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佬邓卫星:卖猪肉30年,一贫如洗,却帮助859名贫困学生圆梦

旅游 简单易懂的历史 2022-10-13 11:10

原标题:猪肉佬邓卫星:卖猪肉30年,一贫如洗,却帮助859名贫困学生圆梦

下石太镇,是广东省英德市最小的一个镇,辖区总面积仅有174.09平方千米,位于英德市东南部。

在下石太镇上,有一条笔直的大街,从镇上横穿而过,站在铺头一眼就可以看到镇尾。

临近镇尾处,有一栋极不起眼的两层小楼。

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下石太镇下辖的108个自然村中,有859名贫困学生曾在这里生活过。

而也正是因为这栋小楼,因为这栋小楼的主人——“猪肉佬”邓卫星和妻子熊廷贺的悉心照管,才使得这859名山区孩子,得以顺利读完小学和中学。

本期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网事感动2011”草根英雄人物——邓卫星和他859名“子女”的故事……

“学生之家”的诞生

不知道小时候的你,有没有走超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去上学,文史君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的老家在贵州一个小山村,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学校远在几公里外的一个村子,加上又是山路,因此我们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就出发了。

由于道路崎岖,每次差不多都要花一个小时在走路上,如果遇到下雨天,一些路段根本过不去,也会花上很多时间。

尽管比较辛苦,但相较于下石太镇山区的那些孩子们来说,我们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作为英德市最贫困、最偏远的镇之一,下石太镇辖内有1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势,使108个自然村散落在此起彼伏的山地中。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09年,下石太镇的人均收入仅有4395元;

由于地区贫困,在家务农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因此很多年轻人只好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谋生,留下孩子和老人在家。这种现象,其实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很常见!

‘邓秋桃’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孩子。

邓秋桃原本在离家比较近的下石太镇新联坡洋坑小学上学,2003年,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邓秋桃就需要到离家二十多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去上学。

由于家离学校太远,邓秋桃就需要在镇里租一间房子。

但父亲体弱多病,家中收入微薄,现在已经无法承担她的学费了,更别说还要在镇里租房子住。

那时候的邓秋桃还在上4年级,家里无钱为她在镇里租房子,她就只能走路去上学,每天都要走三四个小时。很多时候,她都认为自己可能不能再继续读书了!

然而,就在她觉得自己的求学之路将就此打住时,经常在村子附近收猪的“猪肉佬”邓卫星,走进了邓秋桃的家。

邓卫星很了解邓秋桃家的情况,于是就对她的父母说:“这孩子很聪明,成绩好,不能不读书。让她来我家住吧,和其他的孩子一起,起居由我们照看。让她从家里带点米来就行。”

如此简单、朴素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邓秋桃一家!

就这样,邓秋桃住进了邓卫星位于下石太镇上的——“学生之家”,一直初中毕业。

据邓秋桃后来回忆说:

“刚去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什么都不懂,都是卫星伯手把手教的。晚上头疼发烧,卫星伯就连夜背着我去医院。每年期末考试的时候,复习都很辛苦,邓卫星就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

事实上,邓卫星对“学生之家”的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全部视如己出。

在邓卫星夫妇的悉心照管下,邓秋桃终于得以安心学习,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邓秋桃成功考取了全市重点高中“英德中学”。

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邓卫星激动不已,甚至比他的父母还要高兴。

为此,邓卫星走了很远的山路到邓秋桃家祝贺,还给她发了奖金,鼓励她要再接再厉,努力学习。

上了高中后,邓秋桃就离开了“学生之家”,住进了英德中学的宿舍,但她依旧十分怀念在卫星伯家的那段时光,用她的话来说就是:

“卫星伯家也很穷,但是那里像一个家,我们是他的亲生子女。伯母的脾气很好,很善良,小孩子顶撞她,她都不生气,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像邓秋桃一样的孩子,在邓卫星的“学生之家”中还有很多,他们都将这里视作自己的家,细心呵护着。

据统计:从1981年到2010年近30年的时间里,前后共有859个山区孩子住进了“学生之家”。

而在这些学生之中,有超过60%的学生来自困难家庭,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父母远去他乡打工,“学生之家”就成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这里有父母,还有一大群兄弟姐妹,他们相互勉励,共同学习,一起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但这也不禁让我们好奇,邓卫星夫妇究竟是怎样照管这群孩子的呢?

