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获之季。
行走在秋色渐浓的粤北大地,香芋长势正欢、兰花幽香四溢、贡柑金黄浅染……稻香鱼肥、喜获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韶关是传统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呈现出“资源禀赋好、品种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发展空间大”四大特点,对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天然的优势。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为牵引,全面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与服务,产业园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目前,全市共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5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已实际完成投资63亿元,第一轮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268亿元。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PART
01
聚焦服务 高点谋划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打造农业产业园必须根据地区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我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指导相关部门提前做好产业园整体规划、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及功能布局,做到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相统筹。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企业入驻园区,还要解决二、三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对此,我市出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扶持政策,特别是针对用地难问题,采取“一企一策”、开设绿色通道等措施,对产业园用地、用林指标给予倾斜,为产业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PART
02
聚焦发展 融合做大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牢牢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模式,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乡村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新建成种植基地60个,种植总规模88.79万亩,建成养殖基地21个,家禽2800万羽,第一轮13个产业园中,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的有3个,10至30亿元的有6个,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有力支撑作用。
一座座崭新的民居整齐有序,有着800年树龄的老榕树姿态优美、生长茂盛,村口宽敞平坦的245省道四通八达……“现在住村里,条件可不比城里差。”翁源县江尾镇松岗村丘大姐讲起当前的生活,带着满满的自豪感。
如此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景象,在我市的广袤农村随处可见。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计划科负责同志介绍:“我们力促产业园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及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融合发展,其中翁源兰花产业园建设兰花交易市场等项目,取得了兰花产业发展叠加效应,初步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PART
03
聚焦管理 提高效能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过程中,韶关农产品生产区域特色越来越明显。去年底今年初,我市又有12个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市农业农村局继续抢抓历史机遇,积极跟踪项目申报入库工作,组织韶关市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仁化县毛竹产业园等八个产业园项目入库申报,争取更多产业园入选公布名单。
8月,省农业科学院与武江区联合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双方以武江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围绕农业设施、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产业融合、土地流转、农业品牌、贷款贴息六大板块开展13个项目的合作,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提质增效。
双方合作的达成是我市加强运营管理的一个缩影。据悉,我市将出台《韶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办法》,指导已验收产业园加强日常管理和运营服务,加强风险防范,促进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
PART
04
聚焦成效 联农带农
如何拓宽当地农户就业渠道,带动农户致富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核心关键,也是产业园存在的最大意义。市农业农村局监督指导各产业园创新建立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形成了合作制、订单农业等模式,让广大韶关农民分享产业园增值收益。
乳源瑶药产业园经过多年发展,是为其中典型。该园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根本原则,坚持为农、贴农、惠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股权量化试点、订单农业、服务协作、股份合作、价格保护、全产业链就业等多种形式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分享到产业园发展的好处。
还有市生猪优势产区产业园,将联农带农项目资金1500万元投入到大岭村生态高效自繁自养场项目,折股量化分红直接惠及10个村285户脱贫户785人,人均年分红超过1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3万元以上,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市农业农村局还以打造“善美韶农”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以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战略,打造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效益。目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新增区域公用品牌20个。翁源兰花、乐昌香芋、丹霞贡柑、南雄丝苗米、始兴杨梅、云髻山茶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表示,接下来,该局将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改革攻坚规范治理走深走实,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为韶关乡村产业振兴打造新的动力引擎、拓展新的增长路径。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俊
编辑:刘青 校对:聂珍兰
责编:张艳萍
编委:李仲超 王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