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即位时,可谓内忧外患,但对于大清国来说,首当其冲还是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原本指望八旗和绿营迅速剿灭这支农民起义军,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平军非但不能剿灭反而愈演愈烈,危及统治。迫于无奈之下,咸丰帝破罐子破摔,下令各省组织团练。
在谕旨中,咸丰帝再三强调:“着各该督抚分饬所属,各就地方情形妥筹办理,并出示晓谕,或筑寨浚濠,联村为堡;或严守险隘,密拿奸宄。无事则各安生业,有事则五卫身家。一切经费均归绅耆掌管,不假胥吏之手。所有团练壮丁,亦不得远行征调。”
显然,咸丰帝定了调子:团练不是正规军。咸丰初年,各省的团练队伍大概有92支,各省均有数支团练,这其中就包括了湘军。然而,在众多的团练队伍中,湘军注定是不平凡的,它后来成了对抗太平军的主力,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成功了?这背后就蕴含了曾国藩的大智慧。
朝廷对团练是定有原则的,曾国藩深知其意,但他和其他团练大臣有所不同,他希望自己拉起的这支队伍被朝廷承认。于是,他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自己的练兵计划,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臣拟现在训练章程,宜参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济,不求速效。诚能实力操练,于土匪足资剿捕,即于省城防守,亦不无裨益。臣与抚臣熟商,意见相同。”
事实上,曾国藩一开始就不想办团练,他要办的是一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正规军队。为了突破朝廷定下的规矩,曾国藩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曾国藩有意将“团”和“练”分开,团练本是保甲法,但他却拆开二字,团是保甲之法,练是简兵请师。又说,乡村宜团,城厢宜练。为了减少朝廷的各种限制与阻力,他有意用了一个模糊的概念,突出湘军是大团。咸丰一看,大团无非就是人数多一点,随你去办。
得到北京的默许后,湘军在编制上人数就不受限制,只要有军饷,随便你招多少人。编制人数得到保证后,曾国藩又开始刷存在感,他突破了团练不许远行远调的限制,数次出省,哪里需要就支援哪里,于是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这些地方,经常出现湘军的身影。慢慢地,曾国藩就提出了出省东征的理念,主动承担起平定太平天国的使命。咸丰帝自然是巴不得,好将这一副重担甩给曾国藩。
突破朝廷的限制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有个正当的名分。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压根就没把湘军看成是团练,无论对朝廷还是对同僚,他都声称自己是官军,更对湘军上下灌输官军的概念。这就让湘军将士认为,自己就是正规军,和八旗、绿营是平等的。
自己封自己是正规军显然是掩耳盗铃,关键还是要得到朝廷的认可。曾国藩为此采取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手段——早请示,晚汇报。
曾国藩每次有行动,都会向朝廷报告,将敌情、自己的部署、派遣的将领等说得清清楚楚,他并不是要征求朝廷的意见或得到批准,而是告诉朝廷自己的打算,而且报告到了北京后,往往战事已经结束。打完一仗后,他又要向朝廷报告战绩。
如此地勤报告,在众多团练大臣中,只有曾国藩一人做到了,尤其是湘军组建初期,他还要拉着地方的总督、巡抚一起署名。原本朝廷对团练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可看到曾国藩如此一丝不苟,不由得不开始重视起来,关注着湘军的一举一动,无形中,曾国藩好湘军的地位就高了起来。
咸丰帝看到曾国藩办事认真,忠心可嘉,而且还时有战功。于是,曾国藩办起事来就要顺利得多,不管是筹饷还是招募,朝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大原则不违背就行。相比之下,其他各省的团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湘军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壮大,可以说与曾国藩的策略是分不开的,他不等不靠,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逐渐为湘军争取了应有的地位与名分。等到打了胜仗,曾国藩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将士请功,这极大地鼓舞了湘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