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湿地。全媒体记者 李亚朝 摄
远山不墨千秋画,大湖无弦万古琴。
初秋,八百里巢湖水光潋滟,游人络绎不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以来,合肥全面启动环巢湖十大湿地修复保护,至今年7月全面建设完成。“串珠成链”的十大湿地,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筑起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
历史上的巢湖是什么模样?十大湿地修复保护带来了什么?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又将上演怎样的精彩?
翡翠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中的诗句描绘了古人在湿地中生活的生动场景。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下的巢湖湿地,亦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风吹,清雅的荷花翩翩起舞,飘散淡淡的芳香;金色的稻穗沙沙作响,激荡丰收的强音;觅食的白鹭划过水面,溅起透彻的水花……
白露时节,身处巢湖之畔的肥东县十八联圩湿地,放眼望去,好一幅醉人的美丽画卷。
十八联圩湿地。全媒体记者 何希斌 摄
穿行于无边的美景,长临河镇施口社区居民王仕成心情舒畅。
搬离故园四载,王仕成以“护渔员”的身份回归,每天照护着养育自己的土地,见证着生态湿地点点滴滴的改变。“现在人基本都搬出去了,变成了湿地,环境好了!据村里老人讲,这里以前就是巢湖的一部分,原本就是湿地!”王仕成侃侃而谈。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王仕成所言非虚。
巢湖湖盆形成于距今1.2万年前的地层断陷。据《翻阅巢湖的历史——蓝藻、富营养化及地质演化》一书关于“古巢湖面积”的考证部分介绍,距今5000年前,巢湖面积约为2123平方公里。
东汉末年,人类活动向湖推进,宋代之后巢湖的面积缩小到830平方公里。清末,围湖造田尤为严重,巢湖湖泊面积缩小到787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时下的面貌。上世纪60年代裕溪闸、巢湖闸相继建成后,巢湖水位逐渐抬升,原30万亩“晒滩”没入水底,湖区内侧泥滩和湿地锐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巢湖湖区富营养化状况逐步加重。从“九五”开始,巢湖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
2011年,合肥拥湖入怀,成为全国唯一独拥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湖污则城黯,湖清则城美。再造一湖碧水,合肥责无旁贷。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批准巢湖流域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此后,合肥成立高规格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扎实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
近年来,合肥纵深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强力推动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湿地保护修复是巢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里委托国家林草局规划院编制了规划。”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处长罗法龙说。
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的玉带河生态湿地,水清岸绿、百草丰茂。陈振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鉴于外围滩涂历史上都是巢湖的一部分,方案规划了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十大湿地,构建环岸线生态空间。此后的2018年,合肥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等37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围绕生境、水系、水质、水量等湿地保护核心问题,全面启动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肥东十八联圩湿地考察。遵循总书记重要指示,合肥大力推进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7月20日,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完工。至此,环巢湖派河口、湖滨、槐林、三河、柘皋河、栖凤洲、马尾河、玉带河、半岛、十八联圩等十大湿地全面建成。
列车从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二期上方驶过。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十大湿地累计完成投资58.5亿元,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5.4万平方米,水生植被906万平方米。
