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是唐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历史无情地把他定位为傀儡皇帝和亡国之君。
他本人对此是不服气的,他在沉重的叹息之后也会分辩:我真的抗争过!可是历史老人会冷冷地堵住他的嘴:你最终屈服了!这时,他只有再叹一口气的份儿。
确实,昭宗和梦想着把持朝政、控制自己的大宦官杨复恭狠狠地杠了一回又一回,杨复恭的下场,先是灰溜溜地逃走了,然后是惨兮兮地死掉了。
昭宗接下来的目标是杠一杠各地几乎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割据军阀,当时叫作藩镇节度使。昭宗不是昏君,也不愿意做木偶,他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机会终于来了!
长期在陕西宝鸡做土皇帝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突然态度诚恳地给昭宗打了一份报告:山南西道节度使的职位长期空缺,这既不利于朝廷的有效管理,也不利于保护百姓的生生活。我愿意挺身而出、为陛下分忧,替国家尽忠,去致力于山南西道的重建。
李茂贞说得温情脉脉,其实包藏祸心:他想兼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兼管山南西道、扩大地盘。昭宗对此看得一清二楚,李茂贞也相信就像摆设一样的昭宗能明白他的心思、满足他的心愿。
无奈而又想振作的唐昭宗
那意思是
你懂我懂、你侬我侬、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走走过场而已
。可是昭宗假装不懂李茂贞的意思。
昭宗的诏书字面上都是温情和体贴:批准李爱卿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为了表彰李爱卿的忠心耿耿,有劳李爱卿兼任秦岭南边小藩镇武定的节度使。
李茂贞读诏书只读得心花怒放,可是读来读去,那颗心就一点点往下坠,昭宗的诏书继续温情而体贴地写道:对李爱卿这样的忠臣,朕要倾情爱护,所以李爱卿就不必山南山北地跑来跑去了,朕另外派人去当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看明白了,别看昭宗是个小青年,却老谋深算居心叵测,他张开了一个口袋等我老李往里头钻呢!
李茂贞想的没错,昭宗的如意算盘是:凤翔就在都城长安的西边,李茂贞在那里陈兵耀武,对朝廷和自己一直是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一只时刻守在家门口的老虎啊,现在李茂贞主动跳出来,正好顺势把凤翔重新纳入朝廷的管辖范围。
解决藩镇割据问题,是从昭宗的太太太爷爷唐肃宗时就挠头的事,一百多年来,削来削去,藩镇越削越多,朝廷越来越弱。现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政治手段和平地解决藩镇问题,昭宗在梦里都要笑醒。
憋了一大口气、耍了一个心眼,眼见着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李茂贞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看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一把撕下文明礼貌的面具,对昭宗的诏书不理不睬:既不和朝廷派来的新任凤翔节度使交割手续,也不到山南西道去上任。
你有出招,我有还招。
昭宗面对李茂贞的抗命,故意大度地对李茂贞说:李爱卿,没关系,既然你不愿挪窝,那就留在凤翔,朕换个人去当山南西道节度使。
这道诏书的命运如同泥牛入海,连一朵浪花都没有激起来。昭宗等来的是李茂贞一道强横的奏章。这道奏章和昭宗的诏书就像俩人各说各话,李茂贞不说自己不同意昭宗的旨意,也好像完全不知道朝廷已经改派他人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而是自说自话地推荐自己的干儿子李继密为山南西道留后,留后就是代理节度使。
李茂贞的字面意思和深刻内涵,对他和昭宗来说,基本上已经是看破又说破了:
你批准,山南是我的;你不批准,山南同样是我的。
昭宗皇帝,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
秦始皇说,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昭宗也是皇帝,皇帝受了臣子这么大的气,当然要勃然大怒。
但是他的怒火很快就熄灭了,一个名叫杜让能的宰相劝了他几句,他就乖乖地批复李茂贞,同意李茂贞的干儿子李继密做山南西道代理节度使。
昭宗很没面子,可是他知道,不答应李茂贞,他会更没面子,也会没有里子,会输得非常难看,这只老虎说不定哪天就会跑到长安来吃人。
杜让能是唐太宗时期名臣“房谋杜断”中杜如晦的后代,他劝告昭宗的话大概是,您虽然和秦始皇都叫作皇帝,但是您掂量掂量有没有秦始皇那样的分量。
唐昭宗知道,他哪里能和秦始皇比,他就不像一个皇帝。
李茂贞的胆子越来越肥、胃口越来越大,他不再和昭宗磨牙花打笔墨官司,而是采取武装行动,看中哪个地方就直接把部队开过去、把地盘占下来,然后把官员任命状起草好,要求昭宗签字盖章完事。
昭宗又气又恨,不敢不答应,又实在不愿答应,只好表现得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情不愿。
李茂贞不再和昭宗客客气气,而是直接给昭宗发了一份公函,就像对待平级官员甚至下属一样,把昭宗教训得狗血淋头。
李茂贞是这样骂昭宗的:
您贵为一国之君,却连舅舅的命都保护不了。
这说的是事实,昭宗的舅舅王瓌全家就是被大宦官杨复恭谋杀的。
您身为天下之主,却连杨复恭这样一个被阉过的小子都不敢惩处。
这说的也是事实,咱们前面的节目说的就是杨复恭折磨昭宗的大事小情。
您再看看您这个朝廷,哪里还有什么是非?谁强您就顺着谁,谁弱您就踩咕谁!
