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物质上的绝对贫困问题,精神问题被极度凸显。为了正确理解和评价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于2022年3月19日举办主题为“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名家圆桌论坛,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8名专家学者、自由作家等汇聚一堂,碰撞思想,彰显智慧。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教授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指出,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特殊性和新的特点。在每个时代里,社会上有三种声音:代表过去的、代表现实的、代表未来的。三种声音都会聚焦在现实突出的重大问题上。当代特点是理性的困惑与情感的对立交织在一起。而从价值观念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充分理解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平等相待。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世涛教授认为中国的现代转型不仅是古今之变、之争,还是中外之争、互补,二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又衍生出许多次生问题,它们属于世界性的、地方性的、结构性的问题。现代性重视未来、压制过去,无限制地求新、求变、求发展。当下应将重建现代主体作为应对策略。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将当今时代的变化概括为五个方面:首先,全球化进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我们必须思考,同时反思思考本身。其次,疫情造成的新短缺抑制住了消费主义,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产生新的焦虑和挑战。第三,人们植根于从自己的文化传统里寻找认同感。第四,人们越来越融入网络,特别是到元宇宙中寻求空间,寻求某种确定性。第五,低碳问题、环境问题变成全球性问题,跟当前的消费主义受到抑制相结合。
湖北大学江畅教授认为,人的高贵、平庸和卑劣三者的差别在于人的灵魂和人格,精神是灵魂的实质内涵;精神性是高贵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主要取决于人的精神性,精神性是主体性的实质和核心。
北京大学程美东教授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政治精神三个方面纵向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体系的变动历程: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体系中,政治精神是C位;1990-2010年,知识分子精神体系中,C位是人文精神;2010年以来,科学精神变为C位。每一个社会阶段中,三种精神是血肉不可分离的,但必然有一种精神起主流作用。
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阐述了中国人精神状态的三大特点:面对灾难时中国民族性格是安时处顺的接受性,“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社会结构是隐蔽的血的秩序,中国广博多样的地理文化环境是逐渐复苏的地方性。他主张对中国问题的解释不能完全照搬某个模式;强调做中国哲学绝不是地方化的,而是世界性的。
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将媒介生态传播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活中有媒介;二是生活在媒介中;三是媒介即生活。认为当今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过程。互联网主导的数字社会或者数字平台已经成为我们观察青年人思想状况重要的渠道和窗口,要学会从舆论背后去洞察青年的社会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心态。
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认为当今时代存在从生存到幸存再到恐惧的沉降。恐惧是以外在形式强加给个体的,所以必须籍靠社会结构的调整,包括一种社会政治结构的有序化或者再序化,从种种恐惧状态解放出来。
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教授基于现代性的断裂意识特别是对能动性的彰显,主张进行一种全面的范式转换。他提出应对时代的思想挑战,需要从“奇点”思维出发,拥有面向“奇点”的思维方式,在规则思维之上发展我们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以不同时代人们对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不同解读为例,探讨了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道德哲学的问题》中阐述的“二律背反困境”问题。并引用阿多诺的名言“在错误的生活里不存在正确的生活”,强调要在二律背反困境的基础上,积极反思时代的整体和社会的结构。
首都师范大学程广云教授以“后赛博朋克”时期的代表作《雪崩》为角度和框架,以《雪崩》中的“超元域”、“化身”“超卡”“巴别”“阿舍拉病毒”、“谟”、“喃刹怖”等关键词为线索,探讨了其中隐喻的宗教、文明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广州大学陶东风教授以“躺平”为例,分析了近年来关于网络热词研究存在的三大误区:第一,内涵模糊,充满歧义,自说自话;第二,对一种特定时期的社会心态做抽象化的人性分析或者心理分析;第三,尚未学会如何使用国外和国内的传统理论资源。
作家、诗人余世存从“相由心生”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认为“相术”“相学”虽属末学,但自古至今都在人类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相貌与时代是共生关系,我们要见相离相,记得自己的相貌并完善它,使其趋于正常健康。
作家杜君立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分析了“机器时代的病态人格”。认为现代人更多地关注物质,而非精神;他们如机器人一般从事机械性的工作;他们不会说话、不会笑,甚至没有感情,与机器相类。
同济大学余明锋副教授以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绩效社会”理论切入,并以福柯“规训社会”理论作为参照,认为“绩效社会”的“能够”比“规训社会”的“应当”更具强制性,于是导致了亢奋与抑郁两种病理,二者互相,形成了当下时代精神的内在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宋振韶教授以“当代青年的心理特征与成因”为题,借助丰富的数据和样本呈现,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人会因为什么不同。第二,谁来定义当代青年的心理特征。第三,什么塑造了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第四,时代精神可以把握吗?
北京体育大学黄亚玲教授结合冬奥会的顶层设计、科技运用、感人细节、具体成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北京冬奥精神:“和争”精神、团结和平的精神、爱国奉献的精神、求新求变的精神,以及向前看、面对未来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程光泉研究员重温了雅斯贝尔斯的名著《时代的精神状况》,阐释了雅斯贝尔斯所论的时代精神状况以及提出的对策,也就雅斯贝尔斯思想的历史回响、现实启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将雅斯贝尔斯的努力归结为三句话:一是回归生活世界,二是回归人性常识,三是回归历史性。他呼吁:当今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向历史潜入、沉入,保持一种历史性的警惕;学者需要以对整体的历史意识为基础,超越任何个别国家的利益,投向整个人类实存的未来利益,成为超越的人。
最后,沈湘平教授归纳了学者们在这次研讨会上体现的四种意识:时代意识、精神意识、角色意识和问题意识。第一,时代意识,是谈现时代的精神状况。时代意识本质上既是一种现代性意识,又是一种历史意识。第二,精神意识,是研究它的精神。精神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第三,角色意识,是谈“我们”而不是别人的时代精神状况。角色意识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意识,就是一种反身意识。第四,问题意识。马克思说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身,问题就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意识本质上就是忧患意识、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