。宋哲宗继位后,又拜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进封岐国公。同年6月12日,王珪病故于任中,享年67岁,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