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一个地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一处干旱咸水湖,自上个世纪70年代干涸后周围的生态环境就开始发生巨大改变,植被全部死亡、沙漠不断向罗布泊推进,几乎可以用寸草不生、荒无人烟来形容。
也正因为这样,在这里发生的离奇事件并不在少数,包括死亡、消失等,进去的冒险爱好者基本都是有去无回,至此罗布泊也被称为“死亡之海”。
然而近十几年来,人们通过卫星发现,这个干涸已久的罗布泊逐渐变得湿润丰盈,展现出了一副碧波荡漾的模样,这是怎么一回事?
罗布泊自第三世纪末到第四世纪初由于地壳运动开始在地球上形成,至今为止已经有了1800万年的历史,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干涸之前罗布泊的水源是非常丰沛的,罗布泊所处位置相对较低,从而也汇聚了多条河流的水流量。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朝时期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楼兰古国在这里赖以生存了数百年,直到东汉时期,因为地势因素,流经罗布泊的河流突然改道,使得罗布泊的水量开始连年骤降,楼兰古国也因此陷入了生死存亡。
1921年,塔里木河再次改道向东流,源源不断的河水注入到罗布泊,在1931年到1941年这十年间,罗布泊水域从原来的190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3000多平方公里,1958年更是以538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成为我国最大的盐湖,也滋养了周围数万平方米的动植物。
不过好景不长,建国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人们纷纷来到塔里木河两边定居,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开采矿产资源,塔里木河用水量逐渐稀缺,在这期间还陆续修建的1300多座水库,1962年的时候直接导致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
再加上罗布泊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到38毫米,但蒸发量却在300米以上,所以在湖水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下,使得罗布泊彻底失去生机,最后变成了与沙漠融为一体的荒凉之地。
如今干涸已久的罗布泊突然发现有水,这无疑是让人震惊的,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它北边的钾盐矿。
钾盐矿主要是用于制造钾肥,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然少不了肥料的使用,但当时我国的钾盐储量并不多,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量,需要长期向国外进口,在某一段时间我国钾肥进口量占据着世界的23%。
科学家们深知,如果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钾盐资源的话,我国在国际上将会处于劣势,于是经过科学家几十年的寻找后1995年把目光投向了罗布泊。
罗布泊是一个咸水湖,水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盐分,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间科学家们多次进入到罗布泊,先后克服高温、缺水、迷路等多重困难,最终在罗布泊东北部地壳中发现了一个储量超过2.5亿吨的超大型钾盐矿。
这时候可能有人问,这和罗布泊“复活”有什么直接关系吗?我们要知道盐矿是蕴藏在卤水中的,要想获取钾盐就必须先将卤水抽取出来,之后进行储存,而罗布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储存点,科学家们把卤水抽取出来后让它顺着管道排到罗布泊中,再通过其他措施将钾盐从卤水中分离。
因为卤水的浓度高,即使在高温的情况下,水分的蒸发也会变得缓慢,再加上为了保存抽上来的卤水,科学家们还在附近区域打造了专门的蓄水池,还覆盖了薄膜防止卤水渗透,所以随着罗布泊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水汇聚出了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域,罗布泊也由此“复活”。
罗布泊钾盐的发现可以说为我国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从工艺探索到到批量生产,我国科学家仅用4年时间就走完了美国大盐湖建设15年的道路,如今罗布泊已经取代了格尔木,成为中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看似贫瘠的罗湖怎么会形成如此丰富的钾盐矿呢?
罗布泊早在形成之初就是塔里木盆地中地势较低的一块区域,周围河流聚集在这里为钾盐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和地理环境,而钾盐自身特性也能使它很好稳定地保存在岩浆、积水等流动物体中。
再加上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雪顶消融,含有钾离子的雪水会顺着地表流入到罗布泊中,经过长年累月,随着地表水分的蒸发,钾盐在土地中很快被稀释出来,最终形成一个分布均匀的钾盐矿。
总的来说,罗布泊的干枯的确不可忽视地理和气候的影响,但最终也是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的,如今罗布泊重新“复活”也是人类给予它一种回报罢了。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湖泊都面临着和罗布泊一样消失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才是对它最大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