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性格内向,不喜欢任何聚会。
但说实话,和同学们聚的时候并不少。
比如,和本地的高中同学,就经常在一起吃饭。
县城很小,同学们谁家里有了大事小情,同学们都会该伸手就伸把手,需要凑人气就过去捧捧场。
事情忙完了,一起吃顿饭,拉拉家常,这很自然。
再比如,大学里的一位同学和我在同一座小城,两家人一起串串门,聊聊天,聚聚餐,也是经常的事。
大家都是同学,地域上比较近,生活中多有接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社会关系。
严格地讲,这些都不算是同学聚会。
02
我们常说的同学聚会,指的是那种大家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上没有什么交集,有人专门将大家召集在一起的聚会。
参加聚会的许多人,可能从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聚会完毕,大概率也不会再见。
如果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比如毕业十周年、二十周年之类,大家重回校园回忆曾经的青春,那还可以理解。
最怕的是无缘无故,突然有人拉群打电话,说想大家了,想把全班人都拉到一起聚聚。
这样的聚会,最是无趣。
03
一般来讲,组织这样的聚会都有一定目的性,或想办某件事,或想见某个人。
但直接点对点联系又怕过于突兀,于是把所有人拉到一起当幌子。
大部分被邀请的同学,或怀着美好的期盼,或者碍于面子,风尘仆仆赶来,其实都是做了群众演员。
开场的寒暄之后,同学们会迅速“合并同类项”,按曾经的亲疏远近,按平时的交往多少,按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凑成一堆又一堆,边吃边聊。
和不熟的同学也会打个招呼,敬一杯酒,但多了一些生分和礼貌。
就算满脸堆笑互相留下了电话,加上了微信,也基本上不会再联系,只是白白占用了手机里的一点点内存空间。
当然,此时组织者会自然而然地坐到真正想邀请的人身边,或直抒胸臆,或婉转曲折,奔向主题。
04
现实中的例子就不说了,赵本山和范伟演过一个叫《同学会》的小品,就很有代表性。
范伟饰演的老板经营上遇到了困难,想找自己的老同学、农民企业家吴德贵帮忙,于是组织了一个同学会。
虽然他邀请同学们的时候嘴上说“没别的意思”,但从他的言谈话语中,我们知道他心里至少想着三件事:
向同学们显摆一下身份、请吴德贵帮忙、见见当年的班花也是自己的初恋王二丫。
文艺作品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现实中有些人张罗同学聚会,目的和范老板真的差不多。
在小品里面,除了范老板和吴老板,别的同学并没有出场。
其实在生活中,主角以外的同学出场和不出场,也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他们只不过是聚会的背景而已。
05
对于同学关系,我特别赞成小品中赵本山扮演的那个吴德贵的话:
“咱们同学还用得着扯社会上那些事么!今天用着你了,低三下四的,明天用到他了,点头哈腰的……”
无用的社交有两种,一种是你刻意交往也没用,另一种是你不交往也照样。
我觉得,同学关系就属于后者。
同学、战友,代表的是每个人最纯洁的青春。
曾经在一个教室里读过书,曾经在一个宿舍里睡过觉,曾经听同一个老师讲过课,那份感情,远比在饭店里聚个餐珍贵。
如果非得张罗一顿饭才能办事,那同学间的感情未免太廉价。
如果把同学聚会搞得和社会交际一样浅薄、浮躁和虚伪,这样的同学聚会,不参加也罢。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