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贵州日报》整版刊发《贵定:黔中重镇意气风发》
弹指一挥,十年巨变。
贵定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黔中重镇”和“贵阳门户”之称。十年来,贵定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十年间,贵定大地朝气蓬勃、活力满满,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向前。
践行嘱托有动力,担当作为正当时。
“金海雪山”景区一隅。 张韦 摄
■ 幸福指数 节节攀升
“经过这几年改造,小区里面现在亮化了,路灯安装到位,到处都亮敞,监控也全部安起了,很安全。”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让家住贵定县麦溪社区的居民丁黎幸福感愈发强烈。
这十年,贵定县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山水相依,绿意盎然,城区繁花似锦,乡村如诗如画,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这十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贵定每一步都抓铁有痕、踏石有印。
这十年,贵定县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交出了一份12328户451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减贫成绩单。
这十年,群众的“里子”充实了,“面子”好看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贵定县还致力于不断优化民生服务设施,积极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一幅幅便捷、舒适、温暖的新生活画卷正在贵定大地徐徐展开。
驱车十来分钟,从县城来到盘江镇新沿村千户布依寨的移民新村。干净的道路,宽敞的广场,错落有致的独栋洋房映入眼帘。
从大山搬出的李多林在谈起自己的新生活时打开了话匣子:“住在这里很方便,交通各方面条件都好,做点生意日子过得很舒服,搬来这里,生活更有奔头。”
十年间,自南向北,南北贯通的外联路网,镇镇有高速的交通脉搏,让贵定发展的骨架更有力、血脉更畅通、动力更澎湃。
如今的贵定,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5.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5.3%,全县交通路网更加完善,等级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800公里,建制村通达率、通客率均达100%,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大满足。
游客乘着滑翔伞一览贵定“金海雪山”美景。 张韦 摄
■ 生态经济 枝繁叶茂
深秋的甘溪国家森林公园,气温比县城低了2℃,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行走在大氧吧,令人神清气爽。赶着秋种的步伐,林场的工作人员正在山间忙碌着。
“赶着季节,我们在10月前就完成了100亩的百合、15亩的天麻、5亩的茯苓种植。”贵定县甘溪林场场长史禹这样介绍。
林场里,丰富的物种和资源,是贵定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林场退休职工刘定祥表示,收入增加了,大家植绿护绿意识增强,退休了都不愿走,这里工作环境很享受。
十年来,贵定县围绕“绿”字做足文章,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3万亩,义务植树140万株;森林面积从原来的111.8万亩增加到现在157.5万亩;森林蓄积从原来的240万立方米增加到3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6.5%增加到现在的66.49%,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的三个同步增长。一组组数据,一件件成就,正是贵定人走过的一串生动演绎绿色发展的脚印。
走好一颗子,下活一盘棋。甘溪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贵定生动践行“两山论”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以绿水青山倒逼工业经济转型,以“美丽经济”引领发展新业态。
贵定海螺水泥厂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自2008年落户贵定以来,公司深耕水泥主业,并力推环保节能技术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海螺模式”。
2011年,贵定县在建设昌明经济开发区时提出一条硬杠杠,坚决不招引有污染的企业进园区,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绿色发展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老干妈油制辣椒产业园项目、茅台集团贵定昌明玻璃瓶厂建设项目等一个个重量级项目落户贵定之前,都得先过环保关。
十年来,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所坚持的绿色环保理念,根植在园区的每一个企业心中,贵定海螺水泥、晟扬管道成功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山王果公司入选“贵州省绿色工厂”。
过去十年中,贵定县始终坚持工业发展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强化创新驱动、融合互动、绿色促动,着力打造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现代工业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从2011年底,贵定县规上企业15家,到2022年5月,贵定县规上企业达70家,其中五百强企业8家。截至今年8月,全县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25亿元,同比增长 5.56%;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5亿元,同比增长7.4%。
十年间,从涣散弱小到聚集壮大,从手工加工到智能生产,从传统模式到改革探索,一个个工业企业的不断向前,为推动贵定稳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的贵定,绿水青山之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富一方百姓和守一方山水相辅相成。
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检验陶瓷产品质量。 石银超 摄
■ 民生礼包 温暖人心
“我们从外地过来,到贵定生活了十来年了,生活各方面都很便捷,看病很放心,小朋友读书也方便,在这里居住,很舒适。”来自重庆的杨乾香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定县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一条条民生“实线”,密织出一张张严实的幸福“保障网”,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贵定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窗通办‘2+2’模式”,实现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目标。
教育有保障,就业才能有希望。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党和政府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将稳就业、保就业置于“六稳”“六保”之首。
为了让群众看病更有“底气”,贵定县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贵定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兜底线”越来越有温度;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礼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游客在贵定县德新镇四寨村游玩,与当地村民载歌载舞。张韦 摄
■ 三产融合 助力振兴
十年来,贵定县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植于山间地头;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攀升、农业全产业链日益完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
“刺梨是2008年开始种的,2010年开始产生效益,刺梨单价也从最初的1元每公斤涨到了今年6元每公斤。”昌明镇火炬村刺梨种植大户郭正平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贵定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紧紧围绕茶叶、刺梨产业谋发展、促增收。十年来,全县刺梨面积发展到18万亩,位居黔南州第一,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如今的27.82万亩,一抹翠绿和金黄,是“青山”和“金山”的生动诠释。
今年7月13日,贵定县40万亩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正式开工,自此除了刺梨、茶叶之外,助农增收的“第三棵树”顺利扎根于贵定。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县六镇两街道发动种植达20万亩。贵定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黄金十年成色更足、底气也更足。
贵定县沿山产业园内,山王果5G智慧工厂全链溯源后的刺梨产品包装完成。 赵磊 摄
■ 立体农业 联动发展
按照“两战区一廊带”的规划布局,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贵定县因地制宜,以“山上”“坝区”“庭院”为载体,深入构建“立体农业”体系,在山上大力发展茶叶、刺梨、花椒等主导特色产业,做强山地特色产业和林产品精深加工;在坝区,大力发展精品蔬菜、优质粮油种植产业和品牌粮油精深加工;在庭院,大力发展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和休闲文旅型等庭院经济,构建三产融合联动、农旅一体互动的“链条式”庭院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目前,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预计总产值达22.26亿元,同比增长16.25%。
十年间,在特色产业逐步推进过程中,贵定县还积极构建都市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转变要素投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产方式不断改造粗放、简单的传统农业,为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科技动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肉眼可见。
在广袤的大地上“刀耕火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种植形态。
“我们把田地都流转给公司集中种植,我们从原来的农民变成了基地的工人,在基地务工收入固定,做活又轻松,咱老百姓受益多。”贵定县盘江镇群众罗家宝表示。
机械化的投入让老百姓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增产增效。
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近年来,贵定县通过推进中低产田改良和宜机化改造,运用航天技术、太空植物、数字农业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通过示范推广适用高效农机,打造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贵定县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茶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得到了有效呈现。
贵定县云雾镇生态茶山。 张韦 摄
贵定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贵定县将坚定不移践行好“两山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构筑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层次、深层次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时间无声,岁月有痕。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贵定县委、县政府牢记嘱托、革故鼎新,以苦干实干笃定前行,以锐意进取作答历史,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推动高质量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补中莲 杨芹 石银超 曾蕾
张韦 胡光鸿 赵磊 李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虞思滔
编辑 陈庆
二审 莫宇
三审 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