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多:各族群众的精神食粮丰富了

旅游 大西北消息速览 2022-10-14 10:48

(来源:治多宣传)

原标题:青海治多:各族群众的精神食粮丰富了

长江之源、珠姆故里、英雄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整合资源,加强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城乡公共文化,积极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惠民触角纵横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发展,全县各族群众享受到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切身感受到治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方面,治多县统一规划建设了县文化馆(图书馆)、民族体育场、县影剧院和县体育馆、珠姆广场、英雄广场、全民健身馆……逐步健全了乡村社区文化服务功能,全县五乡一镇,2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的公共服务目标。

据统计,治多县文化馆(图书馆)开馆以来,共接待群众76500余人次、日均接待51人次,通过积极推行少儿学习机、自助查询机和每周电子图书免费共享等,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治多县重视和支持本土文化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前后创作完成了一批音乐、舞蹈、美术、文学、书法、摄影作品:自主创作编排了治多县首个大型歌舞剧《嘉洛婚庆大典》,搜集、整理和创作书籍《嘎嘉洛文化系列丛书》共36本,创作推介了“长江之源,珠姆故里、英雄家园”为主题的歌曲《天上的嘎嘉洛》《天边的治多》《十全福地》等音乐作品……

2014年,《嘎嘉洛文化丛书》荣获“青海省第七届文学艺术奖”,2018年摘得青海《格萨尔》研究成果一等奖,2017年荣获首届全省民间藏戏会演暨黄南藏族自治州第二届中国青海热贡“雅顿”艺术节一等奖的荣誉称号。

针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薄弱的问题,治多县通过加大非遗产业扶持力度和落实人员经费等措施,有效激活和调动了非遗传承的积极作用,按照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三大要素,建立健全了治多四级非遗名录,其中《康巴拉伊》列入国家级非遗,《康巴谚语》《嘉洛婚俗》列入了省级非遗,《康巴谜语》等7项内容列入了州级非遗,《帕尤秀部落史》等32项列入了县级非遗。

“万里长江第一湾”

在生态旅游方面,治多县积极打造“长江之源、珠姆故里,英雄家园”文化旅游品牌,以治多嘎嘉洛特色文化为亮点,推出系列节庆活动,打造“重走英雄路”和“万里长江第一湾”等为主题的体验式特色旅游线路,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治多体验嘎嘉洛文化、游牧文化。

编 辑丨才吉巴忠

审 核丨索南求措

监 制丨荣 伟

来 源丨光明日报

◆ 京外二十大代表团陆续抵京

◆ 治多县召开扫黑除恶常态化暨重点行业整治工作部署会

◆ 治多县举行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首发仪式

好治多故事 传播治多声音

投稿邮箱 zdxwxcb@163.com

治多宣传

—中共治多县委宣传部—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