净化器
人间入秋,天高云淡,景胜春朝。步入湖滨湿地内围堰,连片的芦苇迎风摇曳,朵朵睡莲随波荡漾。“湖滨湿地累计投入2.1亿元,完成湿地保护修复5000亩。”
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汪皓说,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河水在汇入巢湖之前,会进入围堰湿地净化过滤。
十五里河口湿地候鸟翔集。李方晖 摄
手指绵延的围堰堤坝,汪皓介绍,围堰内栽植有睡莲、芦苇等大量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功能强大。
净化后的水依托高差,自流进入巢湖。“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常态化监测,入湖水质基本保持在Ⅲ类,优于湖中水质。”南淝河,源自江淮分水岭,昼夜奔流。
如今,这条合肥的“母亲河”,每天有40万立方米的河水流入十八联圩湿地,深度净化。“一、二期日净化能力20万立方米,三期20万立方米。河水从史杨涵闸、双斗门涵闸自流进入,通过主干渠、支渠通向多田湿地,再由泵站排入巢湖。”
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三期种植水生植物共计211.8公顷,占三期水域面积的60.6%,其中挺水植物52.4公顷,浮叶植物16.4公顷,沉水植物143公顷。
“十八联圩湿地是在水系一侧构建的旁路湿地,南淝河水入湿地后,先沉淀,再经多田湿地,能有效减少氮磷。”十八联圩湿地设计专家安树青说。
十八联圩湿地。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风清日朗,临湖远眺,庐江马尾河湿地呈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美景。“以前,马尾河湿地可不是这样的。”庐江县沿湖湿地管理所所长邵健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固圩垦田、工业污染,马尾河湿地的“芦苇荡”和“大草滩”逐渐减退,水环境逐步恶化。
围绕“水”,庐江县栽植芦苇、莲藕、梭鱼草、慈姑等水生植物,构建出健康湿地生态系统,马尾河湿地的自然美景得以重现。“监测结果显示,出水口各类水质指标均明显高于进水口。”邵健说。
庐江马尾湿地。王牌 摄
湿地,入湖河水的“过滤器”。目前,环巢湖十大湿地日均处理水量能力达120万立方米。削减氨氮、总磷污染物20%~30%,出水水质提升一个等级,达Ⅲ类以上,减轻了巢湖水质提升压力。栽种的水生植物可以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质标准,并为鸟类、鱼类等动物提供栖息、觅食场所,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构建完整的食物链体系。
在十大湿地建设过程中,合肥实施退耕、退居、退养“三退”修复工程,减少了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有效保护了巢湖水环境。数据显示,十大湿地实施退耕4.7万亩、退居7005户、退养1.5万亩。针对耕地,各地在湿地修复工程中坚持不破坏耕作层,集中流转给大户,生态化种植,传统耕作方式全面退出。
鱼塘全面退养后,成为“净化池”。谈及退养,曾在十八联圩承包鱼塘养鱼的洪国胜介绍,高密度养殖,投放大量饲料,尾水直排等,都对巢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之前一亩鱼塘,每年至少投入一吨多饲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尾水也基本直排巢湖。
退养后,政府有补偿款,大家还能从事湿地保护工作,比以前更安稳、更幸福!”洪国胜有感而发。
除了净化提升水质,十大湿地还具有蓄洪功能。2020年环湖十大湿地累计蓄洪2.69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减少了入湖水量,守护了城市安全。
肥西三河湿地公园靓丽风光。 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栖息地
9月9日清晨,湖滨湿地一方水塘中,几对抚育幼鸟的须浮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水面上,一只成年须浮鸥振动着翅膀,急速划过水面,一条小鱼随之被叼出水面。
看着美味渐近,站在莲叶上的幼鸟,翘首张嘴以待……这些温馨的抚育画面,都被拍鸟爱好者夏家振抓拍了下来。“追拍它们好几天了,每天都有惊喜!
这种鸟以前主要栖息于庐江黄陂湖,现在这边建了湿地,环境好了,加上鱼塘退养后食物很多,它们就飞了过来!”古稀之年的夏家振说。
2022年7月24日,在巢湖岸边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夏家振 摄
在巢湖边享受拍鸟乐趣的还有钱茂松,他的镜头中同样记录了诸多“精灵”的曼妙身姿。9月4日,巢湖半岛湿地公园水域,成群白鹭集体“围猎”捕鱼。
它们或三五成群飞至水面上空,凌空用双脚搅动水面,驱赶鱼群,伺机捕食;或相互追逐,抢夺到嘴的“猎物”……这一幕幕唯美的画面让钱茂松不停地按动快门。
“随着湿地建设,环巢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很多珍稀鸟类选择在此栖息繁衍或迁徙停歇。”钱茂松说,2016年,他们首次在巢湖沿线湿地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数量仅为3只。
到2021年年底,观测到前往巢湖越冬的东方白鹳已达上千只。“候鸟越来越多,景象非常震撼!”
