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bó)州,很多人可能对这座小城很陌生,但对他们一定不陌生——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张良、嵇康,这些重量级名人都诞生于此。即便如此,亳州依然是个小地方,小到人们压根就不会想到它竟是个旅游城市,但在安徽三大旅游板块中,以亳州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行走在亳州,若问花戏楼在哪,绝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花戏楼位于亳州老街,建成于清初顺治十三年(1665年),最初是在亳州的山西、陕西两省的药商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也叫大关帝庙。山陕商人的勤奋和聪明成就了他们的成功之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山陕会馆见证了中国古老商业的辉煌,也见证了千古不变的秦晋之好。
花戏楼是后来在院内大关帝庙前修建的一座华美戏楼,这座被后人盛誉的建筑,在当时只是一座普通戏楼,一处丰富人们生活的去处。每日每夜,台上唱出的是戏,也是人们的生活。也许是那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唱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久而久之,“花戏楼”的名声更盖过了山陕会馆和大关帝庙。
花戏楼整体建筑风貌和徽派大相径庭,端端庄庄、堂堂正正,是一派中原汉文化的古风古调。戏楼坐南朝北,木质结构,绿色琉璃瓦屋面配以五彩琉璃塑像,显得极其富丽堂皇。古代唱戏没有扩音器,戏楼所在的院子四壁都可以回音,形成一个立体环绕声,听戏的人无论在哪个方向都可以听得很清楚。
从最初虔诚朝拜、进香拜佛的大关帝庙,到友好联谊的山陕会馆,及至雅俗共赏、戏曲娱乐的戏楼,三种文化、三种功能、三种名称,见证了花戏楼三百余年的历史,如今浮华虽散尽,韵味犹存。
一幅幅版画上写着亳州四千年的历史。慢慢看过去,仿佛对面有位历经沧桑,看尽兴衰的老人,咂一口老酒,向人们诉说着远去的繁华。
从古至今,中国经商的人历来有尊崇关羽的传统。商人讲利,却拿了最重义气的历史人物来拜,其中的寓意颇让人回味。
来到花戏楼,三绝一定不能错过——铁旗杆、砖雕、木雕。花戏楼的砖雕以各种戏曲故事为题材,非常奇特。《三顾茅庐》、《白蛇传》、《郭子仪做寿》、《吴越争霸》等都在其中,方寸之间,每个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生动。
细致精巧的砖雕让人赞叹。更妙的是,雕刻内容都是戏文与传说里的历史,与花戏楼衔可谓贴得天衣无缝。
即便是对雕刻不太了解的人,也会被这巧夺天工的手艺所迷。木雕、砖雕、石雕遍布各处,令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身处安徽,这一座花戏楼却满满蕴含着汉文明的韵味。精致的雕刻将幻象与现实混搭,最雅和最俗融合。隐约中,仿佛身边锣鼓喧天,眼前浓墨重彩,耳边是咿咿呀呀、阴阳顿挫的声韵。好不迷人。(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