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孟浩然的了解,停留在他向当时的皇帝吟诵自己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最终与自己向往的光明仕途擦肩而过,一生游离在庙堂和江湖之外,进进不得,退也退不得。
只是,活的再如何不堪,只可归结于其人没有做政治家的天赋。其实诗人一般都做不了政治家,然而孟浩然忘不了政治,想要施展抱负为国效命,这也是盛唐的魅力之一。
个人的生命形态完整而独立,每个人都能大胆的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合不合适,无论现实如何。这是令当代人羡慕的一种浪漫。
很庆幸历史上有一个盛唐,给中华文化悠久的农耕文明注入了一丝浪漫的、野蛮的气息。
孟浩然生逢盛世,自有一股豪气在那里。
李白曾经为孟浩然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虽说这个弃轩冕还有待商榷,但也足以看出孟浩然在当时多么受尊重。能够被李白敬仰的人,仙和侠至少是占着一个的,从李白的描述来看,孟浩然可能是飘逸潇洒多一点,兼之常常救济朋友,又带了一丝侠气。
下面这首送别诗,正好是他侠气的写照。
送朱大入秦
唐代: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题目上看,孟浩然送一个称为朱大的人入秦地。诗的内容非常简单,四句诗,20个字,讲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
朋友要去五陵了,在分别之际,将自己的佩剑送给朋友作为纪念。
令这个故事脱颖而出的,不仅是孟浩然字句间的侠气,还有那宝剑的价值不菲。
首先,这个朋友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朋友,而是孟浩然的同类人,甚至说是孟浩然想要成为的那类人。他称朱大为“游人”,可以理解为浪子这类的意思,放浪行迹于山水之间,不受俗名和世俗的牵挂。
像王维诗中“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的那位隐士一般,而孟浩然却一直受功名未成所累,无法做到没有牵挂的去优游林泉。
所以他珍惜这样一个朋友,欣赏他的潇洒。临别之际才会无所顾忌的送出价值千金的佩剑。
“分手脱相赠”,脱字指的也不仅是将宝剑从身上取下来的动作,更是一种姿态的表现。说明我孟浩然送出这样的宝剑,轻轻一脱就解脱了,完全不因为它高昂的价值而犹豫。
后面一句进一步解释,“平生一片心”,这一句话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求的就是几个能懂自己的朋友啊。
孟浩然之后还写过“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叹的就是这世界上知音太少。
见识过了太多的聚聚散散,身边围绕着一圈酒肉朋友,每天刷着微博朋友圈,在这个过度社交的年代,每个人其实都在品尝着孤独。
假如能够遇到一个无话不说的知音,一把宝剑,确实是不值一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