李茂贞继续以严峻的后果吓唬昭宗:
您这样下去,军心是不稳定的,战马是不可控的,要是发生战乱,您能逃到哪里去呢?
这是对昭宗赤裸裸的战争威胁:你要是不听我的,不按我说的办,我就要发动战争,我就不能保障你的人身安全了!
昭宗气得要死,他生气,不是因为李茂贞目无君父、胡言乱语,而是话糙理不糙,句句是实话,招招打在他的七寸上,这是要了命而又痛到骨髓的打击。
不过昭宗还要做最后的挣扎,他拍案而起:朕拼了小命也要讨伐李茂贞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乱臣贼子。
唐昭宗梦想恢复的盛唐气象
他要宰相杜让能全权负责这次军事行动。
可是杜让能比昭宗头脑冷静而清醒,他知道现在的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也清楚昭宗远远比不上以前的诸多唐朝皇帝。一百多年来,即便有唐宪宗那样的中兴之主,都搞不定藩镇割据的痼疾,以弱小之昭宗,领导着弱小之唐朝,哪里能是骄兵悍将李茂贞的对手!
杜让能哭着对昭宗说,陛下一定要这么做,微臣我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局势真是被杜让能不幸言中,无辜的杜让能最终做了昭宗意气用事的牺牲品。
昭宗也是痛哭流涕,直言李茂贞这样的军阀目无朝廷、胡作非为,是他这个皇帝的耻辱,也是杜让能这个臣子的耻辱。
杜让能知道,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他就是死也得接下昭宗这个比登天还难的苦差事。
面对李茂贞的挑衅,昭宗下定决心,喊打喊杀,战争一触即发了吗?非也!人家李茂贞看着气得跳脚的昭宗,反而不打了。
不打,不是他不想打,也不是打不过,而是还不能打。
他掂量来掂量去,发现和昭宗撕破脸皮的风险太大、代价太高。
古人讲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李茂贞要打昭宗,不只是战斗实力的对比,更是道义力量的较量。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动手,李茂贞就是犯上作乱,就是谋逆造反,那普天之下的人都可以骂他乱臣贼子。
因为上面这个原因,还会招来更严重的后果。藩镇之间斗来斗去,也不是想打就打,也得找个看似正当的借口。李茂贞要是进攻昭宗,就给了其他藩镇群殴他的口实。到时他就不只是和昭宗对抗,而是和几乎所有的藩镇为敌。
这样一算计,不但仗打不赢,他李茂贞最后还会沦为丧家犬,还会变成人们眼中的臭狗屎。李茂贞是精算师,他把小算盘扒拉来扒拉去,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赔本买卖坚决不能干。
可是李茂贞又不能不动,不动就是示弱,就是表明自己在和昭宗的斗法中输了。李茂贞想到了一个奇葩的办法。
他花钱在长安城里组织了一千多名流氓地痞,扮着老百姓,一天早上堵在了文武百官上朝的皇城大门口,吵吵嚷嚷、众口一词:李茂贞李大人是朝廷的忠臣、百姓的好官,他只有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没有罪过,皇上不能出兵讨伐他!
