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海有一个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的小岛,这座小岛坐落于西沙群岛东部,所以就被叫做东岛。
西沙东岛环境优美,巨大礁盘以及淡水泻湖是岛上的著名景点。此外,面积虽小,但西沙东岛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似乎还比较强,在岛上面生存栖息着大量动植物种群。
不过,随着对这座小岛的大规模探索,科学家们发现,在西沙东岛上似乎出现了“超载”现象——有400头野牛在此生存。
更奇怪的是,西沙东岛并不是因为地壳运动而从陆地上分离出来的部分,而是由海洋物质复合组成的岛屿。并且,西沙东岛远离陆地,野牛无法从大路上自然迁徙到这里。
此外,由于面积太小,西沙东岛难以支撑像野牛这样的大型动物进行从无到有的演化。
那么,岛上的野牛到底从何处来?
东岛野牛
海洋中的小岛上出现动物并不罕见,西沙东岛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鸟儿,那些翱翔于南海的海鸟尤为喜欢光顾这座小岛。
在西沙东岛上大约有着40多种鸟类,其中白鲣鸟是岛上的“常住人口”,数量多达5-10万。在1980年,我国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白鲣鸟保护区。
不过近些年来西沙群岛的鸟类数量有所下降,因此,这里便也成为了中国鸟类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
海岛上出现鸟儿实属正常,可突兀的是,人们在西沙东岛上发现了野牛的存在。
在上世纪50年代,西沙东岛的驻守军队意外地在岛上看到了一些野牛。
不知道是不是饿得狠了,这些野牛们看起来十分羸弱。
军队猜想这些野牛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不适应海岛环境,所以才会如此虚弱无力,便特意安排了几头来自海南岛的壮硕黄牛来与其交配。
黄牛来到海岛上后,迅速与野牛们进行交配,两者繁育出了一个新的野牛品种。
这些牛儿们变得十分健壮,繁殖能力也大大提高,因此,岛上的野牛迅速繁衍开来,野牛种群不断扩大,最高时的数量甚至达到了400头。
对于野牛的来源,军队并未做多想,只当它们是这里的土著居民。
到了后来,一些动物学家得知此事后,心内十分诧异。
按理来说,西沙东岛与陆地隔绝,野牛们无法通过自然迁徙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并且西沙东岛也无法为野牛提供一个从无到有的形成条件,那么,这些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野牛的来源
为了探清野牛的来源,动物学家以及其他科学家们来到了这座毫不起眼的小岛。
在为没有相关文字记载苦恼的时候,科学家们意外发现了岛上的一个小水坑。
这个小水坑虽然面积不大,但确是岛上唯一的淡水源。如果没有这些淡水的存在,这些野牛或许早已灭绝。
野牛们每天都会来到水坑这里补给水源,在喝水的同时,它们也会排泄粪便。其中一些粪便保留在了小水坑中,经年累月之下,野牛们排泄的粪便在水坑中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沉积层。
这可是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有了沉积层,那么科学家们就可以沉积物质的形成年份来推断出第一批野牛来到登陆这座小岛的时间。
经过分析,最早的沉积物质形成于1659年前后的40年中,也就是17世纪中叶前后。
在17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时期。那是个极为动荡的时期,因为王权的倾轧必然伴随着残酷的战争,而战争伤害最多的就是寻常老百姓。
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在明末清初之时,战乱频繁,百姓们颠沛流离,一些流民为了寻一安身之处,不再受战争所累,决定离开陆地远赴与世隔绝的海岛。
逃亡必然是要携带必要的生存工具的,而对于农业时代的人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耕种土地更重要的呢?于是,这些流民们便带上各种种子、牲畜以及工具,拖家带口地逃离到了海岛。
就这样,作为耕种土地的“工具牛”就被人类带上了西沙东岛。
在后来,等到陆地上的战事平息、政局稳定之后,这些流亡的人又回到了陆地上。只不过,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牛没有被带回去,它们被留在岛上自生自灭。
幸运的是,在主人们离开小岛后,牛儿们也没有陷入绝境,岛上的生态环境以及淡水资源等恰好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需求,所以它们便在此长住下去。
不过,由于与其他种族的牛彼此隔绝,这些野牛们饱受着近亲繁殖的折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西沙的驻守军队发现了这些羸弱的野牛,并安排黄牛与其杂交。在此之后,野牛种群开始迅速扩大。
到现在,野牛在西沙东岛上已经生存了300多年,已然成为西沙东岛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然而,过量繁殖的野牛也会造成生态系统的“超载”。
众所周知,牛是草食动物,这些野牛们会经常啃食小岛上树木的树皮和树叶。
在以前野牛规模不大的时候,这可能无伤大雅,但如果任由野牛数量疯涨,那么岛上的植被很有可能被大肆破坏,以至于鸟儿失去栖息之所。
因此,为了生态平衡,不能放任野牛的无限制繁衍,必须对其规模进行控制。
结语
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面积微小,但西沙群岛却有着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实在是令人惊喜。
这也启示我们,不要小看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或许在某一天,它也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