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晚年系统思考教育问题,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一次“呐喊”。“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各种求解法相继而生。其实,钱学森早在交通大学读书时便思考过教育问题,并且公开发表己见。而为他提供思考空间的,就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图书馆。
“每天必去的地方”
图书馆藏书量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交通大学图书馆建成于1918年,楼高三层,面积近3000平方米。当年建成便投入使用,为学子读书与学习提供了舒适环境。至今,这所中西结合式的建筑仍矗立在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见证了交通大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的交通大学虽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及理科、管理的大学,但学校图书馆藏书范围不限于理、工、管等专业,还收藏了大量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共计有各类中西藏书7.5万册,以及各类报刊近千种。
钱学森读小学和中学时就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他到交通大学读书后,图书馆几乎成了每天必去之地。图书馆每天早上8:45开馆,晚上9:45闭馆。只要没有课程安排,钱学森都会去图书馆。他后来回忆说:
那时上海交大图书馆在校门右侧红楼,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读报,二是看书。当时学校订了许多报纸,有国民党办的,也有进步人士办的。国民党的报纸“太臭”,我是不读的。对图书,特别是科技书,那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
钱学森在图书馆读书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什么科目的书都看”,且“如饥似渴”。从这段回忆,可以感受到大学时代的钱学森对于获取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能想象到每天在图书馆埋头读书的青年钱学森的形象。水力学老师金悫经常在图书馆里看到钱学森,他说钱学森在校时“总是在图书馆里钻研、攻读,掌握了课堂上没讲过的知识,他深深懂得学海无涯,攫取知识务求渊博”。
后来,钱学森自己也承认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正是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阅读过程中,钱学森不仅养成了自律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培养了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敢于批判的思辨精神。无形之中,他逐渐对教育问题产生兴趣,并从“受教育”角度对当时的教育问题提出异议,敢于发声。
交通大学图书馆
敢于对教材内容提出异议
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官方认证,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是无疑的。但钱学森在一次阅读过程中,却发现一份教材中存在着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并非明显的印刷错误或内容错误,而是“逻辑”错误。
1931年11月30日,钱学森照例来到图书馆阅览室读书。他拿起一本新刊《浙江教育行政周刊》(第三卷第十二号)阅读,当看到署名“浙省立六中附小”的文章《抗日救国中心教材举例》时便觉得该文存在问题。随后,钱学森便写了一封信件寄给杂志社主编。《抗日救国中心教材举例》一文是浙江省立六中附小针对如何抗日救国,就国语科、算术科、社会科、自然科和音乐科的教材问题举出的例子。钱学森发现《社会科教材例》所刊之《日本出兵侵占东三省的原因》及《自然科教材例》两篇中存在着“隐性”错误。
《日本出兵侵占东三省的原因》认为,日本侵占东三省的原因是想向东三省迁移人口,垂涎东三省丰富的物质资源,尤其是粮食资源,最后达到“开拓新大陆”的目的。随后文章对日本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起来,就是因为日本人口迅速增加,急需向外移民,而美国、澳洲等地排斥黄种人。同时,日本国内山岳居多,又常遭地震火山侵袭,全国耕地不及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增速,当“他们看见我们东三省的豆类、麦类等农产物出产很多,所以他们便乐于侵略了”。
但钱学森觉得这种分析存在逻辑问题,于是他从图书馆里找来《日本年鉴》仔细核对数据,并分析1897年至1922年日本每人每年稻谷、甘薯、麦、豆等粮食的平均产量,最后得出结论:
日本之粮食生产,远超过其人口之增加,故日本人无粮食问题,即日人无人口问题。而谓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完全为日本预备侵略之国际宣传耳。
由此可见钱学森洞察力的敏锐,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日本侵略者的本质。不仅如此,钱学森还发现《自然科教材例》提到飞机部件的技术名词时有两处错误。他指出错误所在,同时还画了一幅“飞机之尾部”示意图:
研究栏第十六页下方,第四行有:“藉蒸汽力而旋转”一句,似亦有错误;盖今日飞机之发动机,全依汽油及空气混合之爆炸力为动力也。
同页第六行之“后端制一舵,以司上下左右”,此说亦欠正确,盖通常飞机之一尾部,有舵、鳍、水平平衡器,及升降器四部(附图),为飞机之主要操纵装置,此外尚有副翼(Aileron)。
钱学森手绘“飞机之尾部”图
当杂志社主编孙茀侯收到信件后,看到钱学森“引各项详实统计与学理实物作证”,“深佩钱君读书之精细”,于是将其刊登在杂志“读者论坛”栏目。恰如其言,此种精细读书是钱学森严谨学风的体现,是一位科学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充分反映出钱学森“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独立思考精神,及其背后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其在信中所言:“用陈鄙见,以献一得之愚,幸赐刊载,俾资研究;并希教界先进,有以教我也!”
