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第一深谷”巫溪兰英大峡谷的绝壁上,一条蜿蜒曲折的挂壁公路,如同玉带般束缚着落差1500多米的崖壁“老虎嘴”。
这条长度1595米的“玉带”,是20年前巫溪县兰英村周家坪的23户村民,历时4年零3个月,用钢钎、铁锤一寸一寸凿出来的绝壁崖路,至今仍是周家坪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它的诞生,结束了村民们猿猴般攀爬崖壁进出周家坪的历史。
“只要见着阳光的,都算一份!”
周家坪位于兰英村4组,背靠青口岭崖壁,三面临崖,距离兰英大峡谷谷底900多米高。
“路没修通前,去一趟巫溪县城,至少要两天时间。”今年69岁的村民姜德春回忆说,以前进出周家坪有两条“毛毛路”,一条要顺着门前的山坡爬下双河口,再爬上朱家坡,翻过狮子口,到达兰英乡高洞村的公路,另一条要翻越青口岭崖壁,再翻过板壁崖崖壁,向下达到兰英乡乡政府。两条“毛毛路”,都宽不到40厘米,距离40多公里。
“不光是徒手爬,还要背着红苕苞谷洋芋出去卖钱,买了化肥米面再背进来。”村民杨芝汉说,背着重物在“毛毛路”上爬上爬下,就是在鬼门关上讨饭吃,即使杵上一根拐仗,许多村民也都受过伤。
由于道路险峻、进出困难,周家坪有许多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2000年,兰英乡乡政府搬到山下后,往来山上的人流更少了,周家坪也更加闭塞了。
“不能让子孙后人再像我们一样了!” 2001年夏天,周家坪23户村民围坐一堂,大家一致决定修一条车子能开进来的路,不再让子孙后代攀爬崖壁。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崖壁上开路,需要领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干。为此,村民们自发选出了六位较有威望的村民作为指挥部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共同修路。
修路的任务怎么分配?
“只要见着阳光的,都算一份!”修路受益的是每一个村民,指挥部决定,周家坪的83位村民平均分摊修路任务,不管男女老少,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儿,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要承担一份任务,由家中的劳动力代为完成。
经过盘算,除去老人和小孩,实际能修路的劳动力(年满16岁)只有53人。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也没有大量的人手,只能选择距离短、工程量小的施工方案。
村民的目光,集中在了上下落差1500多米的“老虎嘴”崖壁上。“在老虎嘴上横着打通一条路,连接到五组的机耕道上,距离最短。”时任周家坪的社长付家国说,虽然距离短,但是施工难度更大,作业危险度更高。
“干,就是丢了性命,也要打通老虎嘴。” 在场的所有人都在“生死契约”上按下了拇指印。
带着置之生死的决绝,村民们情绪高涨,提着钢钎、铁锤,凿下了第一根钢钎。
这条全长1595米的路,其中较为平坦的土夹石工程1080米,周家坪的村民们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工了。
“哪怕真是一只老虎,我们也要把它收拾了!”
此时,摆在村民面前的,是长度只有515米的悬崖工程。人们看着这个险峻岩崖,个个心惊胆战,大家思想犹豫不决。2003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八,整个周家坪的人聚在一起,围绕这条崖壁还修不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动工,就必须把事情做成功,决不能半途而废。”
村民们硬着头皮,开始在崖壁上施工。由于作业面太窄,凿路时两个人只能一人扶钢钎、一人抡锤,还要时刻提防落石和跌落悬崖。
“社员有好长时间睡不着觉,白天在岩上修路,晚上刚一眯眼,又被惊醒,多少人暗中流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岩上失去性命!”杨芝汉回忆说,但周家坪的人从未退缩过。
一想到老社长向远礼临终前,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得了,还挥舞着自己的皮带,以为是拿着铁锤在修路的情景,付家国就给村民们打气,“这辈人修不出,下辈人还要接着修,就是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然而,在绝壁上凿路的艰险,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9月开凿,到当年年底才在崖壁上凿出一条不到10米长的裂缝。要想凿通“老虎嘴”,得到猴年马月?
