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将死等同于生,一直都有厚葬死者的传统,尤其是那些帝王将相、王公贵族。随着“厚葬”传统而来的就是中国盗墓的兴起,最著名的就是魏武帝曹操成立了摸金校尉——一个官方的盗墓机构,专门从事盗墓补充军饷,民间的盗墓组织更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多如牛毛,所以几千年来,我国的很多名人、权贵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就算是权势熏天的慈禧老佛爷的墓也难逃厄运,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曹操墓、秦始皇墓。
很多没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古墓,其实也并非盗墓贼不想去盗,而是实在没有办法,比如找不到的古墓像曹操墓、成吉思汗墓等,还有就是技术上不允许的,比如:秦始皇墓等等,当然还有一类古墓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在那、技术也可以而且里面还没有机关,但是几千年来却也没有人敢去盗的古墓,关羽墓就属于此种类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关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民间是和孔圣人一样的存在,是大家公认的“义气”的化身,更是民间供奉的“武财神”和“武圣人”。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一直追随先主刘备,忠义可嘉、武艺高强、军事才能出众,是一位当时威震华夏的将领,只可惜后来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身首异处。
关羽被杀后,头颅被孙权献给了曹操,曹操按照王侯之礼进行了厚葬,这就是现在洛阳的关陵。在曹操对关羽头颅进行盛大葬礼后,东吴孙权迫于当时的压力,也对关羽的身体进行了风光大葬,按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境内。蜀汉政权为了纪念这位功臣也在成都为其进行了衣冠冢的大葬,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魂归故里”的由来。
关羽死后,随着历朝历代对关羽的不断加封,关羽的在民间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直至清朝将其褒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在港剧中,大家也可以看出,“关公”在民间的崇高地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尤其是在江湖人士心目中,关羽更是演化成为了“保护神”般的存在。从关羽的民间地位,也可以看出,因为人们心存敬畏,所以千年年来人们不敢对关羽墓进行偷盗。
盗墓贼是一个江湖职业,而关羽是包括盗墓贼在内的整个江湖的“保护神”,盗墓贼自然也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除了盗墓贼在精神上“不敢”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利益问题。大家从关羽葬礼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魏蜀吴三家都对关羽按照诸侯礼进行了风光大葬,但是其实三家都只是为了给世人做做样子,尤其又是在战乱年代,所以根本不可能有过多的陪葬品。
而干“盗墓贼”的人很多其实就是“唯利是图”之辈,因为只有重利的人才会干这种被世人所不齿的缺德事,但是关羽墓陪葬品并不多,所以盗墓贼自然也就更不愿意冒险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对关羽的“尊敬”,对关羽人品的认可、赞扬和佩服;另一方面是“无利可图”,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自然也就一千多年以来无人敢对“关公墓”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