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10 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具身教育学在哲学层面,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思考与实践,对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改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优质化进程,起着巨大的作用。
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关乎前途和未来。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要求整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呼唤空前强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几乎是全民的期待。
具身教育学摈除现代教育之种种弊端,以“过程”和“体验”为侧重的教育模式,可以和英国学者阿弗烈·诺夫·怀特海的教育哲学观念相媲美,也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获得了营养。
怀特海的祖父是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受家庭的影响,怀特海对教育事业也很感兴趣。
怀特海以《自然的概念》 、《科学与现代世界》 、《过程与存在》等著作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架构,也就是过程哲学的学说,成就了他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跨世纪性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声誉。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思想,以前在中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和智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弘扬和彰显,博物教育学是国内学界走在前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项目。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又称有机哲学,博大精深,意高境远。
在怀特海的学说中,过程是根本,“现实”就是“过程” ,“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过程的”事物。过程,承接既往,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怀特海认为“自然(机体)是活的” ,反对机械论的“自然是死的”那种观点,只有赋予自然以生成、目的、创造、享受等生命内涵,它才具有意义。
怀特海所说的过程,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内在又外在,既主观又客观,既宏观又微观,所有这些方面又都是统一的,是一个“过程”的不同侧面,合起来,便是一个浑然的“过程” 。
过程的属性之一,是“变化” 。怀特海在《过程与存在》中说:“变化”这个概念,是对“过程”的描述,也是对宇宙进化的描述。
怀特海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称作“世界现实体” ,或“现实事物共同体” ,是一个机体,是世界藉以构成的终极的现实事物。
“世界”这个有机整体的是“过程”的,“机体”和“过程”密不可分,且以双重方式关联在一起,尤其是“内在相关”的。
“机体”不是静止的,它总是处于不甚完善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因而每一个“机体”本身都是一个“过程” ,都是其后继阶段走向完善的现实基础。
也正由于此,怀特海反对现代哲学中的实体思维模式,即机械论的“二元”模式、“一分为二”模式,反对二元对立,反对主体客体、精神物质、概念实体、阴阳等概念的机械划分,反对分离的僵化的哲学观。
怀特海认为,机体是“创造”的,过程是“历险”的,这个也是博物教育学的理念。
宇宙的进化,文明的进步,时时刻刻伴随着“创造”和“历险” ,保守和惰性,是和“创造” 、“历险”相抵触的,因而也是和宇宙的本质相抵触的。
机体必须有“创造” ,过程必须有“历险” ,没有创造和历险,当然重要的还有观念的创造和历险,人类文明就会衰败,而且衰败是必然的。
创造和历险,是对新事物的的追求,是对完美的追求。
怀特海认为机体和过程是享受的和艺术的。怀特海经常使用“享受”这个语词,这个语词比“过程”更富启发性。过程的“单位”以享受为特征,以享受为内在的价值。享受还是一个丰富的意义集合、意义母体,包含丰富的意蕴。《过程与存在》中说:“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