“还是得用炸药,炸碎了石头再清理。”村民们商量后,决定向县里和乡里申请炸药。
很快,乡政府送来了炸药和雷管,并委派乡政府时任党委委员李在国负责施工的总体协调和安全工作。
据李在国介绍,在“老虎嘴”上打炮眼,需要从青口岭上打入钢钎,绑上绳梯,把村民垂直吊到老虎嘴崖壁上,再凿开石头,填装炸药。
为了保障安全,李在国每天都要在青口岭上仔细检查钢钎牢不牢靠,绳索结不结实,确认无误后,才允许村里的青壮劳力顺着绳梯爬下“老虎嘴”。
“早上出门,晚上能到家,就算捡了一条命了。”村民付家成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
由于“老虎嘴”崖壁高耸,气流紊乱,时常有大风呼啸,往下看又是900多米高的悬崖,村民悬吊在空中,吓得哇哇叫。
“哪怕真是一只老虎,我们也要把它收拾了!”大家围在一张大方桌前,23个编了号的纸团混在一起,谁抽到1号,谁家就打第一段。
“从两头同时打!”此时已经接替付家国担任社长的杨芝生决定,在“老虎嘴”的两侧同时动工,加快施工进度。
为了不妨碍行人正常通行,村民们在谷底搭浮桥、修便道,还抽调专人拉警报,守警戒。
即便如此,小的事故仍然难以避免。一次爆破,向家根的眼睛被炸伤;一次爆破,石头砸坏了谷底一户村民的瓦房,杨芝生带着村民筹集了153块瓦片,上门赔礼道歉;还有一次,炸落的石头把一辆汽车砸了一个坑,向家成自掏腰包赔给了对方600元钱·····
类似这样的事情,花费只能由周家坪的村民们自己承担。“杨芝汉、姜德春为施工、安全员垫付伙食费2444元,负担外地学生生活费5600元,班子和少数社员垫资5068元······”已经过世的老会计姜德斗的账本上,清楚着记录着村民们为了修路,共花费了64158元。
修路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光是大的塌方就有8次!” 杨芝生说,“老虎嘴”的崖壁,打了又塌,塌了再打,周家坪的村民就是这样在“老虎嘴”上抠出了一条“天路”。
敲击声、爆破声、哭喊声,响彻“老虎嘴”4年零3个月,2005年12月底,挂壁公路终于全线凿通,23户人家告别了徒手攀爬、与世隔绝的日子。
“上方隆恩降玉带,天堑献出通途来,兰英人民多奇志,从此寨子不闭塞。”周家坪的人们用这首小诗,勾画出挂壁“天路”的险峻和兰英人“落后不落伍,认穷不认输”的志气。
“村民们都回来了!”
路通了,但是由于没有硬化,机械进出不便,村民们种植的经济作物和生猪养殖依旧无法规模生产,大多数村民还是靠外出务工讨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兰英乡对老虎嘴“天路”全线拓宽并完成硬化,极大地改善了周家坪村民的出行条件。杨芝汉等6户村民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子,向家应等4户人家也开始在村里建房,并率先搬回了村里。
兰英乡通过自筹资金和争取帮扶单位支持,配套建设了观景平台、登山步道、公共厕所、路灯等基础设施,兰英“天路”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厚重的人文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赋予了村民们增收致富新的途径。
“不仅是叶落归根,现在回村发展大有希望!”以前长期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向家应说,自从搞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十多万,还能照顾家里,再也不愿出去打工了。
乡村振兴战略给兰英村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据国开行重庆分行驻兰英村“第一书记”喻宇介绍,挂壁天路创建3A级景区已经写入了巫溪县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兰英乡正集中全力推进3A级景区创建,计划通过建设乡情陈列馆,把村民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记录下来,为游客留下一缕乡韵乡愁,为教化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让周家坪23户人修路的艰辛故事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现在村里一天一个样,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走在“天路”上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连在武汉打工多年的向家林,也打电话回来,想翻修自己的老房子,搬回周家坪生活。(王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