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安徽地区有一个清代古宅,因为常年没有人居住,险些被人拆掉。
有个买主花钱收购古宅之后,耗时7年搬迁到美国。如今,古宅已经成了美国知名的文物景点,这是怎么回事呢?
创作不易,请您抬起幸运的手,点点大拇指,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徽派建筑的历史起源
被搬迁到美国的古宅,是如今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建置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古宅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一般被人称为“荫余堂”,寓意着荫余子孙生生不息,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期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荫余堂”建于清朝嘉庆时期,第一代屋主姓黄,是一个很有钱的富商。
“荫余堂”建成后,8代黄家子孙都在屋里居住过。整个“荫余堂”占地面积约有4500平方呎,它是一栋峡谷层楼、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荫余堂”内部有16间卧室,足够黄家所有人居住,不会有拥挤的感觉。
荫余堂是个典型的徽派建筑,这种建筑风格起源于南宋时期。从地理位置来看,徽州位于安徽南陲,这个地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耕地面积相当有限。
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没有办法通过耕种维持生活,只能以经商的方式,去其他地方打拼。
公元1127年,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奢华的宫殿。来自徽州的商人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开始从事竹、木、漆等建筑行业。
在这期间,徽州的商人们,掌握了大量建筑技术,也赚取了很多钱财。衣锦还乡之后,这些徽派商人在自己的家乡,也修建了颇为气派的古宅,逐渐形成了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二、徽派建筑的特色和历史传说
徽州的建筑特征很明显,简单来说有以下3个。
第一,徽州建筑的外围东西两面,一般都有高过屋脊的马头墙,其主要作用是防火和护瓦。墙体的设计各不相同,有的是人字形斜下,有的是山字形高突,各有各的特色。
第二,徽州建筑内部一般都有四水归堂的天井,这种天井既可以透光和通风,也可以防止屋脊的雨水流到屋外。
古代的徽派商人们认为,这种天井有防止财源流失的寓意,一般都会在家中多建造几个天井。越是豪华的徽派建筑,越是会建造大量天井,部分豪华的民宅,甚至会建造36个天井。
第三,徽派建筑一般都有短檐,关于徽派建筑的短檐,有一个很特别的传说。
相传当年宋太祖御驾来徽州视察,结果遇到了大雨,来到一家民宅屋下避雨时,因为屋檐短小,被淋得满身是水。
民宅的主人,发现天子在自家门口避雨,却淋成了落汤鸡,吓得赶忙行礼赔罪。
宋太祖没有怪罪他,只是颇为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们的屋檐,怎么造得如此短小。屋主不敢隐瞒,如实回答说,这是祖上沿袭下来的风俗,我们不敢轻易改变。
宋太祖知道祖制不能轻易更改,于是开口建议说,既然是祖制那就保持,但是你们可以在檐下再造一个屋檐,方便行人避雨。
屋主听了宋太祖的话后急忙答应,让家人们门前又加了一道短檐。此后,这种短檐世代传承,成了徽州建筑的主要特色。
三、战争时期的徽派建筑
在漫长的时代演变中,精明能干的徽派商人们,因为工程量的不断增加,赚取了更多的财富,也建造了更加奢华的徽派建筑。可惜的是,这些艺术价值颇大的徽派建筑,并没有全部保存下来。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拿着洋枪大炮闯入华夏,肆意侵占我国资源,给我国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为了尽快赶走侵略者,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国内百姓冒死反抗,积极参加革命,拼死与敌人战斗。
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年代,各个地区的古建筑,因为炮火的硝烟,被炸得支离破碎,成了无人居住的废墟。
很多造型独特的徽派建筑,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华。
经过近百年的不懈努力,顽强不屈的中华儿女,终于赶走侵略者。赢得了振奋人心的伟大胜利。
建国初期,国家的经济非常落后,到处都是战争时期留下的废墟,要想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大力发展经济。
因此,国内百姓积极进行基础建设,用勤劳的双手,让整个国家进入了工业时代。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可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却受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大量古建筑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遭到了相对严重的破坏,我们刚才提到的“荫余堂”。就差点遭到拆除。
四、险些被拆除的“荫余堂”,被美国人重金买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曾经居住在“荫余堂”的子孙后代,因为发展需要,搬到了其他地方继续奋斗。闲置多年的“荫余堂”,因为长期没有人居住,被列进了拆迁名单。
1996年,有一个叫白铃安的美国人,发现了即将拆迁的“荫余堂”。白铃安是美国一所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对中华文化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见到“荫余堂”后,白铃安立刻被这个艺术价值极大的徽派建筑深深震撼了,这种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在美国几乎看不到,她实在想象不到,几百年前的中国百姓,是怎么造出这种房子的。
