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江南一带的百姓在生活方面相对讲究,历史上的大户人家喜欢购买土地建造私家园林,苏州、南京、无锡都是造园界的代表,苏州园林还被称为“天下园林的母本”。
实际上地处西南的成都市在生活调性方面和苏州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方面从遍布城市不同角落的茶座可以感受得到,不过在私家园林的数量上,成都明显逊色于苏州,但精致程度不相上下。
前段时间到成都旅游,特地造访杜甫草堂,这里是成都排名第一的古典园林,知名度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江南名园不相上下,不过和绝大多数江南园林走出不同的发展曲线。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居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
杜大师和李白虽然都是唐代人,但更加年轻,性格上的差别也很大。
大师年轻的时候,唐朝还相对繁华稳定,后来情况急转直下,不停搬家也是无奈之举。初到成都的杜大师其实是有点郁郁寡欢的,但很快调整了心态,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这点在《绝句》和《客至》两首诗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杜甫当年在成都居住了四年,房舍就在浣花溪畔,期间一共创作了240多首诗歌。
当年的杜甫草堂面积很小,也不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花园面貌,现在的园林格局是明清时期在杜甫居住的几间茅屋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包括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
杜甫草堂已经被开发成博物馆,也在较早前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多对历史人文感兴趣的游客到成都旅游时都会购票进园参观,其他年轻游客似乎更喜欢去吃吃喝喝,或者游览其他网红景点。
现在的杜甫草堂林木茂盛,一年大多数时间花香四溢,是成都重要的绿肺之一。
漫步游园,但见古典建筑与生态景色互相辉映,不禁让人发出“来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的感叹。
早年的草堂相对简陋,但即便如此,杜甫也要依靠朋友的帮助才有此安身之所,在他旅居成都的4年后,好朋友严武不幸病逝,杜甫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只能全家离开成都,辗转流落外地,令人唏嘘。
杜甫草堂里的竹子很多,这些竹子点缀于草堂、花园、庭院、小径和水塘周边,让景色看起来更加雅致。
现在的杜甫草堂就像一面镜子,呈现出成都人的细致与风雅。
旅游小贴士:杜甫草堂旁边就有个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