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故宫去游览,在很多建筑细节上往往会发现一些让人看不明白的东西。比如说古代的帝王都以“九”为尊,而偏偏在太和殿的屋脊上却有十个“小兽”。与这些小兽相对应的是屋顶正脊两端高高翘着尾巴的大家伙,更看不出是哪路神仙。
其实,不仅是太和殿,等级次之的乾清宫、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的屋脊上都有小兽,无非就是数量不同而已。那么这些小兽都有什么来历呢?
不管是哪个宫殿,小兽打头的肯定是一位骑在凤凰背上的老人,称“区脊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后面跟随的小兽数目不等,最多的就是太和殿为10个,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懈豸、斗牛、行什。
这些动物一看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寓意。龙为万物之灵,有着无穷的威力,是祈祷雨避邪的神灵,更是天子的化身。凤是百鸟之王,它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着天下太平,现实中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狮子是兽中之王,其性忠威有力,代表勇猛威严;天马、海马作为祥兽,都是忠勇之兽;狻猊在古书中记载时狮子同类的猛兽;押鱼,是一种代表吉祥的动物;懈豸是传说中忠直之兽,《异物志》中记载:“东北荒有兽,名懈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据说法院统一着装时,曾有人建议以此兽作为标志,置于法官的帽徽或肩章上。
斗牛是龙的一种,“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旁及金鳌栋坊之上。”行什的造像像是猴子,但背上有双翼,且手持金刚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其形状酷似传说中的雷震子,因此又赋予了它防雷的作用。
紫禁城屋脊上的这些小兽都有消灾灭祸,主持公道,铲除邪恶的用意。古代的建筑师们把这些动物中美好的性格都在建筑中体现了出来,将所有的美德融为一体,以希望达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目的。
建筑物正脊的两端安置的龙形构件被称为“大吻”。清代《工部工程做法》称这种龙形大吻为“正吻”,也称“鸱吻”。表面是龙形造型,四爪腾空,张口吞脊,尾部上卷,背插宝剑,威严异常。这种建筑构件历史悠久,很早就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上出现了。
汉代时,正脊就出现了凤尾样式的脊饰。至南北朝以后,被鸱尾所取代,形状似鱼尾。到中唐时期,鸱尾前端与正脊相交处,变为张口吞住正脊,所以叫鸱吻。宋元时期的鸱尾变成了鱼化龙的过程,变为龙吻。明代以后的龙吻,改叫大吻,清代沿袭明代的样式,并逐渐程式化。
正脊上的大吻采用鸱尾的形式,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古书云鸱尾有镇却火灾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害怕火灾,在屋饰以鸱吻,希望能够起到镇火的作用。
大吻与小兽在紫禁城建筑上是有一定的建筑功能作用的。大吻的龙口正好吞往的部位是正脊末端,这个位置正处于屋顶背后两坡及山面一坡的交汇点,它实际的功用是用来强化交接部的构造,并以其重量镇压梁架关键接点,以增强其整体性。
吻的大小和走兽数量的多少是根据宫殿等级而定的。清代对宫殿建筑的做法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得越制。《清代营造则例》规定了屋角蹲兽的数量,最多可达9只,随着建筑等级的降低,依次递减。小兽的减少是从最后的”行什“往前减。
太和殿是国家的象征、皇权的象征。所以在建筑上也采用最高等级的工程做法。太和殿“大吻”高3.4米,宽2.68米,厚0.32米,重约4.3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一对大吻。因其建筑超出九五之尊的规格,屋脊上的小兽也随之增加,加了一个“行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唯一的10个小兽的例子。
故宫中这些大吻和小兽构件,是古代建筑师和工匠们将实用构件与艺术造型融为一体,既有功用效力,又有装饰作用,是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也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良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