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沉浸式产业的产业链条已覆盖到方方面面,沉浸式+文旅项目类型丰富,层出不穷。
“沉浸式文旅”极速发展,如何靠“逆向思维”取胜?
01
文化IP的挖掘和转化
近几年来,全国多地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等在沉浸式文旅项目上作出尝试,沉浸式文旅迎来快速发展期。
业内专家认为,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要将文化IP的挖掘、体验和价值转化作为核心。
只有充分运用沉浸式业态的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形成优质内容,才能产生长久的、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沉浸式文旅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结合旅游文化IP营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
让置身其中的人与文化作品发生互动、甚至参与作品的创作,体验到感官震撼和思维认同。
“沉浸式”理念的火热,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也引发了业界的新思考。
02
不可忽视的盲区与机遇
沉浸式文旅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离不开政策的加持。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基于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目前国内沉浸式体验覆盖了12大细分产业、35类业态,成为全球沉浸产业最为发达的市场之一。
通过高科技的手段,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使人沉浸在精心营造的幻妙氛围中,形成全新的场景体验。
眼下,虽然沉浸式文旅成为行业“新宠”,有望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来更多机遇。
但同时,沉浸式文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技术应用不到位
“沉浸式”理念快速升温的背后,由于相关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游客体验感差等问题也并不鲜见。
二、未立足文化根源
沉浸式文旅单单只是强调场景的绚丽,而忽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无法满足游客的体验感,很难打造沉浸式文旅精品项目,也无法成为长久的发展方向。
三、盲目跟风,得不偿失
业内专家认为,并非所有文化旅游景点都具备开展沉浸式游览的条件,项目的相关设施建设如果影响文物安全、破坏历史景观,则得不偿失,不应盲目跟风。
03
国内外精品案例
——沉浸式博物馆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的布局就突破了场景的单一化设计,以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新的运营手段,对宗教与历史进行沉浸式传达。
在互动体验上用数字化的表达方式,用艺术化的展陈设计方式,充分展示了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为游客带来的游览乐趣。
“感恩众生”馆:垂下的生命之树的枝条随着色彩的变换散发着夺目之色。
——沉浸式艺术装置
受“万物有灵论”的启发,法国艺术家Claire Bardainne和Adrien Mondot使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制作出陈酿挥发、酒气弥漫空中的艺术场景。
用沉浸式的光影结合一种透明物质制造出这些隐隐流动的暗黑效果,就像这味“黑霉菌”一样,漂浮在空气中,缠绕在观众的周身。
蒸汽像一缕飘在空气中薄雾,随风而散,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却流动在整个场景里,如影随行,可触可摸。
观众们沉浸在酒香的影子里,就像是细细品味马爹利的酒一样,醇香缱绻,回味无穷。而这一漂浮在房间的透明物质恰似弥漫在空中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