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三泉亭(王义文)

旅游 时代人生 2022-10-15 15:43

原标题:月映三泉亭(王义文)

一个睛朗的仲秋之夜,我们几位老友突然来了雅兴,相约夜游西山,寻幽赏月。

黄昏从新辟的西山广场出发,沿古木茂林中的寒溪栈道缓缓而行,经读书堂,过避暑宫,登武昌楼,信步来到松风阁前。此刻月朗星稀,清风徐来,令人好不惬意。正欲停步享受一番之时,从灵溪谷方向飘来《二泉映月》那宛转悠扬而又熟悉的旋律,仿佛空山鸟语,顿时牵住了我们的神思。大家不由自主循声而去,跨入古灵泉寺大雄宝殿右侧的三泉亭。

三泉亭因有涵息、滴滴、活水三泉环绕而名。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公元1527—1531年)。以纪念晋代陶侃、唐代元结、宋代苏轼三位先贤,称三贤亭,后渐倾废。清代复建,时人石山俨曾撰联刻于西山三泉亭两侧石柱:“移榻井栏眠,泉滴碎珠陶梦寐;登临山罅望,沙横匹练划江湖”,后毁。1942年,由邑人在原址重修。亭高两层,方正庄重,圆柱拱门,中西合壁。内刊彭玉麟的“梅花石刻”及本邑宿儒周华琴先生所书:“悠游泉石知何日、常伴梅花不计年”的对联。情景交融,古朴典雅,与三泉相映成趣,珠联璧合,人谓“清凉福地,自在洞天”。

来到三泉亭精致的庭院之中,葡萄架下,原来是一位在此修行的五旬寺僧,正在石桌旁闭目养神,专心倾听从收录机中传出的丝弦之音。由于有过一面之缘,寺僧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亭外就坐,并端上东坡饼,泡壶“灵泉茶”以示款待。品茶尝饼,气定神闲之际,玉盘出岭,银光四溢,只见碧天如洗,空无纤尘,地拂微风,草露花眠。果然是宁静以致远,超凡脱俗。

乘着茶后余兴,轻移脚步于亭前的青石板上,环顾四周,方感月夜山居之美:亭西南乃剑石峰之阳,青苍苍的山麓在皓月下如镀了一层银霜,洁白如缎;面西北而视,从突兀的青龙山之巅泻下的月光,浑然如巨瀑之水,气象万干。哦,这才是诗境画境仙境之所在!右侧是白虎山,因晚风亲吻,松涛之声如泣如诉,缓缓而来,令我等如沐仙乐,心旷神怡。置身此境,寂然凝思,忽然听到耳畔似有叮咚叮咚的泉韵。难道这是幻觉?以前游览时可从未聆听这奇妙的天籍之声。

寺僧解释道:“有灵山空谷必有醴泉,白天由于人多语杂,故而掩之。”可泉眼在哪儿?源头又从何而来?顺叮咚之声前行三十步的青崖之下,有潭约三平方米,清洌的泉水在幽暗的潭面闪烁着鳞波,那是泉水在月光下的折射。泉水从高处的石缝中泠然滴下,叮叮咚咚,融人潭中。这就是“涵息泉”,古已有之,千年不息。原名“石眼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泉中有老龟出没,而由督学使者、翰林院侍读学士白华居士等立碑并更名为“涵息泉”。寺僧说“三泉”之源来自剑石峰峡谷中的灵溪,它上通洗剑池,下穿灵泉寺,连珠流莹,直汇山下的寒溪塘。

再往西移二十步,朦胧中崖壁上披萝挂蔓,绿影婆娑,崖间泉滴碎珠,清新洗耳,四时不竭也。东晋时即有“滴滴泉”三字刻于崖上,后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今人复刻一小石碑刊于泉壁,总算有了个标识。紧邻“滴滴泉”不足十米的曲尺型山壁上,有一股薄如轻纱的碧波顺流而下,源源不断,恍如一帘春水,直入心田。这种灵气流动,清新澄明的境界,使我等顿悟宋代理学家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不用猜,它就是“活水泉”。据《古灵泉寺志》记载:“清朝刻篆书‘活水泉’碑立泉侧,‘文革’期间毁,现残碑仍在寺内。但藏于何处,不知所云。”

也许是上天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或者说是幸运,这块残碑之谜,居然不经意间被我们揭开。

悠游三泉之后,寺僧为了让我等更直观地领略月映三泉亭的风姿,特意带路登高,临空俯视。纵览眼底世界:月华如镜,三泉亭笼罩其中,时隐时现,宛若蟾宫。绕道返回的途中,要经过三泉亭左侧后方一条阴暗狭窄的坡道。我眼神欠佳,脚下一滑,竟跌坐在一级台阶上。下意识地用手一摸,明显地感觉到有凹凸之感。出于好奇,借助寺僧的高倍手电筒,拂去台阶上的泥土,面前的一幕着实让我们惊喜不已,青石台阶上篆刻“活水”二字历历在目,清晰可辨,连寺僧都觉得十分诧异。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这块残碑的发现,印证了姜锋青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言:“一不小心我们就踩上了李白、苏轼的脚印”。可见吴都古城的文化底蕴的深厚。不过这块在黑暗中沉睡了二三百年的残碑,能否改变命运,重见天日,也让我们在分享些许成就感的同时,多了一分期待。

月影西斜,九曲岭下早已是万家灯火,歌舞升平。这与山中的清风明月、泉韵梵音相较,恍如隔世。清嘉庆状元陈沆游三泉亭后诗曰:“我心忽荡漾,照见三灵泉”,“一杯甚消渴,吾意不在禅”。感慨良多,意味深长,或许值得我们咀嚼思考……。

本文作者王义文,现年78岁,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收藏协会会员、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吴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鄂州市地名学会,鄂州市楹联学会会员等多家文艺社团成员。王义文长期从事地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研究。2021年获得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王义文"民间文艺守望者"荣誉称号,先后参与编辑《洋澜湖志》、《鄂城区地名志》、《吴山楚水话鄂城》、《鄂州市图书馆志》、《鄂州市姓氏文化专刊》等书刊。

作品先后荣获鄂州市方言永久存档、鄂州市抗战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其作品收录于《三国文化研究论文集》、《观音阁》、《西山寻梅》、《八屋塆》、《精彩鄂州》、《鄂州市地名典故》、《鄂州市地名故事》、《导游鄂州》等书刊。曾参与鄂州电视台《中华礼仪》节目的录播,入选2022年鄂州市百名杰出老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