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中,能在悬崖峭壁间灵活游走、来去自如的动物要么有着灵活协调的四肢,比如猴子,要么有着锋利的爪子,比如老鼠。
可是山羊的四肢既不灵巧也不锋利,但它却也是个“攀岩”爱好者。凭借四只又钝又坚硬的蹄子,穿梭岩壁之间如履平地,山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这其中关窍就在它那四只蹄子上。
爬悬崖
大家对于奔跑能力强悍的马都不陌生,马的四只蹄子是由较坚硬的角质层组成的,并且马蹄的触地面是一个U形面,而正是得益于这个U型面,马儿才能够在坚硬的地面上奔跑。
再看山狮,山狮的脚底板下覆盖着一层柔软的肉垫,这种肉垫能够让山狮在山地上来去自如。
而那些极擅攀岩的山羊,它们的蹄子便是集马蹄与山狮脚之所长,是一种软硬结合的蹄子。只见山羊的蹄子中部有着柔软的肉垫,周围又有着一圈硬边。
这样的结构,与欧洲中世纪骑士的护脚甲倒有些像,当套上护脚甲,骑士所穿的靴子边上便多了一层硬边。
当山羊在岩壁上攀登时,岩石会将山羊蹄子中间的肉垫往上挤,而正是由于硬边的存在,肉垫会被周围的硬边固定住,以免肉垫扩散开来。
并且,此时肉垫的凹陷处恰好与岩石中的隆起处不谋而合,两者完美契合,就这样,山羊的蹄子就被固定在了最适宜的位置,几乎不可能松动以致滑落。
此外,山羊肉垫的触觉敏感,面积也比较大,当蹄子接触地面时,敏感的肉垫会第一时间获取关乎脚下地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山羊,山羊便可以从中判定自己是否需要调整落脚点。
山羊的蹄子还有两瓣脚趾,这两瓣脚趾彼此独立,根据山羊应对不同地势地形的需要,这两瓣脚趾可以灵活处理,必要时可以分开放置,也可以挤压在一起以增强抓地力。
山羊的性格也是颇为有趣的,这是一种极为谨慎的动物。它们不会自恃脚掌的强大抓地力而随意鲁莽地确定自己的落脚点,通常情况下,山羊们会先清除一切可能的影响它们的障碍物,包括周围松散的砾石,待确认能够站稳脚跟后,山羊们才会放心地把脚落下。
攀登绝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山羊来说亦是如此。
那些能实现完美抓地的山羊成为了被自然选择的宠儿,具备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而那些“马有失蹄”的山羊,若没能在峭壁上站稳脚跟,结果就是跌落悬崖,陷入死地。
由此,攀岩已经是给山羊带来极大挑战的“项目”了,可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如何从岩壁上回到地面也成为了山羊们的一大难事。
下峭壁
在山羊向上攀爬峭壁的时候,它们是很难掉头返回的,可以说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而在有些时候,走着走着,山羊们便发现了自己很倒霉地走上了一条死路,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早晚会走入无法攀爬的绝境。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山羊们果决地“速降”了。
同样地,在下地的过程中,山羊的四只蹄子也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试想一下,如果在一步步下降的过程中,山羊的蹄子没有抓稳落点处的岩石,那么山羊就会向着地面直直俯冲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正是由于蹄子的绝佳抓地力,山羊得以在落地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节奏。
通常情况下,山羊们会一点点地慢慢跳下来,它们不急不慌,心态十分稳健,跳一段停一会儿。
当发现自己跳到了一个不太有把握能站稳的位置,它们会继续往前跳,直到踩得稳稳当当。
如果山羊觉得自己下降的速度有点“超速”了,这时候,它们会暂缓向下跳跃,先进行几次轻微的横向跳跃以将动能分散到水平方向上,如此一来,便不会被摔得太狠。
这也要归功于山羊绝佳的平衡能力和对这些动作的精准把控,而这种把控能力,同样来自于千万年来的自然选择。
在下降过程中,山羊们会努力让自己的身体与岩壁保持三个接触点,并将重心尽可能靠近岩石表面,这样一来,山羊就能利用好摩擦力来控制自己下降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四只结构巧妙的蹄子固然给山羊带来了极佳的抓地力,使之能够在悬崖峭壁之间游刃有余,穿梭自如,可是究其根本,支撑山羊做到这一切的还是其强大的身体素质。
在蹄类动物中,山羊可以说是少有的“肌肉男”。
在山羊的肩部与腿部,都覆盖着一层结实强健的肌肉,使它们有足够的力量向上爬升以及在下落中完美控制自己的身体。
结语
无疑,山羊蹄的绝佳抓地力以及山羊的出色攀爬能力使之成为了“岩壁上的精灵”,它们每天穿梭于绝壁,在高山峭壁之间自由跳跃,游刃有余地寻找青草以及各种灌丛枝叶,在恶劣环境中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方法。
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就像学不会飞翔的小鹰只会从高空中坠落而亡,那么,又有多少山羊会在攀爬下落的过程中不慎跌落而失去生命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不二法则,而对于一些弱者来说,这又何其残酷。