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权的发展,很多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制度,我国虽没有废除,但其在实践中的适用也很少了。然而,在古代,在皇权通知之下,适用死刑的罪名众多,行刑方式也十分残酷,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砍头了。
明朝时期,有一位将军因对皇帝不敬而被判处死刑,他就是孙蕡。在明朝的开国历史中,孙蕡曾经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也曾经给他加官进爵,奈何这孙蕡行事嚣张,屡次顶撞朱元璋。为了维护皇帝颜面,朱元璋首选那孙蕡开刀。
在孙蕡行刑的这一天,很多百姓都前来送他,毕竟他于明朝有大功,尽管犯了死罪,终究不能因此掩盖他的功勋。在行刑场上,孙蕡看着前来送他的百姓,有感而发,便做了一首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
诗句中的意思十分明显,孙蕡就是在控诉朱元璋的忘恩负义、卸磨杀驴。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在建国之后,往往之后两个下场,要么因各种原因而死,要么及时隐退。然而,真正能够隐退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孙蕡这首诗一念出来,现场的监斩官们脸色就已经变了,有的甚至还嘘声连连,但是没有任何人阻止孙蕡,也没有人对孙蕡施加额外的刑罚,他们选择了袖手旁观。然而,不知怎么的,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在朱元璋看来,孙蕡犯的是死罪,在临死前不肯悔改,依旧还在讽刺皇帝,是一种十分恶劣的行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一边的几位监斩官,眼睁睁看着孙蕡无动于衷,在维护帝王尊严上,没有做出一个为官者应有的表现。
甚至于,朱元璋还怀疑,这些监斩官是否和孙蕡有私情,亦或者是有牵连。于是,抱着宁肯错杀不愿放过的心思,朱元璋下令将当时的所有监斩官都判死罪,并且株连九族。在历代皇帝中,朱元璋是出了名的狠辣,也是出了名的多疑。
曹操曾说,宁肯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在朱元璋这里,这句话展现地淋漓兼职。当然,这或许也与朱元璋自己的出生有关,因为他出自民间贫苦家庭,当过和尚,也当过乞丐,大抵就是这种身份上的巨变,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敏感和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