享受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因而,真、美、历险、艺术、和平等等,都是机体“享受”的过程,是文明进化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思想,超越了僵化的教育观念。因为怀特海注重的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怀特海哲学中最鲜明的特征,也是过程教育哲学的根本属性。
“机体”参与“过程” ,是为了“创造” 。一切过程都指向无数多的可能性,都指向“新质” 。要实现“新质” ,重要的前提就是“超越” ,超越过去和现在。故而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必然是创新的,朝向未来的,必然是超越僵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
在教育发展史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现代史上,除了少数认知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外,教育,几乎难以避免地一度又一度地走向僵化。
僵化,到了“应试教育” ,就发展到了极致境界。
应试教育和头脑灌输密不可分,知识仅为大脑接受却不进行检验,也不加以利用,或者不允许、不能够与其他新颖的思想相融汇,成为真正优质的认知。
就是说,应试教育和头脑灌输,是一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的干法,制作出大量的“巨婴”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在具备完善统治的国家,统治者掌控教材的选择,由于审查过程的繁琐和缓慢,新知识难以进入教材,难以及时被搬上讲坛,旧观念、陈腐的旧知识充斥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满足于传授、灌输,了无新法,被教育者消极被动,没有节奏。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被割裂,“体验”即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被摈弃,人的天才的创造活力被扼杀,其教育更加有害。
怀特海认为,追寻教育的价值,使教育充满活力而不是囿于僵化,是一切问题的核心、要害。
其实,人类经历一次又一次思想革命,走向伟大和崇高,就是一次又一次砸碎各种僵化观念的过程。
教育是神圣的,教育承担着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它必须超越僵化观念,克服“被动灌输”的方式,以活跃的风格传授和接受新的思想,强化思想上的“创造”精神和行动上的“探险”精神。
基于博物的具身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其优越性正在于此。
世界万事万物,构成丰富的探索不尽的认知网络,从中找出道路,在行动中进行知识传授和接纳,成为受教育者身体和心灵共同参与的收获,怀特海所说的“享受”也就达成了。
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有某种创新的。教育如果不以激发创新精神为要旨,必然是错误的教育。
在具身教育学中,自由、探险、创新、享受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因为以博物为背景的教育是个体验过程,当然也是进行历险、获得自由和增进享受的过程。
教育,优质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有低劣的教育才是被动的、机械的、往口袋中灌装沙子的过程。
优质教育活动充满了自由、历险、创新和享受。而每一种创新,都是对旧有模式的超越,对旧有秩序的突破,因而都是一种历险,历险之后,自然会获得巨大的胜利喜悦和享受。
陈旧、机械的教育模式,循规蹈矩,按步就班,书本知识早已被教学参考书“固化”了,教学秩序早已被官家教研室的规定“固化”了,考试方式更是千百年炼成的金刚不坏之大法,有什么创新可言呢?
用固化的知识教导学生,用固化的程序从事教学活动,用固化的方法测验学习成绩,人的想像力、创造力被扼杀净尽,教授者和接受者双方都变得麻木不仁、迟钝不堪,这样的模式,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自古代的优秀教师孔丘开始,统治者的教学目的都是“秩序、秩序、秩序” ,其实,秩序和创新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创新是对更好状态的求索和挺进,秩序也应灌输发展变化着的“活的”秩序,即秩序容纳和包含创新。
如果一种秩序不允许变化,不能升级为更高的秩序,不能实现新的秩序的迭代,那它就是僵死的秩序,就应当变革。
在教育中,当然需要秩序,但秩序被长久的固守,就便成了禁锢,不能打碎禁锢,便没有历险和创新,因此,统治者也会“改良”既有的秩序。正是在这种秩序与变革、守旧与创新的互动中,教育向前发展了。
怀特海坚持认为,自由的本质就是不受任何规定的限制,而且,“惟有自我约束才是纪律,惟有通过享有广泛的自由才能得到这种纪律” 。
有个形象的比喻:自由是好的,没有规矩的自由是不好的。譬如打球,在球场上如果没有规则,哪还有体育的快乐呢?
