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妈最近很苦恼,晨晨上幼儿园已经一个多月了,却从来不在幼儿园拉大便,每天一放学,就拉着妈妈往家跑着急上厕所。前两天还拉在裤子里面,弄得身上衣服上哪儿哪儿都是。
晨晨妈问老师,老师说,晨晨在幼儿园很正常,问过几次他要不要大便,他都摇头说不去。
晨晨妈将疑惑丢在妈妈群里,没想到妈妈们给出的答案让她很吃惊!
竟然大部分的宝宝都不在幼儿园大便!几乎妈妈们基本上都经历过宝宝拉裤子里的“悲惨”经历。
为啥孩子不喜欢在幼儿园大便,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认厕所”吗?
全国幼儿成长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只有20%的孩子不受影响。
《钱江晚报》曾在杭州不同城区的3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有憋大便习惯的小朋友,超出90%。
一项针对家长的调查也表明:仅有8%的家长明确表示,孩子会在学校拉大便;52%的家长表示,“很少,几乎不拉”;40%的家长表示,“从来不拉”。
发现没,不在幼儿园大便竟然是宝宝们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是自家娃出了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拒绝在幼儿园大便呢?
1、孩子的羞耻心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类发展的八大阶段”理论中提出:2-4岁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虑相对发展的阶段。
别看孩子才3岁,但是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人格和羞耻心了。
他们认为便便是臭臭的,是脏脏的,在他们心里,这都是不好的。
幼儿园的厕所一般来说是没有阻隔的,孩子会认为当着其他小朋友面大便,就是很丢脸,很羞耻的事情。
他们不想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他们宁可憋着,也不想上厕所。
2、孩子有恐惧心理
当孩子有不安全感时,他就会拒绝做某些事情。如果孩子拒绝在幼儿园大便,说明他在幼儿园是没有安全感的,这源于两个方面。
- 第一、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一般来说,不在幼儿园大便的孩子大多是新入园的孩子。这些娃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教室到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安全感,心里没有底,发慌,所以他们不敢上厕所。这类孩子不仅不在幼儿园大便,即使出门在外面,也从来不大便,必须回家上厕所。
- 第二、对老师的恐惧
有的孩子可能看到老师给别的小朋友擦屁屁时,有过不耐烦的语言或者神情,他们就会害怕,担心被老师嫌弃。心里一焦虑,身体也会焦虑,控制大便的情况。
3、孩子不习惯蹲便
很多幼儿园的厕所采用的是蹲式马桶,而孩子在家已经习惯了坐式马桶,使用幼儿园的马桶,他们会担心自己掉到蹲坑里,害怕不敢去。
再就是有的娃,腿部力量不足,蹲太久会让大腿发麻,所以他们对蹲着大便会有比较强的恐惧感。宁可憋着回家拉,也坚决不再幼儿园大便。
拒绝在幼儿园大便,其实是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的必经阶段。家长要做的是缓解孩子的焦虑,慢慢引导孩子适应环境,放松心情,能正常地上厕所。
1、把“拉大便”行为正常化
有的家长比孩子还焦虑,每天一接到孩子,就问“你大便了吗?”,发现孩子没有拉或者拉到裤子上,就烦躁不安,甚至责备怒吼孩子。家长会认为孩子自理能力差,甚至怀疑孩子的发育是不是有问题。
父母的这种焦虑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拉大便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从而排斥大便,出现“憋大便”的行为。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不肯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放平心态,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要给孩子时间适应,去放松,缓解自己的焦虑。
2、 给孩子树立积极的便便心理建设
家长不要总是和孩子说“便便臭、便便脏”,而是要让孩子明白大便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在排出身体内的垃圾,让身体更加健康,是对身体有益的行为。
不要让孩子对大便有抗拒感。
其次,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好玩的绘本,让孩子了解大便形成的过程,拉便便的行为,以及如何处理便便,从而克服抗拒心理。
3 、让孩子熟悉不同种类的如厕方式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适应不同的如厕方式,克服蹲便的恐惧心理。
让孩子多蹦蹦跳跳,增强腿部力量,教会孩子如何使用蹲便,如何脱裤子,擦拭和穿衣服。
当孩子对上厕所的过程熟悉后,抗拒心就会小很多。
4、同时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
老师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和抗拒。建议家长和老师多沟通,让老师帮忙在幼儿园多观察孩子,多问问孩子,多引导孩子,一起努力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
不要小看孩子不在幼儿园拉大便的事情,它意味着孩子是否能顺利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也是孩子独自进入社会生活中第一个要克服的难关。
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不耐烦,而是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多给孩子一点帮助,顺利度过这个成长中的小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