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芦墟古镇临水而建,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与其他江南古镇最大的不同是,这里完全没有任何商业开发的痕迹,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风韵,实为难得。
踏上这千年古镇的街道,映入眼帘的满是明清时期的民宅、河道、石桥、名宅,一条南北向的市河,从牛舌头湾南岸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观音桥,一直向南流经登云桥汇入南栅港,合并于浙江嘉善水域。市河两岸是依水而居的街市,古色古香的氛围呼之欲出,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年代。
芦墟古镇跨街楼,江南古镇的独秀之花
芦墟古镇并不大,镇上有百年古宅陆宅 、怀德堂等区级保护文物,集中在南北市河的东西两岸。漫步芦墟街头,那些经年累月的老建筑早已破败,透过岁月的斑驳,我们仍依稀能找回当年的繁华气派:从砖雕门楼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庭院深深;从门梁的雕花镂刻上,我们能想象出主人的辉煌显达。
芦墟古镇是真正原生态的,这里没有常见古镇的那些土特产店铺,更无法找到青年人心仪的咖啡馆和酒吧。芦墟古镇上为数不多的商铺里,销售的是古镇居民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商品的销售利润中,没有旅游景区的无形消费,是绝对的货真价实。
芦墟,是由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组成的江南水乡画卷。没有喧闹的繁华,只有古朴的幽静。千年古镇,蕴含着时光沉淀之美,需要去细心品读,这里每一堵斑驳的墙,每一扇破旧的窗,都蕴含着悠悠岁月的故事。
芦墟古镇市河两岸街道上的跨街楼,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她是江南古镇的独秀之花,这一特色,为国内古镇所罕见。这些跨街楼,大门临街,且上层与正屋相连,宽窄不一。跨街楼冬暖夏凉,避免了经商者的日晒雨淋之苦,镇上的居民同样也享受到了遮风挡雨的购物便利。
跨街楼又名骑楼,于何时,已很难查考。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芦墟老街的商家民宅几乎全部朝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亦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这3米左右宽的街路上方是民宅的二楼。跨街楼由此得名。
芦墟东南街116号的沈氏跨街楼,是最有特色的,这一地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闹市区。第一进贴临市河,与第二进门屋一起构成跨街楼,楼下便是人来人往的东南街。沈宅一进又一进,宅院深深。
漫步在千年古镇的芦墟老街,感受着江南水乡的那种宁静和古朴,感受着芦墟市民闲适怡然的平淡生活,感受着悠悠岁月沉淀下来历史韵味。这幽静的古镇上蕴藏着诗一样的美好,如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芦墟山歌”一样,韵味深长。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