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的清朝历史,在十几个皇帝当中,笔者个人最为欣赏的是康熙皇帝,而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比较认同的一个事情,因为清朝在康熙的手中,确实是发展的比较的不错,而且我们要知道,康熙是幼年登基,最终发展起来的,这种能在少年的时期没有成为他人的傀儡,却又能慢慢地掌握大权并利用好手中的权力的皇上,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
而除了康熙之外,清朝后来的几位帝王都没有太大的雄心之志,尤其是末代的老几位,就更加的惨淡了。
可能说到这里,有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了,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光绪应该算是一个非常的不错的皇上,虽然说他已经是清的倒数第二位皇上,但是自此帝登基以后,曾经多次的想过改变大清的现状,并发展一些比较实在的东西,只是后来因为外部和内部的一些原因,才导致了光绪最终也没有成事。
而这个内部的原因,自然就是慈禧太后和她的一些势力了,当时的慈禧掌着大权不放手,而她的众多的手下又掌控着大清的众多的命脉,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是光绪有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是想做一些实际性的作为,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
而外部的因素也就是当时的清朝面临的与其它国家,尤其是西方列强在国力落后上的直接的对比了,而这也不是光绪造成的,是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几乎成定数的事情。
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光绪其实是有雄心,但并没有这样的头脑,我们知道,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慈禧已经把很多的实权给了光绪,只是他没有运作好而已,如当年的甲午战争,其实最高指挥者正是光绪,但是那场战争可以说是败得比较的惨了,还有后来的维新变法,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也让我们看出了光绪用人不利的问题,而慈禧在看到这一切之后,又再次的出山,收了光绪的权力,因为慈禧也感觉光绪似乎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帝王。
我们再看,当时的光绪接手的大清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太平天国和捻军这些对于大清最为实际性的威胁,已经被消灭掉了,最大的内患已经没有了,而八国联军也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左宗棠也已经收复了新疆之地,并且让北方的俄国另眼看待大清,在南边,冯子材也已经打败了法军,稳定了镇南关,并且洋务运动也已经是有了相当的效果了,列强也没有疯狂的进攻清朝的大门。
反正,总体上来说,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光绪接手时的大清其实在某些程度上已经算是恢复了一些气势了,局面也并没有那么的恶劣了,从全局来分析,虽然不能说是一手好牌,但是也不能完全的说是烂牌了。
而且,慈禧似乎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于光绪还是挺放心的,不然也不会给他权力,毕竟作为慈禧来说,也是希望光绪能成为一代明君的,这对于她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无论是内还是在外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的大清,光绪却并没有经营好,我们承认光绪确实是想让大清再次的完成一次中兴,只是他的能力和很多方面确实是有一些欠缺的,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有人说,为什么当时光绪不狠下心来,将慈禧拿下,这也是他性格上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此人有雄心,但无手段和相应的智慧,而这也是光绪最终没能中兴大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