辛勤善良“阿爹阿姆”

我们在前文说了,邓卫星是靠卖猪肉维持生计的,每天凌晨三四点他就早早起床去镇上菜市场打理自己的肉档生意,直到上午10点钟左右才收摊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邓卫星每天都要重复着这样的工作,非常辛苦。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卖猪肉似乎很赚钱,但你要知道的是,这是在十多年前,再说邓卫星家中并不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还有一大群学生。

所以,邓卫星卖肉赚来的钱,基本只够“学生之家”的日常开支。

最初的时候,在邓卫星家寄宿是免费的,只需要自己带一些米来就可以了。

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多,邓卫星也开始收取很少的住宿费,从一年175元,到后来的325元。

然而,“学生之家”中的很多学生都是来自贫苦的山区,费用根本交不全,只能背一些米来顶。

邓卫星有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每一笔欠账都是有记录的,清一笔就划一笔,但近30年过去,没划掉的账目还是有很多。

有些学生直到毕业,也没有钱补。邓卫星也不好去他们家里要,而且还安慰他们“以后发达了再慢慢还吧!”

当然,看到这里,也许某些人就会站在道德高地上去做出评价了:“既然他们都是贫困山区的孩子,那干嘛还要收费呢?这不就是借机发财吗?”

但其实不然!

邓卫星也不是大富大贵之人,他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平头老百姓,收入微薄、开支巨大的他想要将“学生之家”继续办下去,只有大家一起努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求学,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尽管如此,当时镇上有些人还是觉得邓卫星开“学生之家”赚了很多钱,于是便纷纷跟风开了几个,结果还没坚持一个星期,就倒闭了。

很多人只看到邓卫星的“学生之家”中学生很多,一定赚了很多钱,但他们哪里知道,为了维持这个大家庭,邓卫星和妻子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干活,卖肉、做饭、种田、洗衣服……

夫妻俩就如同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每天都在不断地运转,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

为了节约开支,年过半百的邓卫星每天还要去山上砍上百斤干柴,然后再将它们背回来,就连用的水,也是他从山上引来的。

但不管邓卫星夫妇再怎么节省,每年他们都要填进去一两万元,几十年来,家中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添过。

学生们的费用交不全,他也没有要,来到他这里,吃饭、睡觉、生病等等都被一起包了!

每天邓卫星卖肉回来,手上都会提着五六斤新鲜的猪肉,这是学生们一天的主菜。

虽然每顿饭并没有大鱼大肉,但基本的肉食还是能保证的,因为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不想让孩子们在营养上有所缺失。

而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邓卫星夫妻俩每次都要等到孩子们吃完后才吃。

邓卫星很辛苦,他妻子熊廷贺身上的担子也不轻!

丈夫出门卖肉,熊廷贺凌晨4点就要起床收拾家里的卫生,然后开始给几十个孩子做早饭。

虽然只是一顿平常的早饭,但做起来也挺不容易的,因为大一点的孩子和小一点的孩子吃的东西不一样,她每次都要做多份才行。

之后,她还要叫孩子们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组织孩子们准时准点去上学。

孩子们吃完饭走后,她又开始洗碗、收拾家里,然后简单休息两三个小时,又开始为孩子们准备午饭。

接着又是新一轮的收拾、整理,准备晚饭……熊廷贺就如同流水线上的机器,每天不停地运转着!

但不管是奔波在外的丈夫邓卫星,还是忙碌在家的妻子熊廷贺,他们都没有丝毫抱怨。

到了下午,镇上的小学、中学陆续放学,孩子们也陆续回到家中。而此时,也是邓卫星一家最忙乱,同时也是最热闹的时光。

孩子们在院子里打打闹闹、下棋、聊天、赶作业,有些孩子也去厨房帮“阿姆”熊廷贺做饭,“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但熊廷贺更忙!

她一边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炒着菜,一边挨个喊孩子们洗澡,期间还要抽出时间来帮年纪小的孩子搓几下衣服……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幸福的画面啊!

晚上8点钟左右,吵吵闹闹的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每天集中的晚自习开始了!

在2个小时的自习时间里,几十个孩子在邓卫星的监督和辅导下,各自在大厅的“学习区”坐好,写作业、温习课本、背唐诗宋词、互相辅导。

邓卫星更是像一个老师一样,直接搬来一张凳子坐在旁边,随时等候孩子们向他提问。

邓卫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虽然每天都非常地累,但每当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时,一天的疲倦也就消失了。

晚自习结束,孩子们在院子里打闹一阵后,就去睡觉了,邓卫星家的这栋二层小楼,又渐渐归于寂静,一天的时光就这样结束了……

这样的日子,如果只是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一年两年的话,那基本还可以承受,但邓卫星夫妇一干就是30年,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到底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邓卫星也曾做过解释!

