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0月14日消息(见习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包林林 蔡峰)金秋时节,走进甘肃定西漳县金钟镇寨子川村,映入眼帘的是别具一格的民俗壁画、精心设计的文化广场,宽阔平整的硬化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还有临水而建的农家乐……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金钟镇寨子川村抢抓东西部协作示范村的机遇,不断强化与青岛即墨交流协作,通过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和做法,依托本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村庄治理、推进良法善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金钟镇寨子川村现代蔬菜种植园(央广网发 蔡峰 摄)
金钟镇寨子川村的发展,是即墨与漳县深化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即墨、漳县不断完善两地互访、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沟通联络、人才交流等工作对接运行机制,联合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东西部协作扎实有力开展,为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的三岔镇产业园,如今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张响亮名片。自从该产业园建成后,三岔镇三岔村村民朱庆丽就变成了家门口的“上班族”,开始在该产业园务工。朱庆丽说:“这个园区建成后,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出门就能上班,老人娃娃也能照顾上,一家人在一起感觉特别幸福。”
在三岔镇产业园,像朱庆丽这样变成“产业工人”的长期务工群众有60多名,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不仅如此,该产业园还吸纳季节性务工群众200余人。
当地群众在三岔镇产业园采摘木耳(央广网发 包林林 摄)
据了解,即墨、漳县两地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2022年累计投入资金2779.27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2个;投入资金1000万用于新寺镇青瓦寺村、大草滩镇新联村、三岔镇三岔村、金钟镇寨子川村4个东西部协作示范村和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利用东部资源引进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入驻,企业投资1396.04万元,用于菌棒厂生产和扩建,合力共建漳县现代农业园区;新引进2家企业到漳县开展协作帮扶,企业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让20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即墨区积极搭建劳务供需对接平台,并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289万元,用于劳务奖补和相关培训,2022年举办劳务培训班4期200人,协调解决2800余人稳定实现就业增收。同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六一端午促消费活动”等,依托在即墨区建立的漳县农特馆和东部协作地采购,帮助销售漳县农特产品累计达1亿余元。
漳县组织赴青岛务工人员有序返岗(央广网发 蔡峰 摄)
此外,即墨区与漳县深入开展人才交流。漳县先后选派19名医生、15名教师赴山东济南市和青岛即墨区学习交流,即墨区选派8名教师、4名医生到漳县开展学习交流。同时,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党政干部928人。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如今,来自青岛即墨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正在源源不断地向漳县输入,东西部协作之花已在武阳大地、漳河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