“这是几句忍不住要说的话”
钱学森性格中有一种豪爽之气,有时对待某些问题会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在交通大学时就有过一次“这是几句忍不住要说的话”的感慨。究竟何事会让年轻的钱学森“忍不住”要说呢?
钱学森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他对当时的教育现象有着极为热切的关注。他通过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着如下情况:
现在都说一般学生平均成绩不良,我总以为是对于功课从来没有彻底了解的缘故。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应付考试,不求书籍中之真意义。譬如:读完了几何学而根本不知道几何学的立足点何在,公理及推出定理之关系,以及所用推理方法对于结果之关系。因为根本不明白这些基本的东西,所以做出来的解答,往往会引用了未知的定理,或引用了题断而变成了循环论证。
他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我想其主要原因,为教师的失职,及学生头脑训练之不足。”随后,他又展开具体分析,说:
这真是可叹的事,中国自废私塾以来,教学的外形是变化了很多——不,直可以说是追上了世界上的先进国。但是教学生的方法,总是不管学生懂不懂,而一味地注射,很少能注意到养成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要知道,堆积式的知识,其价值决不如有条理、敏锐的头脑。
紧随其后,钱学森“对症下药”,提出培养“敏锐的头脑”的措施。
第一,应当从幼年或小学时代训练,“教师应该努力将玄学式的论断方法,模糊的意识,自学生头脑中排去”,使学生能够明白事物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
第二,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其理由是:“在今日世界工业高速度进步之下,我想必须注意到一时一刻,简直一分一秒的进展。不如此的话,你无论如何不能在学生面前描出一幅正确的、有系统的现代文化的图画。”钱学森还向教育界建议,应当将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及时地传授给学生,主要包括:
(一)生铁的大量生产完成,马丁炼钢法成功;最近又有专炼精钢的电热法。
(二)煤的机器采掘法完成,生产能力增加。
(三)蒸汽汽轮机完成,蒸汽机效率、能力增加,及锅炉燃烧改良,用煤大为节省。
(四)内燃机完成,自动车、飞机因此方有可靠、适宜的原动机。
(五)轻金属工业,即铝、镁工业成立,高速度交通得赖以建立。
(六)化学工业进步,于是肥料、染料,及其他天然的限制解除。
(七)大规模的生产方法,即垂直的,及横的托拉斯,及最近的“康平”的组织完成,生产的效能、经济,大为改善。
(八)冶金工业进步,有特殊性质的合金钢,如镍钢、铬钢、锰钢、铬镍钢,及锰黄铜、铝黄铜的发现。
然而,钱学森发现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却是一些不合实际,脱离实际的旧时代的古董”。尤其是教师很少能够与时俱进地讲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如此“又如何能令学生了解今日庞大的工业呢”?
思索再三,钱学森决定将这种现象逐一列出并分析原因,写成《这是几句忍不住要说的话》后投给浙江省教育厅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主办的《进修半月刊》。杂志社收到文章后经过审稿,决定录用并将其刊登于1932年第2卷第12期上。钱学森在文章中还提出以当下的教育现状,如何才能实现孙中山提出的“迎头赶上先进各国”的梦想。可以认为,这句发自肺腑之言与他晚年提出的“钱学森之问”旨意略同。
【摘自:《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吕成冬/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