图文无关
这是李茂贞的舆论攻势,这也尤其让昭宗生气:我说李茂贞是坏人,你们却说他是好人;我准备讨伐他,你们却说他不能打!难道我这个皇帝竟然错了?!
昭宗更加生气的还在后头,这些人本来就是拿了李茂贞的钱财,替李茂贞瞎喊几声交差,不过很快就被现实的钱财诱发了巨大的兽性,他们乱哄哄一拥而上,把两名宰相的官帽官服官印一抢而空,只留下两个大人臊眉耷眼穿着裤衩瑟瑟发抖,简直斯文扫地。
皇城门前、天子脚下,竟然闹出这等有失体统的咄咄怪事。李茂贞的所作为,把昭宗气得怒火攻心。他立即派出禁军抓住几个暴徒,希里咔嚓砍下他们的脑袋,挂在城楼上示众。这是回击李茂贞,也是表明自己讨伐李茂贞的坚定决心:别跟朕玩什么弯弯绕,这回一定要你好看!
让昭宗当时没有想到、事后气得要死的还有一件事,他和杜让能上午做出的决策,下午就传到了李茂贞的耳朵里。因为和杜让能在政事堂共事的另一位宰相崔昭纬,早就对杜让能这个首席宰相嫉妒得不要不要的。
面对敌情汹汹,崔大宰相不是和昭宗皇帝、文武百官同仇敌忾,而是胳膊肘往外拐,一门心思想把杜让能整倒搞臭。
堡垒经常是从内部攻破的。
昭宗这时候还不知道形势多么险恶,他踌躇满志地任命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也就是讨伐李茂贞行动的主帅,然后匆匆从市井闲人中招募了一支由三万乌合之众组成的部队。
昭宗不再相信他人,而是依赖皇室亲王,是想着这个李嗣周能像他们的老祖宗秦王李世民一样横扫天下。
昭宗失望了。残酷的事实是,从长安到凤翔只有130公里,按照惯例行军需要四五天,可是李嗣周亲王带领的这支讨伐大军,护送着朝廷任命的山南西道节度使,磨磨蹭蹭走了七天也只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一。
不是这支部队走不动,而是他们心里害怕,因为李茂贞已经布置了六万精兵在等着他们,不仅数量上多了一倍,而且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的老兵。
李茂贞变得强硬起来,你要打,咱们就好好打打;你不敢来,我们是要去的。就这架势,不知道是谁讨伐谁呢?
面对李茂贞如狼似虎的兵马汹汹而来,朝廷的讨伐大军惊恐万状,瞬间作鸟兽散。
李茂贞没有急着进长安城,他故伎重演,再次组织了一批流氓地痞,集结在皇宫门前大呼小叫,目的只有一个:惩办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
发动战争的不是别人,正是昭宗皇帝。昭宗这时候再也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胆量承担战争后果,只好丢卒保车,让杜让能做了替罪羊,说这一切都是杜大宰相没事找事挑起来的;紧接着又让杜让能做了替死鬼,在贬官降职不被李茂贞接受时,只好赐杜老先生自尽。
昭宗看到杜让能因为自己而冤死,流下了绵绵不绝的泪水,不知是为杜让能难过,还是为自己、为唐王朝的命运而伤感。
昭宗的死对头李茂贞却笑了,昭宗撤销了对他的一切处分,任命他身兼凤翔、山南西道、武定、天雄四镇节度使,占有十五州的地盘,从此迈入一流强藩的行列。比战争前他向昭宗伸手时拿到的还要多。
即将破败的长安
昭宗作为唐王朝的老大,希望有所作为、重振朝纲,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更要清楚自己的弱势地位,
手中没有贤明的大臣、强大的军队、足够的后勤保障、高效的运行机制,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
。
而且,唐朝的藩镇坐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积重难返,哪里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呢?
也许他能做的,
一是好好培植自己的力量,一是静静等待恰当的时机
。可是历史再也不会给他一点点机会。
他鲁莽地抗争了一回,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屈服了,唐朝也很快就要真正地消失了。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