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颜值”健“体质”扮靓生态环境风景线
微风徐徐,草木葱茏。沿着中央山绿道,穿梭在高大乔木之间,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意。俯瞰路桥大地,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南官河水系碧波流淌,市民在城市公园里休闲玩乐,鸟语花香滋润着每一处大地……路桥区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以高标准、大力度、快速度,深入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年来,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路桥随处可见、俯拾皆是的自然图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是路桥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
“以前家门口的‘黑水河’变成了现在饭后散步的好去处。”“‘脏乱差’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亮美’,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心里舒服多了!”谈起十年来路桥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市民们纷纷点赞。
提水质 绘就生态水美新画卷
“这里水好,鱼也肥,累了就沿着健身步道走走,到处都是美景。”对于家住峰江街道保峰桥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鞠政蒙来说,自从家门口的生态环境大变样后,约上三五好友到湿地公园垂钓,便成了他最爱的休闲活动。
水清岸绿,处处是景。随着一批批治水项目落地建设,一个个涉水问题得到高效解决,像山后许泾、徐山泾、山水泾等河道,已经实现了从“问题河”到“生态河”的蜕变,路桥区水环境各项指标持续向优发展,生态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催生了南官河、飞龙湖、南浦湿地、黄礁岛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水旅“网红打卡点”。
十年来,路桥区坚持以治理为基础、以景美为形态、以育富为根本,变劣势为优势、化不利为有力,抓好生态促发展,抓牢发展保生态。经过十年努力,路桥3次荣获省级“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创成省级“美丽河湖”4条、市级“美丽河湖”6条,路桥区县控以上断面优良率从2013年的0%上升到2021年的42.9%,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从2013年的0%上升到2021年的71.4%,2021年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排名浙江省首位,创历年最优。同时,路桥区新增5个Ⅲ类水质断面,并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现雨污分流,河流碧波再现,路桥的水有了质的飞跃。
下阶段,路桥区将继续以“自西向东、断面攻坚、联合智治、全域提升”这16字治水方针为指引,全方位推进水环境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治水应有的贡献。
治土壤 打好污染防治保卫战
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事关“脚下环境”和“餐桌”安全。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修复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路桥多管齐下打好净土保卫战,更好地查“土情”、去“土污”、造“土景”。
“有了电镀园区,辖区内重金属污染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土壤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望着眼前园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区生态环境分局污控科工作人员说。
在源头预防上下大功夫。路桥区高规划建设浙江之恩环保(电镀)园区,打造“生产工艺领先全国、污水处理领航行业”的绿色电镀加工产业示范区,防止土壤污染新增量,“园区内电镀生产线、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道均采取架空设置,电镀生产线以自动线为主、半自动为辅,自动化水平达80%以上。同时,我们还高标准设置入园门槛,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扶持发展规上企业。”区生态环境分局污控科工作人员说。
苗木产业引领,布局塑造都市区“南花园”。“如今峰江一年一个样,越来越漂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美好了。”家住蒋僧桥村的蒋大爷说,当地的变化他们本地人最有发言权,这十年他亲眼见证了发展,原先污染和废弃土地、重点污染等区块变成了万亩花木基地,现在一出家门便是绿树成荫、美景如画。而且当地依托万亩花木基地打造了台州花木城,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岗位”。
不仅如此,路桥区在持续深化蓝天行动,打造清新空气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路桥区大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PM2.5也由五年前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6微克/立方米,降幅38.1%;AQI优良率也由84.8%上升至95.2%,上升1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