因此,创造、历险和秩序、规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英国艺术家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屿》中写有这样一句台词“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 ,照此说来,教育也应该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
可惜,数理科学的冷冰冰的特性阻止了教育娱乐的实现,学科的细分,使求学者孜孜矻矻不敢懈怠松心,别说传统的教育无法实现娱乐,传统的博物学教育也难以实现。
传统博物学把世界万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内容庞大,条理分明,走的是数理科学的路子,理性思维的路子,冰冷的知识灌输的路子,负担沉重,谈何娱乐。
基于博物的具身教育学大不相同。要旨在于变传统的“教授‘他性’知识”为“体验‘自性’认知” 。如果说,传统博物学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具身教育学则是为师生共同攀登宝山、游览乐园而设计的,体验和认知合而为一,教育过程中的探险、创新、娱乐、享受自然的丰富多彩的了。
怀特海反对二元对立,也是破除僵死认识的创举之一。
二元对立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二元对立就是两极对立。表现在教育上,有知识传授和智慧启迪的对立、自由精神和遵守纪律的对立、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等。
怀特海主张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过程教育哲学要克服的正是这种两极对立,博物教育学所倡导的也正是超越诸样对立的优质教育观。
教育事业的崇高,在于它是用诸人的精神和思维的,具身教育学在用诸精神和思维的同时,又强调身体和意志等方面的开发,收获“感性——诗性(哲)——灵性”的人生成长,故而有人说具身教育学是“全人教育” 。
是的,具身教育学确实是当得起“全人教育”这个称誉的。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我们常说“转识成智” ,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把广泛的知识通过体验、探索等教学设计,使受教育者在探索的娱乐中,转化为人生成长的智慧。
没有知识,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获得了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
知识可以传授,由A传授给B,由教师传授给众多的学生,但智慧不可以传授。
何谓智慧?智慧不仅包含对知识的掌握,更包含对未来掌握更多知识的方式方法。显然,智慧高于知识,智慧是怀特海所谓的人的最本质的自由。
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的僵化教育,只注重教书本,只注重头脑灌输,忽视身体的参与,忽视智慧的启迪,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必然导致知识的空虚乏味,死板无聊,必然培养出大量的书呆子。
智慧只能在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僵死的教育要求整齐划一的所谓纪律,使受教育者的大脑变得麻木不仁、头脑迟钝。麻木不仁、头脑迟钝是缺乏活力、缺乏想像力、缺乏创造力即缺乏智慧的表征。
知识和智慧并非总是正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将减少。换言之,当人摆脱了“知识奴隶”的身份,学会了积极地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时候,就拥有了智慧,成了“学以成人”的人。
怀特海把教育分作三种形式,科学的,技术的,人文的,三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面向“物” ,侧重于逻辑思维,即用脑,进行物质产品训练和生产,人文教育面向“人” ,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创新等系列训练,学习社会本领,提升生活能力。
可是,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媒体得意地鼓噪“随着……的发展……” ,却是分工的精细、琐碎,人的思想、躯体与行动也被割裂,导致了教育的专业化、狭隘化、畸形化,大量高分低能或者眼高手低的人,或者即便具备了一定的科技修养,却也有失宏大眼光,有失社会责任感的人。
教育作为一项事业,过程也有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怀特海非常注重“现在”这个维度。因为在怀特海看来,由“发生”和“转变”构成的“过程”就发生在“现在” 。
“发生” ,意味着生成一个个的“具体”事物。“发生”是永恒的,因为在“发生”中没有时间,每一个瞬间都是崭新的,都是活生生的“现在” ,所以是永恒的。
“转变” ,是一种事物的实体向另一种事物的实体的转化。“转变”是暂时的,因为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事物都是转瞬即逝的,一些事物的灭亡意味着另一些事物的产生,所以是暂时的。
教育要提供“理解” ,对“现在”的理解是其根本。过去的知识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其有助于人理解“现在” 。因为“现在包含一切。现在是神圣的境界,它包含了过去,又孕育着未来” 。
对“现在”的这种理解和把握表明,“过程”是教育的核心,在“过程”中注重“现在” ,不是念旧怀古,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为解决现实体验服务的,这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博物教育正是契合这种教育哲学的。
当然,教育也是个“过程” 。既然是个“过程” ,就会有“节奏” 。理解了“节奏” ,才能做到因时施教。
大自然是活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活的、活动的,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有周期的。大自然的四季交替,人的劳逸结合,都是周期性的反映。
