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的周末,带一岁半的儿子去一个人气很高的公园里玩沙子。
我们空着手走进了满是小朋友和玩沙工具的“沙场”,旁边一个小男孩很友善,不仅让出了儿子想伸手拿的挖掘机,还主动将手上的小铲子也递给了他。
铲子刚让儿子拿住,蹲在旁边的爷爷就立马将铲子从儿子手上(抢)拿走,示范如何铲沙子。儿子看了一眼,默不作声,转过头又去拿小挖掘机。爷爷立刻放下铲子,又将挖掘机(抢)拿去,开始示范如何挖起沙子。嘴里说着:“宝宝你看,这样,这样就可以挖起沙子了,是不是?”
儿子似乎毫无兴趣,默默转过身看向另一边。
他是对铲沙子、挖掘机不感兴趣吗?很快他就用行动证明:不是的!
他拉着我的手往里走,又盯上了一把长铲子,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他拿着玩起来。我没对他做任何“指导”,只见他拿着铲子把玩了几下,就去铲沙子了,还主动将铲到的沙子送进旁边的小桶里,一遍又一遍,直到将小桶用沙子装满了!这个过程他自己越来越开心,嘴里也开始咿咿呀呀起来。
儿子的前后态度让我很受触动,为什么前面似乎对铲沙子兴趣索然、转头又玩得不亦乐乎?
核心原因就是“不管”。不好为人师地提供指导,不干涉他玩什么怎么玩,不在他一发生所谓的“犯错”时就着手纠正。让他自己去探索,自己制定玩的规则,在自由玩耍中建立对世界的感知和对自己的信心。
原来“不管”才是为人父母的大智慧。
不管,让他自我学习和纠正,从失败中建立自信
谷爱凌的妈妈曾在被询问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
不纠正错别字只是一个放到具体场景里的理念,放大了看,其实是不要执着于纠正孩子在学习技能时所犯的错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在书中提到一个5岁的孩子,家长让她学习写字,她总是写一个字就抬头看看家长,只有等到家长说这字写对了,才敢再往下写。她的妈妈很困惑,自己明明在教育上极其负责,为什么孩子总是唯唯诺诺,胆小自卑?
问题就出在这个“极其负责”上了,孩子的行为出现一点点“不正确”,妈妈就赶紧去强行纠正,苦口婆心地强调,同时借机批评教育。
久而久之,孩子不敢再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什么了,因为总是会迎来妈妈的否定、批评,而只有在得到肯定的评价之后才敢去行动。
人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很多家长都在用行动告诉孩子:做错是不对的,失败是不应该的。
穿反了鞋、扣错了扣子…不责怪,也无需伸手代劳,剥夺他自己动手的权利,相信孩子有能力在反复的试错中找到正确答案。
不管,避免过度保护,让他自己探索精彩的世界
同事大雁说起女儿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刚开始由爸爸教,他一直紧紧抓着车,不断地在后面喊着“注意”“小心”“慢一点”,语气里全是担心和紧张。女儿跟着爸爸练得越来越没信心,学了几次都没学会,而且还不愿意再学了。
后来妈妈上阵,一次就学会了。因为妈妈大胆撒手,只鼓励女儿视线向前,放胆快骑。很快她就能骑着自行车在操场上绕圈了。
这和宝宝小时候学走路一样。虽说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有个体差异性,但观察一下迟迟不肯独立走路的孩子,背后很多都有谨小慎微的家长。
他们害怕孩子摔跤,害怕磕碰,拉着孩子的手不肯放,跟着孩子一步不离。孩子打了个脓溃就会大惊失色,赶紧冲过去爱怜地问:“宝贝没事吧?我们要小心一点,不要摔跤了。”
不被放手的孩子没有勇气独自面对人生。
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说:“生活中一定会发生打击和伤害,孩子们要学习怎样面对痛苦,并大步跨越痛苦。受伤的膝盖会痊愈,而挫折的勇气则会终生留下伤疤。”
作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保护、关注危险因素是必要的,但处处拦着,试图隔离一切危险因素,不许蹦不许跳,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就关注过度了。过度保护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增加了孩子对危险的恐惧感,导致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 ▶ 孩子看到自己在家长的眼里非常弱小,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独自面对世界的 ▶ 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勇气做出决定。
这个世界并非处处险恶,相反充满乐趣。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能力处理危险、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能够在自由地探索中体会到进步的欣喜。
不管,保护孩子的天性,让他尽情体会生命中的乐趣
有一次和闺蜜玲玲聊天,她抱怨起调皮的儿子。下雨天时,不仅要在泥坑里踩,还和小伙伴们追逐扭打,干净衣服滚的一身泥巴,而且是每到下雨天就爱这么玩。
为这事,奶奶无可奈何地生气,妈妈苦口婆心地教育,爸爸握着拳头对着他怒吼,要求他不许再犯。可是,没什么用。当时耷拉个脑袋,事后还是雄赳赳气昂昂地疯玩。
其实,就让他自由自在地在泥坑里玩耍又怎么样呢?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应该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吧?
