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青山)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
十里钢城,悠悠青山。
△青山全景
这里曾留下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逡巡不肯去”的故事,
这里曾是
东汉末年刘表与孙权争夺的重地,
这里曾挺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
这里率先试点海绵城市,
这里看见“城市的未来”,
这里示范“中国人居环境”,
这里挑战“制造”转型“智造”,
这里,是武汉市青山区。
△青山全景
穿越历史的雾霭,
走过光阴的变迁。
青山一次次拥抱全新的自己,
澎湃、鲜活。
01
兵家必争之地
文人“魂牵梦萦”
西周时期鄂国的领地,
秦一统天下时的“南郡”
汉高祖时代,
“青山”芳名初显。
据《江夏县志》记载:
沿长江溯流而上,
唯见此处独青,故名青山矶。
其尾亘长湖,首枕大江,
因易于避风,
商旅船只集聚于此,
集众成青山镇。
△青山矶
先民们在这片水泽之地繁衍生息,
孙权水兵演练,宋元大军激战,
诗仙李白游历,
为青山独添人文底蕴。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登上青山矶后,
眼见田连阡陌,湖泊交错,
留下“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的千古名句 。
△严西湖
02
白手起家的“工业传奇”
血脉里的英雄气概
有人说,
青山是武汉三镇之外的“第四镇”,
因为这里,见证传奇。
△武钢开工建设
1949年,
改天换地站立起来的新中国,
百废待兴。
全国钢产量不足16万吨,
平均下来,
甚至不够给每个家庭打一把菜刀 。
△庆祝武钢“一号高炉”出铁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
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
新中国的目光投向了长江流域。
武钢、青山热电厂等新中国“一五计划”的
多个重点项目落子青山。
新中国最早的开发区,
引来十万大军建设武钢。
不畏困难、艰苦创业的英雄气概
由此融进青山血脉。
△森林中的钢厂——中国宝武武钢有限厂区
1957年7月1日,
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
老一辈武钢人仅用14个月13天,
就完成了西方媒体眼中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炉容积1386立方米,
日产生铁2000吨以上,
年产量可达75万吨。
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
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
还高500余吨,
打破西方媒体“天方夜谭”的预言。
2019年,
一号高炉“退役”,永久关停。
它完成了肩负的历史使命,
而传奇却永远留在了青山这片热土。
△武钢厂区一角
03
昔日的环境之痛
今日的生态之荣
青山因钢而兴,
因钢而荣,
也因钢而痛。
作为以钢铁、石化为支柱产业的
沿江老工业基地,
青山区曾多年承受着
“工业三废”带来的“折磨”。
△戴家湖前世——“戴家山”
“坐守青山望青山”,
一度是居民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发展的车轮在时代的伟力之下勇毅前行。
青山奋楫争先进位,
勇蹚转型发展新路。
2013年,
青山江滩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湖北省首个“海绵江滩”横空出世,
将陡窄土堤变身生态缓坡,
杂乱滩涂建成“海绵”公园,
世界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
这一国际荣誉实至名归。
△青山江滩
戴家湖
这座曾经的工业排污地
粉煤灰堆场、垃圾掩埋场
经生态修复后,
将满目苍翠还归大自然。
△戴家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成为生态回归最好的证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接续上演。
04
悄然生长的生态之城
节节拔高的创新高地
古老的青山,
曾有钢花四溅的激情,
今有踔厉奋发的笃行。
△湿地中的化工区
眼下,一座新城正悄然生长。
107平方公里区域
将成为“创新之城”
“蓝绿之城”“宜居之城”,
生产、生活、生态“三城融合”
是工业之区数十年积累的实践经验。
告别“钢铁饭”,焕发新活力,
青山各个出击,全面开花。
去年,
中国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落户青山。
△青山数谷
辖区工业龙头武钢有限,
上线“5G+钢铁界面智慧管控平台”
完成高炉、转炉、铁水运输机车等
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
炼钢“动动鼠标,一键完成”,
告别“脏、苦、累”的“钢花铁水”。
△5G智慧炼钢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崛起中的青山数谷,
引来百度无人驾驶、微软创新学院等
数十家数字经济企业落户。
△“数字经济”对接活动
青山数字产业创新高地节节拔高,
2021年
全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447.5亿元,
占GDP比重49.3%。
05
可炫的财富
独有的执拗
青山蝶变,令人瞩目。
社交媒体上,
网友拍下晚樱绽放,
落樱缤纷的樱花之美
飘洒于青山公园。
△青山公园
秀美挺拔的池杉,玉树临风,
挺立于武东公园。
和平公园的花
戴家湖公园的水
……
“十里钢城”
生态“绿”与工业“红”交相辉映,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统一。
△建设十路
△南干渠游园
青山独有的历史印记,
藏身于碧波、绿地、林木之间。
绿色
是青山人可炫的财富
△青山江滩一角
——新建城市生态公园11个(含口袋公园)
城市绿化覆盖率34.9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0平方米
相当于每个青山人有间“绿色卧室”
△钢都花园社区篮球场
犹记得,
青山人曾经用对绿色的执念,
打赢了一场“法桐保卫战”——
在二七长江大桥修建之时,
设计方要求移除 和平大道罗家港
至园林路沿线的法桐,
青山人坚决要求保留
直至设计方修改方案。
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执拗
守护着与武钢同龄的法国梧桐,
眼见它们郁郁葱葱,
护佑和平大道成为全市最美的林荫大道。
△和平大道
06
定格焕新的工业文脉
“每隔两站”的都市繁华
辽宁街、恩施街、抚顺街、工业一路
……
沿着青山人的脚步
追寻历史的足迹,
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烟尘中机床的轰鸣。
△中国一冶重件码头
现如今踏步青山,却一见如新。
陪伴了青山几代人的 红房子
摇身一变成为红坊里,
青山人用最难以割舍的情怀,
保留着这片从历史里走出来的经典记忆
现在的红房子片区
已经成为集林荫道、创意设计中心、咖啡馆
图书馆等于一身的创意文化圣地。
△红房子
武汉每天不一样,
青山日日在焕新。
商业的浪潮翻涌
也为工业之城带来不一样的时尚气息。
曾经
青山建设二路最繁华
最单一的“商圈”,
变换成现在每隔两站路
就能走进一个商场,
辉煌厚重,复古时尚,
青山就像一个“生活博物馆”,
新与旧共存,烟火气与朝气同在。
△武商城市奥莱
07
凝聚的城市力量
诗意的百姓生活
变化“看得见”,
幸福“够得到”。
△和平大道立交桥
这里有武汉最大公租房小区、
华中最大棚改回迁片区——
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
从简易工棚到现代化小区,
居住生活花鸟相伴,充满诗意。
△棚户区新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调研棚户区改造时,
感叹“沧桑巨变,恍如隔世”。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
从青和居“一枝独秀”到全区“繁花似锦”。
天天敲门组、顺顺吧
好样的工作队、四点半学校
“社区好味到大食堂”
五大工作载体各显所长。
△社区医疗服务
△天天敲门组
“共和国钢铁长子”的
“三争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群众“大大小小的事”事事有回响
服务愈发精细。
△青和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公租房、大学生,人文、
创新,宜业、宜居……
这些“关键词”走入青山,
汇聚成奋力建设现代化
青山绿水红钢城的磅礴力量。
△青山全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词里的一往情深
成为 当下对青山区最好的告白。
时光流淌,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
十里钢城处处呈现出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
△青山全景
新时代追梦逐梦,
青山区正起而行之。
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在加快发展中“有为”
在城区竞争中“有位”,
奏响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
让曾经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加速重振、再现荣光!
来源: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