得知这个古宅即将被人拆除时,白铃安非常心疼,她不想让这个古宅彻底消失,于是找到了负责拆除“荫余堂”的机构,跟他们进行了一次协商。
最终,白铃安筹集了几千万美元,直接把“荫余堂”买了下来。那时候,国家的经济,虽说比建国初期好了很多,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几千万美元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款。
白铃安花这么多钱买老宅子的时候,周边百姓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知道她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没人居住的老宅子。
更令人惊讶的其实还在后面,白铃安买到这个老宅子后没有住进去,而是找了一些专业人员。对“荫余堂”进行测量和拆解。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白铃安等人把“荫余堂”拆解成了2700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个石件。
在拆解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任何一个物件。周边百姓看到这个现象后更奇怪了,不少人还以为这些老外是疯了。
事实上,他们没有疯,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把“荫余堂”搬到美国。
五、“荫余堂”的艰难重建,费时费力但效果显著
把一座大宅子搬到千里之外的美国,说起来就很离谱,可是白铃安等人真的做到了。
他们把“荫余堂”的原件,装到了很多大型货柜中,通过交通工具,千里迢迢地运到了美国。
经过慎重考虑,白铃安等人决定,在塞冷镇进行“荫余堂”的重建工作。
人常说,破坏容易建设难,在美国重建“荫余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
负责重建的施工团队,虽说因为之前的测量,拿到了相应的图纸,可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他们需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尽可能还原“荫余堂”的一切,把它恢复成原本的模样。
为了做到这一点,白铃安所在的机构,陆续投资1.25亿美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完成了“荫余堂”的重建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白铃安所在的博物馆,为了让“荫余堂”更加完善,还专门邀请了一些技艺精湛的大师,打造了一些中国特色浓郁的家具和摆设。
2003年6月,已经在美国重建的“荫余堂”,正式对外开放。很快,这个古朴的中国建筑,就吸引了大量美国民众。
游客们的到来,为博物馆创造了很多经济效益,负责主导此事的白铃安,也因为这件事,获得了博物馆的特别重视,有了更大的权力。
接受媒体采访时,白铃安非常唏嘘地表示,她费尽心机保护“荫余堂”,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她把“荫余堂”搬到美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中国艺术。
“荫余堂”的到来,不仅能为博物馆吸引更多游客,也能让美国民众体会到更加丰富的生活内涵。
白铃安还强调说,这样的古建筑,几乎不可能复制,毁掉一栋就少一栋,她真的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荫余堂”被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她甚至想把更多的古建筑搬到美国。
博物馆的执行总裁也表示,“荫余堂”的重建过程浩大而又繁琐,但是从结果来看,他们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创举,他们会因为这座古宅的到来,被载入美国史册。
六、“荫余堂”传人到美国参观,物是人非让人唏嘘
“荫余堂”的传人黄先生,一直以为自家的老宅被拆掉了。受邀去美国参观,再次看到“荫余堂”时,他情不自禁地哭了。
恍惚间,他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他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他从小就在“荫余堂”生活,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
可惜,这座古宅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因为之前的交易和重建,“荫余堂”已经成了美国博物馆的一件特殊收藏品,作为传人的他,只能以游客的身份来这里看看,根本没有办法将它带走,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唏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荫余堂”被迁移到海外的事情,不仅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很多国内同胞的特别关注。
“荫余堂”的搬迁,让国内同胞再次意识到,我们的古建筑,确实是价值极大的历史宝藏,绝不能轻易舍弃,必须好好保护起来。
“荫余堂”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禁止买卖古建筑,以免国家的历史传承,受到不必要的破坏。因此,“荫余堂”成了唯一建置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从某种程度来说,“荫余堂”事件也算是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也会因为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视。
曾在故宫博物馆担任馆长的单霁翔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文物有一个灿烂的过去、有尊严的现在和可持续的未来。
我们的历史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应该发扬光大,不能让它们被外国人都偷到海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