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蓝新城
傅家边精品草莓园
无想山南、天生桥畔,南京溧水辖区内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洪蓝古镇历尽千帆,在今天绽放出最美的样子。
四季瓜果飘香、产业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近年来,洪蓝街道按照“全面融入城区,树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典范”的目标,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链,加快推进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做优特色品牌,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助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街道”“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荣誉。
十年发展,日新月异,溧水区洪蓝街道从一座运河古镇,发展成为溧水南部的一座魅力新城。
拥城发展
产业结构提质升级
金秋十月,制造企业生产有序,工人们忙着赶制订单,车间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在洪蓝工业园,一个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拉长、建强了产业链条。
若是十年前,这样的生产场景想都不敢想。
从无到有,从弱变强,洪蓝的变化得益于溧水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全面融入城区”发展目标和方向。从哪些方面融入?首先在产业发展方面,洪蓝街道强化街企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链,通过推进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产业集聚。
发展思路一旦打开,一批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完成签约项目3个,分别为明钰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新建传动部件研发生产项目、润强汽车零部件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总额6.8亿元;市重大项目2个,丰涵汽车零部件及精密机械制造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年内完成主体施工40%,实现投资1000万美元; 百泽高端锂电分切刀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预计年内投产。
靠什么吸引企业落户?好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洪蓝新城具有发展空间大、增长潜力足、用工成本低等特点,是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首选之地。目前有59.4公顷的产业用地、30.37公顷的研发用地、10.45公顷的现代商务用地以及14.3公顷的商业用地,为企业提供了共享、开放、交流场所。特别是街道高标准打造的工业载体,优质企业可以“拎包入住”,百泽项目就创造了“当月洽谈、当月签约、当月落地、次月投产”的洪蓝速度。
深化代办服务,进一步当好“店小二”。招商人员与意向企业密切对接,着力升级服务理念,全力为企业提供暖心、贴心、用心的投资审批代办服务。同时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将“单一型”作战改为“一盘棋”统筹,主动与区级审批部门联动,指派专员实时跟进项目开展情况,协调解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确保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服务有保障,促进招引项目早注册、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
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富民增收
提到溧水傅家边,可谓是远近闻名。
青梅种植规模近万亩,青梅果农500多户;种植草莓6000多亩,约占全区的四分之一,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作为溧水的特色旅游品牌之一,洪蓝水果采摘季已连续举办19年,采摘经济带火新业态,不仅构建起农旅文高质量融合新格局,更让当地村民收获到乡村发展的“幸福果”。
种植莓果除了传统销售,还催生了全新的“采摘经济”,水果采摘、星空露营、后备箱市集、音乐烧烤……今年8月,一年一度的乡村采摘盛宴在傅家边科技园梅花广场启动。采摘季首次面向市民开放夜间采摘,伴随月色,穿行园内,四周瓜香飘香,“夜游+采摘”的新模式,为市民带来乡村游的新玩法、新体验。
从梅花节到草莓节,从四季果香到雅致民宿,傅家边依托自然禀赋让山水生金,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引领强村富民的路子。“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荣誉称号,均花落于此。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傅家边发展出多样化的“水果经济”,全村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4210亩,主要栽种经济林果、特色水果,实现月月有花、季季有果。
目前,洪蓝街道已经完成溧水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建成青锋村300亩标准化草莓生产基地,“溧水草莓”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傅家边农业产业园也成功获批成为“江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形成了梅、梨、草莓、桃、葡萄、茶叶等特色主导产业布局。
以种植业为依托,洪蓝街道积极探索农旅文深度融合,推进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采摘、民宿等丰富的农旅资源,通过举办采摘节、草莓节、音乐节等活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山凹民宿集聚效应凸显,现有民宿8家,共75间客房、98张床位,营业一年来,市场反响异常火爆,上半年入住率同比增长33%,今年“五一”假期入住率达90%,接待市总工会职工疗休养55批次3364人次,散客4288人次,实现住宿、餐饮、农副产品等营收共计391.48万元。
“90后”青年赵杰是土生土长的山凹村人,得知家乡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她辞去上海工作,回乡改造家里闲置民宅,打造民宿。“节假日期间,我们都是满房,一天收入四五千元,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哪也不想去了。”赵杰说。
民生为大
百姓得实惠笑欢颜
腿脚不便、交通辗转、数字“鸿沟”……在农村,老年群体出行办事要跨越诸多“门槛”。如今,人口老龄化更是一道社会难题。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洪蓝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网上办”“马上办”“帮代办”“就近办”“一次办”,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探索出一条从“村头”到“炕头”的政务服务新路径,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家住华塘蓝庭苑的胡大妈今年61岁,老伴72岁。近日,西旺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夫妻俩还未办理江苏省老年人优待证,随即收集资料并帮忙送至办事窗口审批。优待证批下来,工作人员又送到他们手中。足不出户就拿到优待证,胡大妈直呼这样的服务实实在在、贴心又暖心。
针对地域偏远办事难问题,陈卞村依托街道、村社两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综窗,街道下沉涵盖水电气缴费、市民卡业务等56项个人高频服务事项,在群众家门口开展“一站式服务”,实现个人事项不出村即可办理。同时,陈卞村建立了预约服务机制,借助网格化服务平台,开通“预约办”热线,实现“特殊群体预约办”,网格员收到预约请求后,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领办”服务。截至目前,已为特殊群体上门办理政务服务385人次。
自2021年以来,洪蓝街道创新打造全区首家集为民、为企服务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审批程序得以优化,服务功能持续完善,企业办事有了“全生命周期”的专属领地,设立了“一窗受理、集成通办”的企业服务专窗,精简了申请材料,优化了办事流程,且围绕企业的生命周期,各窗口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一站式”“就近办”的高效服务模式也让群众打心眼里满意。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获得最大的实惠,洪蓝街道下大功夫,让居民幸福指数再上台阶。社会保障到边角,80岁及以上老人上门服务率达95%以上,银发助餐点完成市级示范性助餐点初步验收;为民服务走深走实,强化生活困难户精神帮扶,为480户城乡低保户免费安装有线电视设备,为52户77名特殊家庭成员购买大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每月上门走访慰问,解决生活困难。
产业上主动对接溧水特色产业,交通上则主动融入溧水主干道。自从七里甸路等主干路打通后,洪蓝街道到溧水城南的时间缩短至10分钟车程,全面融入溧水主城区。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大力实施就业富民行动和创业富民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农民增收,今年上半年街道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0元,同比增长5.4%。同时,新建为民服务中心、健身休闲广场等高标准市民公共生活空间。
洪蓝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持之以恒抓发展,一以贯之抓落实,更加主动地全面融入城区,为“强富美高”新溧水现代化建设贡献“洪蓝力量”。
一幅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画卷,正徐徐展开。
潘金铭 彭芳 汪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