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抚州市的南城县有一个百年水库,于1958年正式建成,流域达到了2736平方公里。水库中岛屿多大1000多个,丹霞地貌达到近万亩之多。水域开阔,又风景秀美,犹如人间仙境。
当地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成为了江西省第二大的候鸟越冬之地。加上其秀美的风景,这里也成为了一个景色独到的休闲旅游之地。相传以往有仙人见此地风景秀美,被景色迷住,醉酒于此,于是此地又名为“醉仙湖”。也有着赣地“千岛湖”之称。
在2016年的12月底,这醉仙湖再次给予人们惊喜。当时为了改造溢洪道的闸门,官方将水位降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最低水位,却未曾料到揭开了洪门水库最重要的秘密。水底之下,大量的遗迹以及佛头相关的摩崖造像都露出了水面。
后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的保护中心,以及江西省的文物考古研究团队知道此事后。赶紧前往洪门水库进行勘探。他们进行了为期整整和十天的水下考古勘探工作,并翻阅大量的资料进行遗迹的断代。
根据史料记载,在修建洪门水库之前。库区曾经是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城当时最为富庶之地。此地的硝石镇已经有整整两千多年的历史,且还是当年江西通往福建的水上交通要道。
经过初步断代,露出的佛头被断为明代佛像。而因在水库周边曾经发现了明代的藩王之墓,考古工作者们都猜测此地的遗迹应该与明藩王相关。且水底也应该还有未曾发现的藩王墓葬。
当年在修建水库的时候,明益庄王朱厚烨之墓。明宁献王朱权之墓,明益端王朱祐槟之墓等就是在修建之前相继发掘。但遗憾的是,这些墓葬实际上都是在被盗墓贼光顾之后考古工作者被迫进行抢救性发掘。
但就算是抢救性发掘出的珍贵随葬器物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于件,这也侧面证明了当时硝石镇所在之地的繁荣。可以想象,现在已经被掩埋进水库之下的硝石古镇当年是如何的繁荣向上。
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院长徐长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
“洪门水库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极具考古价值,我们期待这一次不仅能够把摩崖造像的来历给弄清楚,而且还能进一步发现水库中有关明藩王的遗迹。”
我们相信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大家一点一点的解密水库中的摩崖造刻与明代藩王墓葬群的联系,也能够将进一步的搞清楚整个明朝的历史。为中国上千年的文化,锦上添花。
也希望在发现了洪门水库的水下城镇遗址之后,当地的有关部门能够对其加强保护。因为他们再也经不起任何的破坏了,相信这些遗迹主动暴露出来。也是在提醒人类要注意保护他们。他们回报的便是,为中华丰富灿烂的文化,再次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