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一个相对较为富裕的地方,无知地去指责一个相对较贫的地方,这是很没有修养也不是十分有道德的表现。那些自以为是地优越着的人,其实往往是最不优越的人,甚至是陷入危机的人。所以,说“甘肃穷、甘肃懒”的事基本上可以这么抹过去了。
快一个月了,都在河西走廊行走,却不小心撞上有些网友最近吐槽“甘肃穷、甘肃懒”。据说,演员袁立还为此发文怒怼,称甘肃是一个历史沉淀的地方,这里的人质朴有规矩,“穷是你的偏见,你心里很贫穷”。不说对与错,先来看看什么是甘肃人或者说甘肃人是从哪里来的。
可以这么说,甘肃这个地方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渡地带,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在甘肃,它所展示的中国远古文明,时间跨度越3000年,内容异常丰富,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群人当然是可以称为甘肃人的,也可以称为中国人的,在那初闪的火花里,甘肃人是谁呢?当然,那时候不存在现代的先进与优越的北上广。
接下来是考古,从发掘来看,自远古时代就有内地华夏族不断爬山涉水来到甘肃地区,甚至通过甘肃到达新疆。有文献记载的是,在秦穆公时期,中原华夏族群就大规模西迁,他们由于东进受挫,秦穆公“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民族大融合,这时候的甘肃人是谁呢?当然,那个时候并不存在甘肃的概念。
到了真正有汉民族这个概念的时候,甘肃人更不仅仅是甘肃人。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汉武帝一朝,政府向这里的移民至少也在百万之上。在秦朝移民榆中地区,开启中原王朝大规模移民实边先河的基础上,汉武帝控制了河西地区后又掀起了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司马迁《汉书武帝纪》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从河套到甘肃西北部一带的屯田士卒有六十万之众,这也正式揭开了中国西部屯田史的序幕。
其后,更是如此,史书的对此的记载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乃徙贫民于关以西”……这都是帝国向这一大致区域里的移民,这时候的甘肃人又是谁呢?我们已经很难说清了。
魏晋时期,甘肃的汉人移民多为民间自发迁徙。因为中原当时战火不断,内地富豪、大儒都将甘肃视为避难良所。他们的到来为甘肃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也就在这一时期,甘肃,保留存了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文化。
五代时期,甘肃成为吐蕃、回鹘、党项和沙陀等游牧民族大展拳脚的舞台。常年的战乱让甘肃汉族人口急剧下降,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宋朝也没有得到真正缓解。蒙古人崛起后,甘肃在西夏的基础上才有现在的名字,在各民族展露拳脚时,甘肃同时又成了各民族融合的舞台。
到了明朝,政府从国家层面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有资料显示,仅洪武年间,朱元璋迁徙的屯垦的军士多达400万,再加上农民、豪强、罪犯等700多万人,总计迁徙了1100多万人,其中约有50万人被迁徙到甘肃……还有,近现代史上的支援大西北……这时候的甘肃人又是谁呢?那些说“甘肃穷、甘肃懒”之人的祖先或者亲戚说不定就在其中呢!
一代代的融合者、一代代的戍守者就这样成了甘肃人。甘肃这个地方告诉人们,在中华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进程中,似乎从来没有哪些人能被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传宗接代,所谓某一地域概念上的人也不过是相对而言的。
一个家族的历史上溯5代人恐怕都很难说清了,何况一个地区呢?答案在这里已经显而易见了——甘肃人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组成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这个地方大家都是一家人,来自四海的一家人。说“甘肃穷、甘肃懒”就等于在说自己。批评可以使人进步,尤其是自我批评更是特别管用,所以,如果是从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也不失为有意义的说法。
记得,在嘉峪关考察的时候,看到长城博物馆里有几把当年守边将士用过的刀,足有1米多高,看到缠在刀柄上的皮革,忽然就感到了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温度,它是冰冷的,但又是带着一腔热血的。
甘肃,尤其是河西这个地方的人们,大约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把锄地生活了下来,他们带着自己的妻子,在这荒寒之地深深地扎下了根,有谁能不说他们在甘肃之外有父母、有亲戚、有兄弟姐妹?这时候,甘肃人是谁已经非常清楚了——在来这里之前,他们并不是甘肃人,而他们于边关的奉献让他们成了甘肃人,他们是让人崇敬的、让人欣赏的、让人怀念的,尤其是他们将自己连同自己的优秀品质一起保留在这里,并且代代相传了下来,更是令人敬仰和感动的。
在一个相对较为富裕的地方,无知地去指责一个相对较贫的地方,这是很没有修养也不是十分有道德的表现。那些自以为是地优越着的人,其实往往是最不优越的人,甚至是陷入危机的人。所以,说“甘肃穷、甘肃懒”的事基本上可以这么抹过去了。(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