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奋勇前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当前,旅游因为文化赋能而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位,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更有魅力、增添活力,“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了更好联结,进一步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产业 深融合
胶东王城商旅综合体、胶州电影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印象胶东·袁家村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平度37度农耕文明旅游等大项目顺利推进,获得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
近年来,青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推动影视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2022年上半年,全市文旅产业增加值677亿元,1-8月全市文化娱乐业营收增速约10%,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约62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821.6亿元。同时,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今年,全市A级景区101家,旅行社615家,星级酒店85家,旅游民宿200余家。
今年以来,银鱼巷、大鲍岛休闲文化区成为市民游客打卡“夜岛城”的必选项,依托历史街区引进特色文旅活动,推动业态更新,为广大游客提供新场景新选择。
这只是青岛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激活文旅消费的一个案例。截至目前,全市有1项目红树林度假世界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单位获评省级集聚区。
持续推进文旅项目60余个,其中14个重点在建项目,截至第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37.8亿元; 引进影视企业87家,备案立项影视作品50部;认定市级文创产业示范园区2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新纳统文旅企业26家,同比增长160%。规模以上文娱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线上住宿业营收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文化和旅游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组织“戏曲进乡村”500余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650场。目前,全市共有2个村庄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灵山岛入选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
重品质 展内涵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关键在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城市旅游品质,青岛市出台《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建立景区动态调整工作机制,聚焦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打造,拉高标杆、干在实处、心无旁骛书写新的篇章。
推动全市旅游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面起势、三年大幅提升。召开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动员大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陆治原同志对全市旅游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同志讲话,对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
丰富优质旅游供给的核心在于立足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着眼于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成功创建3A级景区2家、4A级1家,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初验,正在全力优化提升;“海誓山盟”海洋婚恋旅游宣传推广案例入围全省十大优秀案例;市南区、胶州市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市南区获评首批省级文旅康养强县,灵山岛旅游民宿集聚区入选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名单,青啤博物馆推荐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秉持“建设与应用并重”理念,营造“重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深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率先发布区域性重点线路产品“诚信旅游指导价”,开展前海一线旅游秩序专项整治,处置问题170余项,已全部落实整改。
优供给 强服务
新建全民阅读设施96处、策划举办活动150余项、举办“丈量青岛—走近老建筑” “国际友人@QINGDAO”等大型文化活动200余项、线上文化活动200余场……青岛全面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市民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在里院,百年建筑焕发新的活力,老城潮范儿起,店铺鳞次栉比,店铺内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文化艺术、青岛老字号、小众文化体验等店铺门口,拍照打卡、络绎不绝。老城更新,让可玩的地方越来越多。
组织11家国有景区免门票开放,拉动旅游业全链条增长,截至9月底累计接待游客567万人,带动旅游直接收入增长39.7亿元,国民经济增加值170亿元。开展文旅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发放补贴176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6650.9万元。
与此同时,青岛持续加快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建设,让宜居之城更宜游,市博物馆扩建工程已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市图书馆新馆确定选址邮轮母港,创新打造“欢乐四季”文旅活动品牌,新创、复排舞台艺术作品15部,新创现代京剧《新海港》力争年底前进京首演,《大河上下—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巡展》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全市共15个单位(个人)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典型,6家书店获评“山东最美书店”。
以法为纲,崇法善治。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创新执法、普法、用法工作模式,全市文化旅游行政处罚案件立案298起,查办的“1011涉违禁内容网络游戏案”被列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案,查处的“短视频侵权案”被评为山东省版权保护十大案件和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例。
拓交流 促合作
青岛文旅交流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交流合作之道。围绕岛城战略定位,以艺通心,以文搭台,以情促融,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青岛持续加强区域文旅合作交流,举办青岛国际版交会,意向签约交易额30.1亿元,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入选国家“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单位,成为全省唯一数字版权交易中心和音乐版权交易中心。
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举办研学旅游区域合作大会、青岛研学旅游节,达成合作10余项。青岛成功入选国务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城市。成功夺得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权。
传历史 弘文化
为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出台《青岛市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和抢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处单位入选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三里河遗址列入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名单。积极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普查,普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000余件(套)。
青岛坚持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5A级旅游景区争创一体推进,深挖青岛老城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健全旅游配套、优化旅游服务。培育特色手造产业,9家企业入围“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
积极推动“文物活起来”,免费开放博物馆达94家(列全国前5),3个项目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展。发展博物馆旅游,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增备案博物馆7家,总量达115家,居全国第5位,“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展”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坚持青岛老城保护更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5A级景区“三位一体”推进,推出青岛老城申遗主题展,编制申遗规划,梳理核心要素285项,争取国家文物专项资金1924万元,制定《青岛老城创建5A级景区工作方案》,对青岛老城文物建筑修缮保护,青岛老城入选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代表山东省参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一条条时间轴,一个个跃动的数字,印证着青岛文旅产业的发展成色和社会共享水平的提升。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旅游似桥,沟通有道。创新是强者的赛道,青岛旅游业正加速完成从传统行业模式向现代产业经济的转变,既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又要素齐全、功能集聚,更紧扣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体现“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未来”。(陈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