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会有旅游地标景点,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汉,发现这座城市的旅游地标中,黄鹤楼一定会上榜单。在游览武汉的行程里,很多游客也必然会亲身实践,留下几张与黄鹤楼合影的打卡照,这就涉及到“最佳随拍角度”的话题。其实,打卡随拍黄鹤楼,城市的5号线地铁黄鹤楼站c出口也是一处不错的c位,它能拍出现代的地铁站和古典的黄鹤楼在同一画幅上,且周边点缀的植被适宜,留白自然,即便加上人物合影,画面观感也非常不错。
由于黄鹤楼所在的位置是市中心,加上有地铁线路直达站点,所以前往打卡,最佳出行的交通方式肯定是地铁。地铁5号线,南北纵贯,经过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从沿线区域出发自然最好,也可以通过4号线、2号线、7号线中转,效率也很快。当然,如果自驾往来,也很便捷,在城区内走城市环线,转到中山路,之后再到粮道街或者民主路也行。随拍的装备,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最好搭配三脚架,拍摄得更稳定,且可以长时间录制,剪辑延时摄影的效果来。
从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点c出口出来,首先看到的是便是出站的步梯、电梯和站台主体建筑,体积不大,丝毫不阻碍视线。由于出站口朝向向北,黄鹤楼的方向在南,所以转个方向观察,等于是与出站人流方向相悖,为了不阻碍他人出行,建议将拍摄几位尽量后移,通过相机镜头变焦,也不影响拍摄效果。唯一注意的是,由于站台附近人多,拍摄照片要看准时机,多观察,瞅准空挡抓拍。
实际也的确如此,出站台后,观看站点附近地理地貌,发现整体非常适合拍照。首先是站点南边,由于地铁建设的缘故,将原本存在的老旧建筑拆迁了一大片,变成“空地”,没有任何建筑物阻碍,使得不远处的蛇山、黄鹤楼全貌完全敞开。其次,还是因为拆迁改造,原来的挡板围墙没有撤掉,也让南边的区域没有行人往来,不存在任何干扰。最后,得益于黄鹤楼站点修筑的距离与蛇山足够近,即便不远处民主路上的行道树和建筑,在大山的衬托下也很“渺小”,融合在自然植被里,便于后期照片处理。
在站点口附近固定相机镜头向南,定格的画面里,能够方便调节视角,且不会被“干扰”。成像的画幅里,以黄鹤楼为主体核心,东西两边有多余的蛇山植被点缀,还有零星的其他古典建筑,占满左右画幅;而上下画面边缘,天空的画幅面积可以在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一半的比例内调节,山脚的画幅面积一直是垫底。这样拍摄出的全貌是黄鹤楼在山间植被点缀里的场景,即便缩小画幅,加上天空,加上最近处的山脚,画面也很自然。
除此之外,在这个地铁站口拍摄黄鹤楼,站点本身也来了一拨神助攻,即它并没有和其他站点一样建设雨棚,也就是说,它是完全露天敞开的布局。在相机镜头里,稍微调整焦距,就能将近处的站点建筑、远处的民主路和蛇山黄鹤楼完全覆盖在一个画幅里。定格照片,黄鹤楼在中间,地铁站点上下的扶梯和建筑在下面,古典元素的楼梯,现代技术的交通设施,都在一张照片里,画面看着反差大,又很有意境,不得不说是武汉独有的景致。
稍微观察下这个站点周边的现状,其实也能发现,目前这个状态可能并不长久。像南边的空地,处在青龙巷和其他巷子的夹角处,又是在市中心的黄金地带,不可能保持现状不变,所以这座所谓的网红取景地,随时会消失。不过,即便如此,移步到旁边的巷子里,也能继续拍摄,由两条巷子组成的临街建筑,无论以后建成现代风格还是古典风格,以黄鹤楼为主体的画面,画风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地铁站点出来,走到青龙巷里,这边与地铁站点平行距离很近,景致相仿。从地理位置看,周边几百米和蛇山都是近在咫尺的范围,让处在制高点的黄鹤楼在哪里都能完整看到,理论上说任何地方都能成为网红拍摄地点。这也让人想到,作为武汉市的地标之一,黄鹤楼虽然并不是完整的真迹,但它从典籍里传承千年,其代表的文化底蕴,从来都让人心驰神往,值得反复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