常有人问他:为什么甘愿守着清贫如洗的生活,30年坚持照顾孩子们上学?

对此,他曾老泪纵横地回答道:“全村几十年只有我一个考上全市重点高中,可因为穷,我只读了一个星期就眼睁睁地放下课本。我知道上不了学的苦,我不想让孩子们再走我的路……”

写到这里,文史君早已热泪盈眶!

是啊,邓卫星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这一辈人,受尽了生活的打压。因为贫穷,他们不得不走出校门,为了生活辛劳一辈子。

他们很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但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他们无力反抗,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为此,他们很多人不惜背井离乡、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这种“爱”是无私的,也是无比伟大的!邓卫星夫妇,其实就是中国很多父母的缩影。

圆孩子们一个“读书梦”

开创“学生之家”,并不是为了牟利,更不是为了赚取名义,而是为了给山里的孩子一个家,圆他们一个读书梦。

相较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山区孩子想要读书,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暂且不说他们的家距离学校有十几公里,甚至是几十公里,就光是学费、生活费,他们就很难承受。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在当下要好得多,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加上国民经济的提升、社会的进步等等,使现在很多农村的孩子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

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尤其是对于极度贫困的下石太镇来说,这里的孩子想要读书,真的是非常困难。

1959年出生的邓卫星,打小就很会读书,学习成绩非常好,1977年初中毕业时,他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市重点中学——英德中学。

据邓卫星回忆说:“当时全市只招收40个学生,但我考上了,而且是我们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

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这一年,邓卫星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家里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

就这样,邓卫星在英德中学仅读了一个星期,就被迫退学了!

“我很爱学习,很想读书,但就是因为穷,再也没能读成……如果能读完高中,现在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每次提起辍学这件事,年近六旬的邓卫星竟然哭出了声。

在他的心里,究竟埋藏了多少的痛楚和无奈?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的邓卫星,此时此刻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帮助山区贫困孩子们实现他们的读书梦。

而这,也是他的梦!

30年如一日,功德无量

邓卫星靠卖肉为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山下乡去收猪。

每当他走进那些贫困家庭中,看到很多跟他一样因贫穷上不起学的孩子,心里就非常难受。

1981年的一天,邓卫星去山里收猪时,偶然遇到了一个爱读书但因为路远而失学的女孩‘陆秋贤’。

邓卫星看到这个小女孩,心疼地问道:“你怎么不去学校读书?”

小女孩回答:“我们这里这么偏,学校又那么远,怎么去?”

小女孩的话,让邓卫星非常难受,心想一定要帮助她实现读书梦,可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突然,邓卫星想到,自己家离镇上的中学那么近,怎么不让她寄宿在自己家中呢?还可以让妻子给孩子做饭,照顾饮食起居。

几天后,邓卫星找到陆秋贤,对她说:“你可以到我家来寄宿,这样就能上学了。”

然而,让邓卫星万万没想到的是,陆秋贤这一来,同时还带来了六个女孩,而且之后每年一开学,就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邓卫星家中。

镇里的学校一度搬迁,邓卫星一家也只好跟着搬迁。

我们上文说到的邓家那栋二层小楼,就是1992年,邓卫星卖掉自己珍藏多年的两块黄腊石,并花光所有积蓄才盖起来的。

这栋小楼一共有8房两厅,除了自己一家四口住的3间外,其他全部拿来作为孩子们的宿舍。

邓卫星开办的“学生之家”,平均每年有30个孩子,最多的一年达到了50个。

有一年,邓卫星的妻子熊廷贺上山砍柴时出了意外,在床上躺了大半年的时间。

而当时邓卫星的两个儿子正准备读大学,需要很大一笔学费和生活费,这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此时的邓卫星,觉得“学生之家”坚持不下去了,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

但当他看到开学时送上门来的20多个孩子时,他又心软了,继续咬牙坚持着。

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邓卫星夫妻为了“学生之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不管再苦再难,夫妻俩也从未向别人伸过一次手。

下石太镇政府负责人曾用四个字评价邓卫星的这30年——“功德无量”!

邓卫星的事迹曝光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人们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

2011年,邓卫星的感人事迹被网友投票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第一季度网络“草根英雄”。

直至今日,邓卫星的事迹仍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2016年7月,邓卫星还入选了“中国好人榜”。

什么是英雄?

