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体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开展大中小学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高中实施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素质评价+终结性专试”测评模式,高中成绩不合格者原则上不能毕业。
《意见》中最引人关注的关键词,便是“高中”。以往强调提升中学生体育素质,通常会在中考设置测试门槛。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以此“倒逼”初中阶段重视体育锻炼,而高中阶段则缺少一些硬指标要求。
如今,广东直接规定高中体育不合格无法毕业,无疑是为体育素质测试加了一道硬杠杠。这不仅直接关乎高中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也间接关乎学生参加高考与升学。按照广东的高考政策,无高中毕业证者则需办理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证明,方可报名参加广东普通高考。
此前,教育部在2020年12月的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自2021年起,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而且体育分值要定在30分到100分不等。广东省的《意见》出台,是将此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意味着对中学阶段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再上新台阶。
将高中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以此推进高中阶段重视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首先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中学阶段,包括高中在内的学生,一般都还未成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从顶层设计上,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体育教学改革,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强身健体,是功在当下、利在长远之事。
2021年,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这些变化,与近年来重视体育课程不无关联。
当然,《意见》中要求,高中体育成绩不达标无法毕业,只是原则性的。这或许是考虑到无法从事正常体育活动的特殊人群,给予他们政策上的倾斜与照拂。比如,在各地体育中考政策中,就专门针对特殊人群,设立了特殊体育考试规定及评分标准。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划定出“免考对象”“缓考对象”“择考对象”等不同群体。这一方法,也应该移植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让特殊学生群体免于为此焦虑,这既是人性化的考量,也是兼顾公平的内在要求。
“少年强则国强”,这一次,广东在高中体育考试改革中,抢先迈出了坚定一步,其他省市也不妨效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