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网课一月有余,文化课能确保跟上学校的节奏,但体育课和实践课却落下了。”南开区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这样说。让她忧心的是,儿子没有及时锻炼身体,出现了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果持续下去,可能身体素质会下滑,也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这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妈妈提醒儿子要去公园跑步,还要找同学一起打篮球。但是,儿子要求妈妈陪着他。妈妈无奈地表示,这些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运动,自己实在帮不了他。她想让孩子的爸爸陪着儿子一起运动,可是丈夫却工作繁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儿子在家无法锻炼身体,却慢慢地迷上了网络,沉迷于网络文学和电子游戏,两眼的黑眼圈越来越明显了。
河西区一位高中男生的家长,则在担心孩子的未来。儿子快到高考报志愿、确定人生方向的时候了,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可孩子却说不想读那些“艰苦”的专业,将来想当网红或脱口秀演员,进入直播或娱乐行业。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家长有些伤心,然而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说服孩子让他勇敢地选择有挑战的专业。
男孩子的培养,正在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难题。如何培养乐观、自信、勇敢的男孩,让他们在家庭和工作中有担当、有责任心,正成为当今社会尤其是男孩儿家长群体十分关心的问题。
“危机”
生了男孩,对家庭是喜是忧?很多家长反馈,他们更愿意生养男孩。不少家长认为男孩子可以“放养”,要省心一些。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家长发现养男孩更费心,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这让他们深感疲惫。
在家陪11岁孩子上网课的悦雯,就感受到了“神兽”的暴击。家有男孩的她,每天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督促儿子,因为男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她坐在离孩子3米远的地方,观察着儿子的坐姿和神态,以及他是否跟上了网课老师讲课的节奏。
她发现,孩子容易走神,而且记不住老师讲的知识点,应答也比较慢。班上发言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几乎都是女孩子。看到儿子的学习有些落后,悦雯心里很是着急。
不上网课的时候,悦雯询问孩子,班里哪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孩子回答了几位学生的名字,悦雯发现,全都是女孩子。悦雯进一步询问,男孩子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吗?孩子想了半天也没回答出来一个名字。孩子还说,班主任对班里的男孩子很失望,觉得他们都很调皮捣蛋、难于管教。见了他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一脸严肃的表情,他们男同学见了老师也总是紧张兮兮的。
“看来,在培养孩子方面,我得下更大的功夫了!”悦雯无奈地说。她接着感叹:“男孩子真不好培养和教育啊!”
10多年前,悦雯刚生下儿子时,她曾经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而且,身为女性,曾经历过体力困难、职场歧视等,她想当然地认为,下一代终于不必遭受女儿身的弱势了,会有着更光明的未来。
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悦雯才发现,培养男孩子要更花钱、更费精力。男孩子对玩具要求多,而且总要买一些高价的机械、智能类的电动玩具。报课外班时,女孩子可以报钢琴、围棋等科目,坐着上课就行;但男孩子大多报一些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这对陪伴家长的体力要求较高。
悦雯在关注着男孩和女孩的对比数据。2021年底,天津市公布了2021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其中显示,整体评分女生好于男生,而且多年来,女生始终高于男生。其中,男生的引体向上项目的平均分最低,不及格率最高,显示男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素质较弱。
她曾经带孩子去社区体育健身公园,逼着孩子做引体向上。可是,自家的孩子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小脸憋得通红,也没做成功一个。这样的表现,更让她失望,她回家就把丈夫责骂了一通,埋怨他不带着孩子一起去锻炼,导致儿子的身体素质明显不行。
长期浏览育儿信息,悦雯看到有自媒体消息称,男孩子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不如女生,但到高中和大学阶段可以扭转不利的局面。然而,教育部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连续7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中,女生的人数都普遍高于男生的人数。考上普通本科的女生增长数量较快,而男生的增速则趋于平稳。更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显示,在高校攻读各学位的女生人数方面,女硕士占了51.65%,女性本专科达到了52.12%,略高于男性。
数据和现实都让悦雯有些灰心,家有男孩的她,决定下一步付出更多的精力,扭转儿子各方面所处的不利局面。
“压力”
45岁的中年市民大刚,时刻关注儿子的学业和未来。儿子在南方一知名大学读书,今年20岁。大刚非常关注年轻人的社会新闻和心理状态,经常阅读一些反映年轻人思潮和文化的网文,而且,他也经常和儿子交流,避免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想让儿子更乐观、自信,以期将来能有所成就。
大刚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宅文化”和“丧文化”的现象,后来又出现了“佛系”和“躺平”的思想。这些思潮和行为,集中反映了年青一代不愿奋斗的心理状态。他赶紧把相关信息发给儿子,让儿子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儿子表示,他自己有时也有这样的状态,这让大刚的心里隐隐不安。
儿子告诉他,将来不想找稳定的工作,毕业了先旅游一段时间,等心态安定了再去找工作;而且最好是一份工作从事不超过一年的时间,要换不同的工作,体验不同的人生。