人的智力发育也是有周期的。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不是从模糊、从浪漫到精确、到现实吗?所以对人的教育必须把握人的生长和智力周期。
人的童年,开始领悟知识,这一时期,直接认识事实和语言,知识是感性的,也不具有条理。青少年,小学到中学时期,人接触科学,学习理性的分析方法,“知识”退位,降格于系统性和精确性之下,成了系统性和精确性的附属物。
人成年后,知识的细节进一步减少,但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提高了。
教育必须适应每个阶段的特点,把握每个阶段的节奏,无视“阶段” 、无视“节奏” ,是现代应试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孩童,在最富浪漫激情的金色年华,被强制关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灌输,灌输的是他们的年龄难以理解的东西,成年人恨不得把所有未来才能够接受的知识提前再提前地灌输给他们,孩童们不得不痛苦地应付各种填鸭式的教学和考试,最后,“墨守成规” 、“死板教条” 、“胆怯守旧”就实现了。
现代应试教育的可悲正在于此。它割裂了学校和社会、体验与认知的联系,只注重书本知识,以学生为考试机器,把考试当作教育过程和教育节奏的必要手段。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成为分数奴隶,“非人教育”也就达成了。
惟有建立在博物中的具身教育学适应孩童的浪漫、感性,把孩童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体验”教学开发的是基于好奇、基于探险的创造性和基于浪漫、基于感性的审美旨趣。
是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过程的艺术,是教人们掌握运用知识从而领悟生活的艺术,是优化成长过程的艺术。
教育艺术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博物学丰富无限、趣味无穷的内容,无一不是兴趣的生发之源。教育是需要教师参与的艺术,具身教育的教师不像学校课堂上的教师,高高在上地向下灌输,而是和学生肩并肩地探索、体验世间万事万物,激发兴趣,增进自由,学生在兴趣追索中体验了快乐,增进了享受,学到了知识,实现了价值,获得了自由。
具身教育学的这一切收成,在现代应试教育的僵化观念和僵化体制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体验和实践,是教育的源泉。如果体验和实践是动态的、创造的和开放的,那么教育也理应如此。具身教育学的主题,恰恰深深嵌合在人生中,嵌合在童年和少年的初期成长中,它的主题,就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通过体验和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有用的,必然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
本书简介
在被科技淹没的时代,在被功利淹没的社会,在被欲望淹没的人群中,在大大、小小、层层、级级的壁垒分割中,如何“找回”本体的“人”?如何舒展个体的“人性”?如何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本书以开笋剥葱的方式,一步步地给出了答案。
学以成人
一个新的教育学视角
任见 著
前言
目录
前言
序论 人生问题和学术方向
1 “个性成长”的有效路径
2 博物世界和具身教育学
第一章 人的知识结构的层级
3 默会性、认知性和逻辑性知识
4 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
5 人的天然好奇心和探险偏好
第二章 道家哲学和自然哲学
6 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7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8 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第三章 存在、现象、过程、体验
9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
10 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人的“身体”的认知使命
11 “具身有形”和“博物无限”
12 自然、认知和优质教育
13 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
14 实验证明“认知”的具身性
第五章 艺术、审美与“诗性”人格
15 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
16 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
17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a)
18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b)
第六章 个体生命的“灵性”潜质
19 关于“灵性”的概念和理解
20 人生第二个十年的灵性爆发
21 孩子是成年人的灵性向导
第七章 具身教育的物质依托
22 博物馆在具身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23 责无旁贷的“具身教育”重任
24 博物教育中心馆与分馆建设
第八章 “具身为重”的体验原则
25 约翰·杜威的美好期望
26 层次性、同构性与博物教育方式
27 国家十一部委的优质教育意见
第九章 具身教育的愉悦本质
28 芬兰改革,具身教育:不谋而合
29 具身教育的形式特色
30 表述中的隐喻和文化元素
第十章 优质教育中的智慧造就
31 人生方向与个体未来
32 人格魅力潜滋暗长于无形
附章 约翰·杜威:教育信条
33 教育、机构、教材、方法……
~
任见: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任见: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任见: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