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在金沙江感受大国重器的“心跳”
对于白鹤滩水电站,此前我只在电视上见过。至于它有多厉害,除了一堆数据,我没有太多概念。
今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白鹤滩水电站。沿着漆黑深邃的地下隧道,我来到了左岸机组厂房。“隧道怎么这么长”“岔路怎么那么多”……这是我对这个“地下宫殿”的第一印象。
当时,左岸的第八个机组还没有投产发电,我有幸透过机组外壳上的透明玻璃罩看到了机组里的“管道”模样。在这个被称为电站心脏的地方,巨大的发电轰鸣声响彻厂房,看着8个发电机组和控制柜上的发电数值,第一次,我如此近距离感受着这个大国重器的“心跳”。
第二次来到白鹤滩水电站,是左岸全部发电机组投产发电的第四天。当时我已采访完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枢纽部分设计总工程师陈建林,对水电站的了解也不仅只停留在6个世界第一。
当水电站泄洪项目部主任王孝海再次带我走进厂房、走到坝上,和我讲述他们与白鹤滩水电站的故事时,在不断的交谈中,我对白鹤滩水电站的了解越来越深,之前模糊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在这些数据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大国重器的威严和震撼,更是这群中国工匠用精益求精、下马看花的精神,一遍遍锻造百年工程的毅力和决心。
写稿时,我反复思考了很久,应该选择哪些部分作为讲述重点。但就像陈建林说的那样,白鹤滩水电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壮举,每一个地方都值得我花心思去反复筛选和打磨。“水电在哪里,水电人就在哪里。”寥寥几千字,很难讲完几代水电人为白鹤滩水电站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但白鹤滩水电站可以。每一根钢筋、每一方混凝土,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白鹤滩水电站可以用百年不倒的身躯,大声宣告中国水电的核心竞争力,讲述着中国水电的故事与奇迹。
本版采写:唐小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罗石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