无非就是衣服脏了需要洗,而这并不花费什么时间,算起来比批评教育花的时间可能还要少。
我建议她,下次给儿子准备一套踩泥坑专用服装,并且约定儿子要和奶奶或者妈妈一起清洗弄脏的衣服。大家提前知道要发生什么,共同感受儿子踩泥坑的欢乐,还能在共同劳动中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玲玲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想想与其追着后面吵,不如佛系让他跑。后来一家人都在这件事上解放了,儿子主动表示会注意安全,还很积极地晾晒洗好的衣服。
儿童教育专家小巫老师在她的书《接纳孩子》中写道:“自由玩耍对于儿童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对于世界兴致勃勃才有生存的动机。儿童的独立正是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逐渐锻炼发展出来的。”
不走寻常路,非要挑难走的那条乱石路;在沙地里翻滚,将自己埋进沙子里;碰到水坑就进去跺几脚;下雨天就要淋雨不打伞……让他去吧,按捺住控制他的冲动,不要将责备、批评、命令充斥在孩子的耳边,留给他一个快乐、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不管,明确规则,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每天早晨,从起床到出门,一片鸡飞狗跳。催完起床催穿衣,催完洗漱催吃饭,催的妈妈怀疑人生,直到将娃送出家门才大舒一口气。
这是很多有娃家庭的真实写照。磨蹭、磨叽好像成了孩子们的“通病”,还无药可医。
其实,正是因为有妈妈跟在后面催,才会让他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的事,反正妈妈会安排好一切的。
就以其中的最大的难题-吃饭环节为例吧。“饭渣”被广大妈妈用来形容自己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半天往嘴里放一口,一口吃上半天,吃一吃,玩一玩。家长反复的催促、威逼利诱再加上喂上几口,才能勉强吃完一顿饭。
曾见孩子不到2岁的宝妈在群里吐槽:“一顿饭下来十口才吃一口,其他都甩开,扔掉,我就炸了。” “每次我都忍不住骂”。
其实自主进食、好好吃饭这件事特别好解决,只要家长坚持原则,孩子很快就能养成好习惯。
▶ 约定好吃饭的时间,早上7点-7点半是吃饭时间,7点半要准时结束准备出门,如果到了7点半,不管有没有吃完都将餐盘收走。 ▶ 约定两餐之间没有其他食物提供。 ▶ 不对他的吃饭表现发表任何意见。
如果饿得掉眼泪,陪伴他,告诉他你也很难过,但是只能等下一顿再吃了。此时不要心软给他送上零食,更不要冷嘲热讽借机教育。他会知道,吃饭是他自己的事,他要承担没有好好吃饭的后果。
将早上出门的各项活动在经过家长的设计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确定起床的时间,提前选好衣服,自己吃饭…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都是自己的事,家长需要做的是提供食物、把握整体节奏。
龙应台有句话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希望孩子在离开我们的时候,不是带着恐惧战战兢兢地前行,而是储备了丰富的能量去面对世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