英雄不一定都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大人物,身处底层的小人物,也能够发光发热,在他们身上,也能涌现出无限的能量,也能为社会贡献巨大的价值。

邓卫星30年如一日,帮助近900名山区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这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当然了,我们或许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也无法承受那样巨大的压力,但我们可以铭记他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身上那种坚持不懈、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草根英雄”邓卫星,致以敬意吧!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野奢派云游世界 | 遗失在人间:喀纳斯湖

野奢派
今天 11:58

五岳至尊话泰山

五岳至尊话泰山 五岳至尊话泰山 五岳至尊话泰山
中国周刊
今天 13:48

全球最有钱的2个国家,第一个以卖钱为生,第二个人人想去

全球最有钱的2个国家,第一个以卖钱为生,第二个人人想去 全球最有钱的2个国家,第一个以卖钱为生,第二个人人想去 全球最有钱的2个国家,第一个以卖钱为生,第二个人人想去
深更读史V
今天 11:40

这条河是世界上最贵的河,黄金储量相当高,黄金采了百年却越来越多

这条河是世界上最贵的河,黄金储量相当高,黄金采了百年却越来越多 这条河是世界上最贵的河,黄金储量相当高,黄金采了百年却越来越多 这条河是世界上最贵的河,黄金储量相当高,黄金采了百年却越来越多
安某人读史
今天 11:17

江苏省县域面积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县!

江苏省县域面积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县! 江苏省县域面积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县! 江苏省县域面积最大及人口最多的县!
历史大讲官
今天 11:1

康熙认为此地不宜生存,转手送人,如今成为俄罗斯最大渔场

康熙认为此地不宜生存,转手送人,如今成为俄罗斯最大渔场 康熙认为此地不宜生存,转手送人,如今成为俄罗斯最大渔场 康熙认为此地不宜生存,转手送人,如今成为俄罗斯最大渔场
子园谈古今
今天 10:59

广西“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 国庆7天 人数6.8w | 运营分析

广西“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 国庆7天 人数6.8w | 运营分析 广西“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 国庆7天 人数6.8w | 运营分析 广西“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 国庆7天 人数6.8w | 运营分析
农业园区运营创新研究
今天 10:35

保护省级重点文物!六安两处标志性古建筑物正在修缮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今天 10:4
新时代之桥|藤架·秭归长江大桥

新时代之桥|藤架·秭归长江大桥

新华社
今天 10:1

韩文公祠:国内最早纪念韩愈的专祠,倚山临水古朴清幽!

韩文公祠:国内最早纪念韩愈的专祠,倚山临水古朴清幽! 韩文公祠:国内最早纪念韩愈的专祠,倚山临水古朴清幽! 韩文公祠:国内最早纪念韩愈的专祠,倚山临水古朴清幽!
duck_ye
今天 10:1

今天,我给荔湾道个歉

今天,我给荔湾道个歉 今天,我给荔湾道个歉 今天,我给荔湾道个歉
八地
今天 10:0

思窝山图腾:黄山花海,与云海魂牵梦绕的相会

思窝
今天 10:49

广州有条街道像东南亚市井,和广州塔同框,建筑气质停留在80年代

广州有条街道像东南亚市井,和广州塔同框,建筑气质停留在80年代 广州有条街道像东南亚市井,和广州塔同框,建筑气质停留在80年代 广州有条街道像东南亚市井,和广州塔同框,建筑气质停留在80年代
一路南风
今天 9:47

最美“青”秋 | 西宁市新增一处秋景网红打卡地

最美“青”秋 | 西宁市新增一处秋景网红打卡地 最美“青”秋 | 西宁市新增一处秋景网红打卡地 最美“青”秋 | 西宁市新增一处秋景网红打卡地
红延社
今天 9:45

河南林州:秋日太行云海美如画

河南林州:秋日太行云海美如画 河南林州:秋日太行云海美如画 河南林州:秋日太行云海美如画
河南省文化旅游手机报
今天 9:36

露营与咖啡

方正游云南
今天 10:1
山东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山东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狐椒文旅
今天 9:16

沙漠里钓鱼见过没?世界上“奇怪”沙漠,没有黄沙却遍地河虾

沙漠里钓鱼见过没?世界上“奇怪”沙漠,没有黄沙却遍地河虾 沙漠里钓鱼见过没?世界上“奇怪”沙漠,没有黄沙却遍地河虾 沙漠里钓鱼见过没?世界上“奇怪”沙漠,没有黄沙却遍地河虾
心底的小城
今天 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