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的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交汇处,滹沱河从山西奔流而下,由西到东贯穿平山,地势逐渐平缓,河床逐渐拓宽,沿河两岸形成了许多冲积层小平原。因而几百年来素有“滹沱百害,唯富平山”之说。
1939年9月,聂荣臻司令员来到平山,走遍了滹沱河沿岸的村庄,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以一个军事家的战略眼光看中了平山。聂司令员登上了黄泥村的山头,顺着滹沱河向东望去,只见沿河两岸一派“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丰收景象。高兴地说:“你们看,这里是晋察冀的乌克兰啊!”(比喻平山是晋察冀边区最富庶的地方。)此后“晋察冀的乌克兰”就成了平山县滹沱河两岸村庄的代名词,也为后来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打下了基础。
解放初期平山县的交通很不方便,许多道路都被河流隔断。1959年岗南水库蓄水后,青杨树至柏岭30多里路段被淹没,新公路只得沿着水库边缘的山岭绕行,而跨越陷溢河则成了一个难题。为了方便通行,县有关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在王岸新建了一座38米长的跨河石拱大桥。该桥坚固、美观、大方,成了河北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
胜利桥位于平山县中部古月镇西北高山峡谷的石阎公路,横跨在陷溢河上。桥长62.9米,高15.75米,独孔净跨30.7米,桥面净宽7米,两旁人行道宽75厘米,承受载重18吨,是县境内第一座独孔石拱桥。1959年10月开工,1960年6月竣工。
通车前当时的领导进京向聂帅汇报并请其题字。聂帅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挥毫写下了“胜利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随后即刻在了桥东头的石碑上和桥西侧的碑亭里,大桥、碑亭、题字,浑然一体,成了平山县的山水一景。
这些年来无论什么时间路过胜利桥总会停车小驻、栖息片刻。这座胜利桥古朴大气、坚实耐用、高大宏伟、简洁美观,堪称是解放初期建筑工程的杰作! 桥下的水看似蜿蜒温顺,看看另一侧的水文站就会知道,一旦山洪下来便是灭顶之灾,如果没有这座胜利桥,真是通途变天堑了。
旅行的意义不仅是山水风光,人文故事更有它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你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