这没什么值得担忧的,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自由洒脱,一旦进入社会,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和现实的困难,不久就会回心转意的。可是,儿子接下来说这辈子不想结婚了,只想单身一辈子。对于儿子这样的说法,大刚着实吃了一惊。“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这么想?”大刚质问儿子。
儿子说,他刚经历了分手,被女朋友“甩”了,现在正经历着情感伤痛。半年以前,他在学校谈了一位女友,是同一学院另一专业的,模样俊俏,性格温婉。为了追求这位女生,他花了不少钱,买了很多礼物,最终女生才答应,愿意相处一段时间。
双方确定关系后,女友提出的要求非常多,很多都需要花钱。比如有时候要给她订外卖,还要给她结账网络购物车,一个月就花了3000多元。女友还要求买价格昂贵的新款手机,需要6000多元,他有些迟疑,女友就有些不高兴了。后来,他没有赔礼道歉,就被拉入了黑名单,再也联系不上女友了。
听儿子说了这段经历,大刚开导儿子:“这位女生不适合咱,以后再找别的女孩儿吧。”结果儿子说,他有很多同学一旦谈了对象,钱就不够花了,生活过得非常苦。有的男孩子把一个月的生活费全给了女孩,结果自己每天去吃方便面,还有借了网贷给女朋友花的。反正,他对恋爱不抱什么期望了。
大刚也觉察到了,儿子是变相地叫苦,嫌家长给的生活费不够。他赶紧给儿子转了5000元,对儿子说:“没关系,以后遇到喜欢的女孩儿要继续大胆追求;如果合适,可以考虑买房结婚,爸妈一定大力支持你。”
虽然给儿子增加了生活费,可是过了三个月,儿子依然没有走出感情的伤痛。他还进一步说,不想买房了,那样要背负房贷的压力成了房奴,将来不敢换工作了,压力太大。
为了宽慰儿子,大刚告诉儿子:“没关系,家里准备了一笔钱,至少能给你首付六成。”儿子听到这消息虽然高兴,但仍然表达疑虑:“把你们的养老钱都花光了,我这属于啃老。这样的房子我住着心理压力更大。”
“你说现在这年轻的孩子都怎么了?一点压力也抗不住!”大刚郁闷地说。
在和儿子持续的沟通中,他发现,儿子的同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农村出来的男孩子,到了大城市,面对繁华的街市和琳琅满目的昂贵商品,心生自卑,出现抑郁、自闭的状态。有城市的男孩子到了大学阶段放纵自我,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背上网贷。还有的男孩子被娱乐文化和网红时代误导,开始化妆、美容,一心想成为直播网红,行动越来越“娘”。很多的男孩子谈起未来时不再有激情和梦想,回避婚姻和家庭的话题,畅想着单身主义和不婚主义。
儿子的一些行为,也让大刚觉得不正常,没有乐观、自信的样子。这让他这位家长也开始不安起来。“我只能尽我所能,减轻儿子的压力。”大刚说。
半个月前,大刚注册了网约车司机的账号,他想夜里开出租车赚钱。他在谋划着儿子和家庭的未来。“如果儿子将来不愿意背负房贷,我只能全款给他买房了。”大刚叹息着说。
“缺位”
南开区一位男孩的母亲秀英,清明节小长假带孩子去爬山、野营、骑行,整个过程,孩子的爸爸都伴随着。在南翠屏公园,孩子和爸爸一起爬山,两人对话,从能源危机到生态环保,父子俩的交流热烈有趣。秀英在一边观察,她感叹道:“还是爸爸带孩子好。这样的交流富有知识性、探索性,而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秀英一方面感叹爸爸带孩子的优势,一方面也在提醒着自己:“是时候让出一定的位置,让爸爸参与到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来了。”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家庭中的男孩一直由母亲培养,父亲长期缺位。久而久之,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男孩缺乏勇敢、坚毅的品质,执行力和行动力较差。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中小学校中的男教师比例较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女教师比例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女教师比例高于农村,特别是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高达79%。中国27所师范院校中,女生的比例达65.3%,男生仅占34.7%。师范大学生源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师的性别比例。这也就意味着,由来已久的男教师危机今后仍将进一步加剧。
男孩长期在女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难以培养出阳刚之气和雄性优势。本地男孩的家长悦雯曾经问过儿子,她得知,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的所有老师都是女教师,只有体育课老师是男老师。面对这样的现实,她深感无奈。
有研究指出,当前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等问题的出现,与工业化时代密切相关。富有力量、勇气和活力的男孩,本应通过保护家人、耕作、大量的实践等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工业革命后产生的工业化教育模式学校,却开始通过印刷品、书面文字和讲授等方式教育男孩。那些通过和亲属打猎、管理农场、修理机器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必要生活技能的男孩,现在被装进了盒子似的房间里,需要通过他们不擅长的阅读、写作、坐在位子上的方式来学习,因此出现了“危机”。
资本化时代和娱乐化时代,更是让这种“危机”进一步发展。在资本化时代,劳动力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以体力见长的男性更难以在工作中体现男性优势。而娱乐化时代,直播、网红、明星的示范效应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了男性以错误的引导,一些男性开始涂脂抹粉,更是弱化了阳刚之气。
此前,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网特别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广电总局也曾发布文件,加强对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其中提出,要坚决抵制泛娱乐化,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利于重塑青少年的审美和价值观,引导“阳刚之气”在男性青少年群体中的回归。
对家庭教育来说,父亲不应长期缺位。父亲应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伴和培养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出勇敢、健康、自信的男孩,让他在未来的家庭和工作中更有担当、更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