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是为了供奉吕洞宾而建。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山西省博物馆二部。
纯阳宫始建年代无考,相传元代道教长春真人的弟子宋德芳曾主持过这座道观。元明两代,吕洞宾被封为“纯阳帝君”,在道教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专祀吕洞宾的纯阳宫、吕祖庙遍及全国各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道教兴盛。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朱邦祚和范朝引等对纯阳宫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改建,在宫内构筑了很多洞石亭阁,将中国道观建筑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设计新颖。明代朱求桂在诗中描写了纯阳宫的幽静奇妙,写道“嚣尘不到处,碧洞可栖霞。白鹤时临水,青猿独卧沙。古松邀月隐,修竹弄风斜。闲共山人语,清幽兴最赊。”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郡守郭晋、太谷人范朝升曾先后出资扩建和修葺纯阳宫,使纯阳宫更加恢宏壮观。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道士高炼冒主持,又在后院窑顶建三层阁楼。明清时期,纯阳宫一直是太原的胜景之一。《山西通志》中描写道“最高处,名曰小天台,登其巅,朔望日香火之盛,全省首屈一指。”
纯阳宫共四进院落,坐北面南,占地1.1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四柱三楼木牌坊、道德门、纯阳殿、方形两层亭、巍阁等。
宫门前为四柱三楼式牌坊,斗拱重叠,琉璃覆顶,悬“吕天仙祠”匾。宫门为三孔砖砌拱门,中间拱门高大。中间拱门上书“道德之门”四字,两侧有楹联,背面有砖刻,“蓬壶佳瑞”四字。
跨入宫门,则一连四进院落。第一进院有过厅、耳房和配殿。院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雅。第二进院落有纯阳宫的主殿吕祖阁,面宽三间,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绕过吕祖殿后,穿过檐下门洞(檐下书“瀛洲妙境”楷书四字),可进第三进院落,院中有方形两层亭,上层为八角攒尖顶,下层呈方形,面宽和进深均为三间。整座建筑设计独特,按八卦方位而建,又称八卦楼。这进院落平面别致,四角建攒尖屋顶的亭,风格独特,空间丰富。
第四进院落是两层的四合院,正面底层为砖石结构的窑洞,其余三面上下均为木构建筑。正楼背后有三层楼阁,名为小天台,为纯阳宫的最高点。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所建。可扶梯而上,登高远眺,心旷神怡。
山西太原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龙山东巅,为国内仅存的元代全真道教石窟群,也是国内最大的道教石窟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主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年),由道人宋德芳主持修建,现第四、第五窟则约建于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650~755 年),现保存完好。
龙山石窟现存石窟8个,雕像65尊。八个洞窟分别是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天大法师龛、七真龛以及两座辩道龛。
第一窟为虚皇龛,共有雕像21尊,圆拱形门洞,正壁供奉元始天尊坐像,头不存。东西两壁各有侍者像10尊,部分头已不存。洞顶原雕有盘龙两条,现已风化。第一窟中有洞口可以通往第二窟。
第二窟为三清龛,共有雕像15尊,亦为圆拱形门洞。洞内正壁供奉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坐像。东西两壁各有真人和侍者像6尊。洞顶雕有盘龙五条。
第三窟为卧如龛,共有雕像3尊,拱形门洞,外方内圆,洞内正壁供天尊侧身卧像1尊。东西两壁各有侍者像1尊。
第四窟为三天大法师龛,共有雕像11尊,圆拱形门洞,洞内正壁正中供天尊坐像1尊,两侧为两真人像。东壁有真人及侍者像3尊,西壁有真人及侍者像5尊。
第五窟为玄真龛,圆拱形门洞,正壁供石像3尊,东西两壁无雕像。
第六窟为辩道龛,拱形门洞,共有雕像4尊,正壁供奉真人坐像1尊,北侧壁有雕像1尊,南侧壁有雕像2尊。洞顶雕有双凤图案。
第七窟为七真龛,又称玄门列祖洞,原洞门已毁,现洞门为新筑。洞内共有雕像8尊,分内外两室,内室门额上题有“玄门列祖洞”七字,洞内有雕像8尊,正壁3尊,南壁2尊,北壁3尊,其中7尊为王重阳七大弟子像。洞顶雕有祥龙图案。
第八窟为辩道龛,圆拱形门洞,洞内现仅存雕塑残泥。
龙山石窟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有很高的价值。
山西晋中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旧城东大街中段北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初建时仅建有大殿、东西廊房、山门一间。明代曾多次扩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又增建道院、财神庙。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增建了配殿。庙 内 所 存 嘉 庆 十 四 年(1535年)《增修榆次市城隍庙显佑祠记》记载了城隍庙在明成化年间、弘治年间、正德年间、嘉庆年间的几次扩建情况。
榆次城隍庙布局严谨,大致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均建于高台之上。现存建筑有山门、玄鉴楼、城隍殿、后殿、东西廊庑等。
山门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雄宏壮观。
山门后前院正面为玄鉴楼。玄鉴楼建于明正德四年(1491年),与乐楼和戏台有机地组合为一完整的建筑。庙中碑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年)“吉辈又于殿之迤南,当神道正中,为阁而两廊合抱焉”,即在正殿的南面建厂玄鉴楼。同碑又载,正德六年(1511年)“于是左桂原、李弘道辈欲报神惠,起楼于阁之北面,为作乐之所”。就是在玄鉴楼的北侧建了乐楼,也即玄鉴楼的出厦。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清代,当地人又匠心独具地在乐楼前建戏台。此时,乐楼的一层充当戏台的后台。戏台的两侧为斜向的八字音壁,尺度较大。玄鉴楼为重檐歇山顶,戏台为单檐卷棚顶,两侧的音壁为单檐歇山顶,几种屋顶形式高低错落形成优美的造型。总之,玄鉴楼、乐楼和戏台三者虽为不同时期所建,可三者有机组合,宏伟壮观,兼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玄鉴楼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
中院正面有城隍殿,又称显佑殿,面宽五间,歇山顶,须弥座砂石台基上,前间抱厦为献殿。
后院正面为寝殿,东西各有三间配殿。寝殿与东西配殿间各有一砖雕影壁,造型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