巢湖半岛湿地公园百鸟翔集。全媒体记者 何希斌 摄
鸟儿竞相用翅膀投票,佐证了环巢湖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合肥做对了什么?尊重原生态,不搞大开发。
早在2019年,合肥专门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为环巢湖湿地保护修复注入法治力量。决定明确规定加强十大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禁止在湿地保护区内擅自开(围)垦、填埋、取土、放牧、捕捞、引进外来物种、采挖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排放湿地水资源;禁止破坏野生动植物繁殖区、迁徙地和鱼类洄游通道……
“环巢湖十大湿地以自然恢复为主,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罗法龙介绍,合肥制定《环巢湖十大湿地管养技术导则》,在湿地范围内实行分区管控,划定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十大湿地保育区、重建区占总面积的八成以上。”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湿地采取栽植绿篱等措施进行生态隔离,保障野生动物栖息生境和活动不受干扰。
“在候鸟迁徙季节,环巢湖湿地有大量候鸟停歇中转,我们会专门下发通知,加强候鸟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舒晓宇说。“我们在树上挂上了木质的人工鸟巢,给鸟儿一个安稳的家。”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明丹说,除此之外,该湿地还搭建了各类“昆虫旅馆”,吸引更多昆虫生息繁衍。据统计,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562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3种。
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国宝重现巢湖。
万物自由生长,各自欢喜,生机勃勃。
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内,成群的白骨顶正在觅食。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打卡地
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是打造巢湖最好名片的“大手笔”。
“有人说巢湖的形状像传说中的‘聚宝盆’,十大湿地的建成,等于给‘聚宝盆’戴上一串‘翡翠项链’。”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长青说,十大湿地“串珠成链”,筑起了水生态、水安全屏障。今年6月,合肥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环巢湖湿地群修复保护是一大亮点,成为加分项。
湿地要建好,更要管护好。合肥如何让这条“翡翠项链”持久亮丽呢?走在湖滨湿地,不时可见身着统一制服的公园养护和管理人员。“为保障公园高效运营,区里创新采取‘政府+国企’模式进行运营管理。”汪皓介绍,公园现已配备管理、巡护、养护人员220余人,实现了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管护。
2022年8月5日拍摄的合肥市包河区的巢湖湖滨湿地。新华社发(叶玉庭 摄)
围绕“水质”“水量”“水草”“水鸟”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合肥将强化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保护管理和生境营造。去年年底,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启动了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基础调查研究,为实现科学治理、精准保护和打造最好名片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我们以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开展鸟类、湿地、陆生植被等调查,摸清巢湖生物资源家底。”巢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起,市本级将连续三年、每年预算安排约8500万元,专项用于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构建湿地后期管养长效机制,提升县(市)区管养积极性。
巢湖市半岛湿地公园。桑玲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人人共享生态红利,人人参与湿地保护。湿地建设扮靓了巢湖“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美景,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聚集到巢湖周边,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这几年感觉巢湖水质明显变好了,鸟儿也越来越多, 最近两年也闻不到异味了。这么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保护。”说起巢湖这几年的变化,土生土长的居民李业炳感触颇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合肥还围绕巢湖蓝藻“环湖无异味”的总体目标,积极构建巢湖蓝藻应急打捞处置体系。
目前,已基本构建以蓝藻深井处理装置和藻水分离站为重点,蓝藻磁捕船为配套、蓝藻围隔、推流器等为基础的巢湖蓝藻水华应急处置设施体系。
长临河藻水分离站外景。陈振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数据显示:2020年1-8月,巢湖整体水质创1979年以来最好纪录。2021年,巢湖蓝藻出现时间较上年推迟56天,发生次数减少42%,历史性实现夏天无明显蓝藻异味。
依据国家卫星遥感数据,2022年8月底前,巢湖湖区蓝藻最大面积和累计面积较去年同期均明显下降。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谷勇介绍,合肥将依托湖滨湿地蓝藻科普馆、半岛湿地鸟类科普馆、槐林湿地自然教育中心等,广泛开展科普,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宣教功能,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呵护共同的家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有可为。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周立志认为,在把握湿地自然规律基础上,要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以“湿地+”方式,带动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让其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增强百姓获得感。
“我们正在探索研究湿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打通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实现途径。”岳长青说,合肥将努力把环湖十大湿地打造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地和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打卡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城湖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上,环湖十大湿地群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这里必将上演更多精彩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巢湖市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桑玲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来源:合肥日报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